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匮乏”的挑衅性与文化的社会性
原标题:“精神匮乏”的挑衅性与文化的社会性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我国社会存在着“精神匮乏”的现象。在此我想纠正一下这个说法:“精神匮乏”不仅控制了我国社会,而且是当今整个时代和全人类非常典型而普遍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这样。虽然我不能准确定义,什么是“精神匮乏”,但这一概念显然表明了精神文明的作用逐渐降低,人们对精英文化的兴趣已经丧失,缺乏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缺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技术活动占据了全部时间,没有给人类留下任何空间和献身于真正文化的可能。尽管如此,自然界绝不容许出现任何空白。技术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各种舒适,随时可能在人类活动中压制他们的精神生活,但不能将其彻底取缔,取代精神生活的是表面的文明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很多事物。此类诸多的事物有一个共同特征,这就是令人恐怖的挑衅性,此种挑衅性包括对人类活动毫无精神的需求。人类本身不仅有对脑力工作的需求,而且还有从事各项活动的需求。当今时代,具有挑衅性的文化形式(如果能称其为文化!)像流行病一样迅速蔓延。当一个身材魁梧但嗓音不佳的小伙子通过话筒多次重复唱着同一个毫无特殊意义的短句(他说话从来都不连贯)时,由于紧张而全身大汗淋漓,同时用失去理智的眼睛看着听众,此时使我感到惊讶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是那些激动万分地听他唱歌的人们。这就是一种纯粹的挑衅性,难怪在这样的音乐会之后,那些随时狂暴起来的听众急于满足个人对挑衅性的需求:他们开始动手打人、砸碎音乐厅内的设备和器具;当他们走出音乐厅时,随便踢翻痰盂、木凳、摊铺和货架等。
雅罗斯拉夫尔市的先知伊利亚教堂圣母帡幪,侧祭坛壁画局部《马克西姆·格列科》,作于1697年
虽然男女之间的爱情永远是艺术(首先是诗歌)的创作动机和内容,但是如果爱情被赤裸或毫无掩饰的性欲所代替,那就不可能涉及任何崇高意义上的爱神——“厄洛斯”。在这种情况下,挑衅性当然就是最神圣的。难道那些前来观看性表演的男人们,还有必要接受怎样呵护心爱的姑娘的教育吗?难道他们在走出性表演场时,还急着为心爱的姑娘买一束鲜花并给她留下风度翩翩的印象吗?还能悉心照顾她、尊重她吗?他们还能有文明的举止吗?还会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吗?他们还能倾心于心爱的姑娘和“永恒的娴雅”吗?“永恒的娴雅”是一种混合型陈旧观点,犹如曾祖母那代人用过的卫生球。实际上,像许多昆虫那样,一切都达到了极限,纯粹的爱情挑衅也是如此。
意识形态的挑衅性产生于精神空虚及其派生物,那些打算使我们适应议会制的政治家们应该懂得这一点。非常简化的生活观念(根本谈不上世界观!)为人们(主要是青年人)的行为规范增添了挑衅特点,所以从“记忆”、右派的君主主义到无政府主义的极端性政治理论的传播才显得更加危险。“黑色旗帜”看上去多么美丽!“当周围的人都对你惧怕三分时,你的心情该有多么愉快!”这就是勇敢精神的代用品,是深信的代用品。由此还产生了以绚丽的奇装异服、魔鬼般的发型使周围人为之惊讶的愿望,以及以衣着不整表示对他人的轻蔑之愿望。“这关我们什么事呢?让他们看吧,让他们去忍受吧!”挑衅性的话是一种脏话,是以不同形式表现的秽语和暗语,其典型特征就是拥有组建匪帮和强盗团伙的欲望。
精神空虚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挑衅性,它具有使他人当众出丑、身败名裂和威风扫地的威胁,有时甚至还能危及他人的性命,至少具有否定他人观点的危险。有时精神空虚的人特想自虐,或甘愿品尝痛苦,于是便故意滋事、打架斗殴,目的是塑造自身“为信念而忍受痛苦”的形象。精神空虚还能引起混乱,并以此掩盖自己的空虚。
因此在与日益增长的挑衅性做斗争时,寄希望于禁止、警察驱赶发狂的人群等措施都是毫无意义的。具有挑衅心理的人需要证人、观众、丑闻和吵闹,他们从中得到的只有满足感。如果可能,最好尽量少观看此类声势浩大的空洞行为。像其他各种歇斯底里那样,挑衅性往往因平静和无动于衷而平息。英国警察早已熟练地掌握了这一诀窍,他们善于“保护”被这种人激怒的抗议者们举行的游行示威活动。
《圣经》中记载了上帝说过的一句话:“人不应为自己的冤屈而报复。”人们啊,请不要报复,因为恶行(如果它果真是一种恶行,而不是无辜者的绝望)迟早都会自我暴露的。
当然,在与日益增长的挑衅性的斗争中,单凭平静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挑衅性的根源仅仅隐藏在空洞之中,那我们应当表示理解。基于精神空虚和没有固定而重要目标的挑衅性,可随时找到这一目标和挑衅性特别需要的对抗力(读者可能会发现,我经常谈到的这种挑衅性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一个人精神匮乏的缘故)。
