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漫话希腊教育精神:教育的目的不是为生活,而是为人生!

漫话希腊教育精神:教育的目的不是为生活,而是为人生!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5月22日 19:58

原标题:漫话希腊教育精神:教育的目的不是为生活,而是为人生!

这个民族的广泛才能和活动使他们在人类发展史上享有任何其他民族都难以企及的地位。

——恩格斯

希腊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教育制度的国家之一,教育历史底蕴深厚。

希腊的教育尤为注重基础教育,重视孩子的独立思考、领导力、逻辑思维,尤其是品德的教育,这与这个国家的文明精神传统息息相关。

健康精神

希腊教育很注重身体训练。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为造成强健的重甲兵,特别注重体格训练。

据说古希腊的女子可以同男孩儿角力,不管这风气我们赞不赞成,总可以表示他们的特殊精神,雅典的教育是为造成完善的公民。

亚里士多德曾说,六七岁的小孩依然是动物,因此在这个幼稚时期,总是让他们生长在闺中,受一点家庭教育。

满了六七岁,他们就进初级学校,受的是音乐与身体训练,还学习一点数学,背诵一点荷马史诗。

十四岁进高级学校,学习语法、文学、图画、几何等科。

到了十八岁,教育就算完成了。此后得受两年军事训练,直到六十岁都要服兵役。在受训期中,还可听听哲学演讲,这是我们的军事训练里面所缺少的。

受训满了,他们便取得公民资格,有的回家做农夫,有的再研究哲学和修辞学,后者可以使他们成为演说家,取得政治地位。

雅典人爱打听政治新闻。直到如今,他们见面总是问:“阁下对于目前的政局有何高见?”他们还可以在那儿听哲学演讲,如果他们遇见苏格拉底,那就够苦了,苏格拉底会问得他们哑口无言,把聪明变成愚钝。

到了下午,他们便到柏拉图的学园里去听课,听音乐,欣赏艺术;然后运动、沐浴、约朋友来家里进晚餐,他们认为一个人吃东西只算“喂”(feed),要有人共餐才是“吃”(eat)!

他们进餐时,桌上没有酒,餐后才“会饮”,谈论哲学,苏格拉底可以同他们谈到天明,他休息片刻,精神就复原了。

雅典人很少享受家庭生活,他们过的是社交生活、宗教生活、艺术生活、特别是阳光生活,他们的阳光是那样晴明,甚至他们的思想也是那样晴明,没有一点雾。他们一生都在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为人生而不是为生活。

健康的身体养成健康的灵魂、健康的头脑,他们的智力也就特别高。

雅典城在短短的两三百年内竟产生了那许多人才,也许只有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的人才才能和雅典城比一比。

好学精神

埃及人和腓尼基人爱的是黄金,希腊人爱的却是学问。

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家是一个求知识、为知识而求知识的人。”原来“哲学”二字的希腊文本义,就是“爱好智慧”的意思。

希腊人富于好奇心,急于要求知,他们敢于问“为什么?”他们对大自然发出过许多疑问,想求得解答。

比如世界变不变的问题,就有哲学家出来证明,说一个人不能在同一条河里涉过来又涉回去。希腊人是一个喜欢用思想、用理智的民族。

理智的运用可以产生科学、科学方法和抽象的思想。他们爱求事实,爱旅行,亚里士多德就到过许多地方去搜集科学资料。

创造精神

希腊人的思想很活泼、自由,不受宗教的束缚;只因为他们的想象力很高,他们才富于创造精神。

他们接受少许的外来影响(例如埃及和小亚细亚的影响),把外来的东西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变成一种新的东西。

柏拉图曾说:“我们把一切从外国借来的东西变得更美丽。”他们吸收过后再进行创造,这是我们应该取法的。

外来的影响也并不是很多,凡是哲学、科学、艺术,特别是建筑,以及文学上的各种形式,如史诗、戏剧、抒情诗、演说、对话、小说、文学批评,都是希腊人创造的。

人文精神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于人生的知识只求一知半解就算满足。希腊人是人文主义的发现者,他们首先要求完全了解人类的行为与心理。

他们的雕刻只注重人体,文学专描述人性,惟其这样,他们的文学才能永久存在,我们如今读起来还觉得很亲切。

甚至他们的神也是人化了的,很富于人性,他们的战神也会打败仗。

欧洲文艺复兴可以说是希腊精神的复活,当时的人从希腊文学与艺术里发现了那种对于人性的趣味,他们便脱离宗教束缚而追求快乐的人生,发动伟大的文艺运动。

爱美精神

希腊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想达到那最美、最善、最理想的境界。

从他们的文学与艺术里可以看出他们有很高的审美力。他们要求崇高、简单、正确、雄健、匀称与和谐。

雅典娜处女庙(Parthenon)的建筑是难以超越的,那上面没有一条直线。他们认为直线是死的,曲线才是活的。

他们喜欢健美的人生,从不让什么病态的心理表现在文学里。一切是那样宁静,那样美。

这种人生观能使他们临危不惧。波斯大军那次开到马拉松时,雅典人依然不慌不忙前去抵抗。几何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兵到了他门前时,依然在沙盘上解答他的几何问题,不经心地叫人家让开,别挡住他的光亮。

中庸精神

希腊人追求中庸之道,他们不过度,不走极端,这是希腊人生活的秘诀。

希腊人善于把个人与政府、灵魂与肉体、理想与现实调和起来,善于把两个极端连接起来。

他们的文学里从没有叛逆运动,正因为他们的理智与情感是融洽的,形式与内容是和谐的。

他们一方面不喜欢外来的影响,一方面却很厚待客人,这也是一种中庸精神。

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人外,恐怕就只有希腊人才厚待客人。

他们虽然爱闹政见,但国难当前时,他们却能彼此迁就,牺牲自己的见解。

萨拉米海战前,忒弥托克勒斯将军的政敌阿里斯提得斯竟跑来向他说:“我们今天所争的是看谁能为邦家卖更大的力气。”这两人释了冤仇,赢得那最后的胜利。

慢慢走近,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希腊精神与我国固有的精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他们所表现的种种精神还是很值得我们学习。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漫话希腊教育精神:教育的目的不是为生活,而是为人生!
什么是真正的人文教育?
沉淀自己(此文无价,特意与尚自然教育的朋友分享)
粤港澳台四地艺术家以水墨为媒,勾勒华南教育历史共同记忆
兵之道特训营教育分享:好性格成就好人生
国内首个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在宁波开馆
无阅读,不教育——阅读推广的三个问题:为什么?读什么?怎么读?
新书发行海外│张文宏:不是教育别人,而是与世界交流
“云游”博物馆增强教育体验
为孩子家长剖析艺术教育困惑

网址: 漫话希腊教育精神:教育的目的不是为生活,而是为人生! http://www.alq5.com/newsview8849.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