川大中国诗歌研究院特聘尚仲敏、向以鲜、邓翔为研究员,让诗歌教育与社会结合
原标题:川大中国诗歌研究院特聘尚仲敏、向以鲜、邓翔为研究员,让诗歌教育与社会结合
12月23日,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在四川大学江安新校区为尚仲敏、向以鲜、邓翔颁发了特聘研究员证书。三人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学生诗歌运动的践行者和见证人,至今仍活跃在中国诗坛的优秀诗人和学者。
颁发聘书活动现场
2018年10月10日,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在成都成立,由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著名批评家李怡和成都市文联主席、著名诗人梁平担任双院长。据悉,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设立驻校诗人制度,遴选当代著名诗人或有发展潜力的诗人入驻四川大学一年,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而诗人则在这一年中完成学校分配给他的教学、讲评学生诗作以及诗歌讲座任务。
李怡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是该学院第一次设立驻校诗人制度,因诗歌是全民族、全社会的视野,仅靠该院现有教师来教学不够全面,要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李怡介绍道,这次聘请的三位特聘研究员,除尚仲敏外,其他两人均为川大教师,三位特聘研究员将在川大中国诗歌研究院持续开展3至5年或更长的诗歌工作,收集、寻找校园诗歌的相关材料,参与学术讨论以及参与研究生的培养。
“很多大学生喜欢诗歌,但大多数都处于不自觉或萌芽状态,如果引入一些优秀的诗人入驻,和他们近距离或零距离接触,一是可以激发这些大学生的创作激情,二是可以让这些大学生对诗歌有更加明晰的认知,知道什么是好诗,什么是伪诗,从一开始进入诗歌领域起就不走弯路。这对校园诗歌的繁荣无疑具有重要和实际意义。”尚仲敏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校园诗歌是当代诗歌的主要发源地和源头,作为校园诗歌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这次被特聘为四川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的研究员,他很乐意为校园诗歌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为四川大学,尤其是为中文系的师生教学,提供一种更为生动、即时、前沿的“在场”感。
诗人、学者尚仲敏
据悉,川大中国诗歌研究院成立两年多来,依托刘福春教授新诗文献馆的资源优势,开展了“中国新诗百年珍稀文献展”,设立金沙诗歌奖;将科研投入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推出相关诗歌教育课程、出版诗歌普及读物;同时,让学术研究与诗歌现场对接,谋划“中国诗歌双年展”、“四川诗生活”(泛诗歌文化运动)项目持续推进。此外,还筹建了中国(四川)诗歌文化研究与普及基地;加强与中小学教师的联系,基地专家进行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撰写中小学诗歌教育考察报告,建立诗歌教育数据库。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曾琦 编辑 李学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川大中国诗歌研究院特聘尚仲敏、向以鲜、邓翔为研究员,让诗歌教育与社会结合
世界同吟一首诗 第四届成都国际诗歌周诗歌朗诵开幕
城镇化时代的乡村诗歌该如何写?川渝近百名诗人走进成都青白江研讨
成都国际诗歌周|康伟、李海洲、伊琳娜谈成渝两地诗歌文化
成都国际诗歌周丨追溯千百年诗歌足迹,诗人们在杜甫草堂吟诗唱和
红星专栏|陶春:为诗歌而生
原创 崮乡文苑(320)【诗歌、美文集锦/高仲平、午后的红茶、江兆玲】
社会诗歌《诗歌与音乐》
中国诗歌学会倡议每年五月为“中国诗歌艾青月”
诗歌进校园 校园尽诗意
网址: 川大中国诗歌研究院特聘尚仲敏、向以鲜、邓翔为研究员,让诗歌教育与社会结合 http://www.alq5.com/newsview96091.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