与精神匮乏导致的挑衅性的最佳斗争方式,就是通过精神和文化,平静地与之对抗。话已至此,基本上接近了我所涉及的中心思想。我已说过,挑衅性产生于对人类活动的需求,而这是一种纯粹的形式活动,没有任何实质内容。对从事各项活动的需求是人类的自然属性,这种活动应以充实而宝贵的内容武装起来,足以为此种强烈愿望提供翔实而崇高内容的正是文化。由于文化本身的重要意义,对积极活动的追求便获得行之有效的形式,即对整个社会和个人都十分有利的各种形式。必须使挑衅性与不具挑衅特性的文化相对立,真正的文化为了自身的发展,根本不需要外力的强压,它本身就有巨大的引力,它不仅不排斥任何人,而且还会吸引所有的人。因此文化是永恒的,并能为渴望从事各项活动的人提供多种机会。
精神永恒是一种美德。大量的俄罗斯壮士歌,特别是基尔沙·丹尼洛夫(К. Данилов)在18世纪收集整理的壮士歌集中的歌曲、阿丽娜·费多索娃的哀歌、民间抒情歌曲等,都没有失去自身的美感。早已成为俄罗斯经典作品的既有《伊戈尔远征记》,也有普希金、莱蒙托夫、巴拉丁斯基、涅克拉索夫、费特、布洛克等人的诗歌,还有普希金、莱蒙托夫、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布宁等人的散文。许多古希腊作品(包括建筑、雕塑、哲学、文学等作品)同样没有失去自身的光泽。数百部西方文学作品、绘画和雕塑杰作等,很早就被纳入了经典系列。古典音乐作品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因为音乐具有联合人类的巨大威力。
古典作品是世界文化传统得以固化的要素,它们依然积极地参与人类的文化生活,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古典作品可使每个从事古典创作和研究、因创作而变得纯洁和思想更丰富的人从中受益。这个“思想更丰富”的含义是什么呢?此处是指越来越丰富的文化经验和阅历。古典文学作品可使人具有多次生命,因为古典诗歌具有一定的疗伤作用,所以抒情诗可使人的思想变得更加丰富。善于阅读、聆听、思考和高声朗诵诗歌者,他们的个人生活会变得无限丰富。
有文化修养的人并不是指那种读过大量文学作品和经常聆听音乐的人,而是指通过文学作品和音乐思想变得丰富的人,他们可洞察过去几个世纪的深刻思想,可了解他人的精神生活,他们对世间万物具有广泛的理解,同时对“他人”更加包容并能随时理解他人的一切,他们尊重“他人”(即尊重其他民族,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信仰)。具有文化修养的人善于意识到,如果他不能理解他人所承认的事物,那并非因为那些理解者全部都是想以文化来招摇撞骗的伪君子。尽管从整体上讲,精通先锋派风格的很多人(包括先锋派本身),甚至还有从事先锋派绘画创作并在先锋派中创造出“流派”的画家之多,简直不计其数。
由此可见,由于不朽的艺术和哲学知识而变得更加包容他人的人,善于根据本人掌握的知识和文化经验的人,善于在历史和当代创造新的精神财富的人,才算是具有文化修养的人和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仅是从事脑力劳动的那些人,不仅是那些具有知识,甚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且是在经典文化基础上接受培养、具有对其他民族文化持有包容态度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人。他们通常是性格温和并敢于对本人行为举止负责的人。若想判断一个人算不算知识分子,就要看他身上是否具有挑衅性,还要看他的行为举止是否温和,是否具有令人怀疑之处和一系列缺陷。具有挑衅心理的只有那些知识肤浅者、迷恋“萨满巫术”和热衷于萨满教式的“大众文化”的人。
根据我本人对精神匮乏产生的挑衅以及与此相反的文化社会性的全面认识,可以得出一个无可争辩的结论。如果我们想建立一种正常的社会,如果我们想使本国的经济、科学技术得到均衡发展,我们就应当采取有利于提高国民文化修养的广泛而深刻的措施。在此重申,尽管我曾经说过,人道主义文化正在逐渐衰落,但是我本人依然有权评判,很多国家都有这种衰落趋势,而并不是俄罗斯独有的现象。
处于社会和文化发展较低水平的人,也具有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毕业生那样的头脑,只是他们的大脑尚未被全面开发。任务就是要使每个人都具有促使文化全面发展的机会,而不能使人的大脑处于“空闲状态”,因为恶习和罪恶恰恰隐藏在这个“空闲”区域内。另外,人生意义就在于全人类的文化创作之中。
【摘选自《俄罗斯千年文化》(俄)德米特里·利哈乔夫/著 东方出版社】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精神匮乏”的挑衅性与文化的社会性
“社会性死亡”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澳中友协主席致信澳总理:应抵制挑衅性政治作秀
朱巍:如何应对“社会性死亡”工具化
原创 《红楼梦》中的满汉文化与精神内涵
文化地标:一座城市的精神坐标
创业天下 抛弃匮乏思想,拥抱富足思想
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雕塑
追寻西关文化的精神原乡
罗托高度评价《夜名星.铜锣湾广场》文化与产业共同发展精神
网址: “精神匮乏”的挑衅性与文化的社会性 http://www.alq5.com/newsview91644.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