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他曾是我国科普与科幻的代名词
原标题:追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他曾是我国科普与科幻的代名词
著作“超”身的高产作家叶永烈走了。
他的名字,密切关联着在科普、科幻领域分别创下了畅销与影响力奇迹的《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他一生执着笔耕,又充满童心。他的辞世让科幻界感叹“痛失良师益友”。
热爱文学的理科生叶永烈,书写了自己创作生涯的辉煌篇章。作为家喻户晓的科普和科幻作家,他把科学的火种传递给热爱科普的后辈。作为受益于他诸多优秀作品滋养而成长的一名读者和科普工作者,我曾在一篇论文中作过如是概括:
在中国的科普、科幻界,叶永烈曾经是一个风格独特、广受瞩目的“主力队员”;在当今的纪实文学领域,他又是一位成就卓著、声名显赫的重量级作家。在“科”字轨道上运行、“十八般武艺”几乎样样涉足的叶永烈,跟那位在历史深处游弋探寻、写了许多名人传记的叶永烈, 常常被误认为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叶永烈的作品覆盖范围之广、创作数量之多、产生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曾几何时,叶永烈仿佛成了科普与科幻的代名词和质检章,一面高高飘扬的象征性旗帜,尽管他早已“挂靴”转轨多时。多年来我在太多的场合听到太多的人如此这般说过:“我是读着叶永烈的作品长大的。”在当今中国,能够享此殊荣的作家真的没几个。
于我而言,叶永烈既是我科普创作的导师,也是我人生事业的灯塔。
犹记得,1979年春,11岁的我第一次读到《小灵通漫游未来》,心潮澎湃,对未来充满期待。那一时期每个月当中的某几天,在父亲下班回到家时,我总要急切地问一声:“《少年科学》来了没有?”盼着的就是尽早将杂志上连载的叶永烈科幻小说一睹为快。
当时我还常从许多报刊上读到叶永烈脍炙人口的科学小品,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科学营养。随后,我又爱上了阿西莫夫作品。品读他们撰写的优秀科普、科幻作品,让我真切感受到读书、求知、思考和钻研问题的乐趣,同时也萌发了对科学写作的兴趣,并立下志向,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科普作家。20多年后,在《幻想:探索未知世界的奇妙旅程》一书的扉页上,我特别写上一句题献,表达对两位“导师”的感佩感恩感激之情:“谨以此书献给引导我走进科学世界并改变了我人生道路的两位著名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叶永烈。”
在评述自己的创作人生时,叶永烈称他不属于那种因一部作品一炮而红的作家——这样的作家如同一堆干草,火势很猛,四座皆惊,但是很快就熄灭了。他说他属于“煤球炉”式的作家——点火之后火力慢慢上来,持续很长很长的时间。是啊,他从11岁发表第一首小诗时点起的文学之火,一直持续燃烧了将近70年,越燃越久、越烧越旺。他把作品看成凝固了的时间、凝固了的生命。他说,他的一生“将凝固在那密密麻麻的方块汉字长蛇阵之中”。
特别难忘十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我与叶永烈老师漫步在上海街头,听他缓缓讲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其实,那个时候我也是在某种程度上“重复”着他的经历,但听了他的一番话,很快我就明白,应该怎么做了。
2019年8月30日晚上,叶永烈老师给我发来微信,交流他的近况。几天后的9月3日,他给我转来澎湃新闻的一篇文章,标题是《叶永烈人民日报撰文谈<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受欢迎》。这是我们之间的最后一次互动。
惊闻叶永烈老师逝去的那天夜里,我久久不能入眠,诸多回忆涌上心头。脑海里不时浮现出少年时代阅读他作品时的幸福场景。那段心有所寄、热切期盼读到他作品的美好时光,令我终生难忘。
(责编:赵竹青、吕骞)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追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他曾是我国科普与科幻的代名词
他可能是你的科学领路人: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今晨去世
著名作家叶永烈辞世:科普未尽,写作不已
叶永烈:我属于“煤球炉”式的作家
一个科普文学作者追思叶永烈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叶永烈去世 ,出版作品逾3500万字
纪念|作为传记作家叶永烈,抢救式还原历史真相
纪念|叶永烈与他留下的“一卡车”创作档案
牛强:叶永烈去世,他是怎样影响几代中国人的
试论科普型儿童科幻小说的创作
网址: 追忆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他曾是我国科普与科幻的代名词 http://www.alq5.com/newsview8530.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