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失道而后德,为什么社会标准不选择道而选择德。
原标题:老子说,失道而后德,为什么社会标准不选择道而选择德。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为什么社会标准不选择道而选择德。
因为道化而用德,当然,我们也能说失德而用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而后智,失智而后信。信崩溃之后,大的规制便已经到此结束,然后便是忠孝廉耻谦等派生德行了。其实仁义礼智信都是德,德在天则为道。越来越用之后的德行,因为众生的慧根越来越浅陋。
在天为道,在地为德。最早的时候礼乐治国,还记得那个时候所说的老子一百多岁,彭祖八百岁吗?早期的人,善根深厚,行为自然符合道义,即可用道德治理。孔子所云,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人们普遍推崇忠厚贤良的人,所以如果统治者具德,直接就会有贤臣围绕左右。
失德而后仁。大概是从宋开始。宋即为得仁德德一个朝代。每年三月放生,划定整个西湖,南湖为放生池,全民兴放生,宋以仁德而显。所以宋一代极端繁华。当然最后宋末立程朱理学,构成谤法,最终为天抛弃,仁德失去。但日本却接了一半的仁德。大和大和,和之意义,便是大宽大爱,一千年的禁肉令,这都是仁德。
明为礼德,礼即戒律。明朝喜欢争个天清日明,海瑞不贪,即为礼之德。后明风入韩国,皇宫前门崇礼们,后门兴礼门,中间的山叫做礼山。但明仍用程朱理学,也是谤法学说。所以德行并未完全发出来。而且党争非常激烈。即礼德不纯。
台湾忠孝德。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为什么社会标准不选择道而选择德。
为什么李耳不称李子而叫老子?“道”究竟是什么?
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德平等
《道德经》前面的《道经》大家一定读了不少,后面的《德经》有认真读过了吗?
老子之“道”及其自然主义
读老子《道德经》启示之一
第一讲:再论“以德正道”
老子是唯一一个不受外星控制的人!道生一、一生二,泄露人类起源
幼儿读经·为什么要诵读《帛书老子·德道经》
江霖:国无德不兴,企无德不盛,家无德不旺,人无德不立
网址: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为什么社会标准不选择道而选择德。 http://www.alq5.com/newsview95561.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