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致敬守护 | 上海玻璃博物馆:时尚在调色,突破于“打破”之中
原标题:致敬守护 | 上海玻璃博物馆:时尚在调色,突破于“打破”之中
上海玻璃博物馆带领着玻璃艺术与设计跨越时间、空间和语言文化的藩篱,以各式跨型态的精彩面貌共享于众,为后工业时代的人们着力提供一种新的博物馆生活方式。在这里,如同打开奇妙的玻璃万花筒。每一位观众可按照自己喜爱的方式去了解历史、体验艺术、享受生活进而打开发现全新的自我。
打破玻璃固有的封闭和局限性
自2011年开馆以来,上海玻璃博物馆通过持续呈现高品质的玻璃艺术及设计展览,不断巩固并提升着自身在国内外从博物馆、到玻璃艺术及设计圈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基于对玻璃的固有特性:“脆弱”及“易碎”的开放诠释,玻璃博物馆曾举办过的一系列展览,极大地拓展了玻璃原有的定义和格局,在将“物”和“人”,乃至人的情感进行联结。
但玻璃作为一种相对小众的材质,其辐射力和受众面始终存在着较大的局限,且国内的玻璃艺术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阶段,尚不足以形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然而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和公众需求,展览——作为博物馆的立馆之本之一,如果没有能力挣脱枷锁、打破限制,去实践并创造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崭新事物,我们将很有可能会被迅速地遗忘和淘汰。同时,玻璃本身作为一种蕴含着无限可能的材料,我们对它的探索和诠释也同样尚有拓展空间。因此,更需要突破思维的局限,勇于去尝试一些不同寻常的方式,“打破”玻璃固有的封闭和局限性。
打破艺术固有的边界和疏离感
玻璃艺术是小众且相对封闭的,而去掉“玻璃”两字之后的“艺术”本身,也绝对谈不上大众和开放——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它依旧是一个疏远陌生、可有可无的存在。
对于上海玻璃博物馆而言,身处“小众中的小众”这一先天不利的位置,我们更需要挣脱传统的观念、规则及模式的束缚,勇于“打破”玻璃乃至艺术固有的边界。让玻璃,以及以玻璃为媒介呈现的艺术以一种耳目一新,同时又不会让人觉得疏离、陌生,并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去贴近人心、打动人心,从而让观众在发人深省的观展体验中进一步拓展自身的精神世界。
打破博物馆的“自我”和“过去”本身
作为上海玻璃博物馆于“七年之痒”之际呈现的全新年度特展,这一名为“破碎”(BRKN)的展览虽然在血脉上被归为 “国际玻璃创意设计展”(Keep it Glassy)的第三个系列。但事实上,作为一个“概念”上的设计展览,“破碎”(BRKN)已经远远跨越了设计类展览的范畴。设计——无论是设计一个产品、一套标识,亦或一种流程,都旨在解决现实生活之中的某个具体问题或困难;而展览“破碎”(BRKN),更意在去回答和解决一些更为抽象和复杂的政治、文化与社会问题或困局,迈向了更为宏大的方向。
同时,作为博物馆本身,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展览,非常坚定地向外界传达一个讯息:上海玻璃博物馆不仅一直都在创造着一些崭新的事物,更永远不会满足于在对过往模式和经验的简单承袭中重复自我,进行“表皮”的更新——我们有勇气在对博物馆之“自我”和“过去”的打破中,进行更深层次的创新和“骨血”的替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原创 致敬守护 | 上海玻璃博物馆:时尚在调色,突破于“打破”之中
馆长对话|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张琳:探寻玻璃与城市的关系
原创 致敬守护 | 国家典籍博物馆:四件国宝带你走进珍品古籍的前世今生
“熊孩子”嬉戏损坏博物馆玻璃珍藏,法律如何界定破坏展品?
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最新展览
从单片到抗弯低反时代,博物馆展柜的玻璃,可没有那么简单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古代水利系统发达,实在太震撼了
“梦想即是传世宝”友邦保险携手上海博物馆开启合作
“梦想即是传世宝” 友邦保险携手上海博物馆开启合作
【来论】致敬,守护我们网络安全的“幕后英雄”
网址: 原创 致敬守护 | 上海玻璃博物馆:时尚在调色,突破于“打破”之中 http://www.alq5.com/newsview8222.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