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诸多人性的不可估量,那些存在的不安现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原标题:世间诸多人性的不可估量,那些存在的不安现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昨天,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
这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在这一天母亲们通常会收到礼物,名贵的珠宝,象征母爱的康乃馨,或者特质的爱心甜点,手工贺卡等,来表达对母亲的爱。
而2日发生在陕西靖边,将79岁瘫痪在床的母亲推倒在废弃的墓坑中,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锨铲土掩埋的恶性事件,无疑是泯灭人性、令人发指的。
我怀疑甚至相信,那个极端丧失人性的畜生是不知道康乃馨为何物的。
好在警方在接警介入下,70个小时后,老人最终获救,而那个马某也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逮捕。国家卫健委、全国老龄办表示,马某这一突破法律底线,道德底线、人伦底线,事件的性质极端恶劣,必须严惩。
只是令人诧异的是,老人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护犊子,在被救出后说,是她自己爬进去的。
但事实上,这怎么可能呢?一个失能老人,是无法行走的。
老人说,(自己)啥也不愁,就愁二儿子和大娃(即马某)。不想儿子被判很重的刑。这一幕给我的第一感觉,很像日本的一个故事。
日本古代一个山村,很是贫穷,老人年纪大了,养活不起。
有个儿子就背着老母亲去山里,想把她丢掉。
老母亲一路上隔一段距离,就丢一些豆子,后来,被她儿子发现了,就埋怨老母亲浪费粮食。
母亲就告诉她这个儿子,我怕你回去的时候,找不到回去的路……
这母爱,无疑是令人唏嘘的。
老母亲知道自己将要被遗弃,但她担心的却不是自己的生命就快要失去,而始终关心的却是自己的儿子。
红楼梦有句词,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他想让她死,她想让他生,母亲的谎言和儿子的残忍,将人世间复杂人性中善良与恶毒展示的淋漓尽致。
只是这样的故事,还有后半段。
事件中79岁的老母亲,早年丧偶,在当事人马某12岁的时候,带着小儿子和女儿改嫁到了甘肃。
而这名58岁的犯罪当事人,是被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叔父抚养长大的。
村民讲,他平时不言语,只是忙着出苦力,她老婆(就是发现找不到他们而报警的那位)给人洗碗,儿子在给人当保安,一家人一年下来,收入还算可以,在当地还算个富户。
而去了甘肃的老太太和他的弟弟妹妹们,因为吃不上饭,又回来了。
尤其是他那个弟弟,50岁了依然还没娶上媳妇儿,后来领取低保,自己无力赡养,把老母亲交给了这个马某。
从情感上来讲,几十年没见的母子,再见已经都是白发人,他心里有没有情绪,我们不得而知。
只是他照顾了老人七八个月后,却因为老人总是把屎尿拉在床上,厌弃,这是真实的。
我们可以有很多个理由来解释马某的动机,但对于这一丧失人伦的恶劣行径,却没有一个理由来为马某开脱,因为,这是人性的底线,是不可触碰的禁区。
我和大多数人的感受是一样的,我希望法律给予他严惩。
但站在那家人的角度来想,那个马某的老母亲却极力给儿子开脱罪名。
究竟是为了什么竟让一个做娘的来为他开脱呢?
无他,那是她的儿子,终究是她的儿啊,娘身上掉下的肉。
把她儿子杀了,她儿媳妇怎么办?她孙子若因为这事还能不能娶上亲?
这种事情,很复杂,原本不应该是我们多想的。
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完全能够猜得出她在46年前遗弃长子从而带着弟弟妹妹改嫁的原因。
那个时候,能吃上饭已经实属不易,何况一个寡妇拉扯那么多孩子。
那能不能都带过去呢?
这里面我们可以想几点可以还是不可以。
一、改嫁过去,人家说不定还要再生儿育女,都跟着过去,对方肯不肯?
二、事实上,无论早期还是现在,作为改嫁的一方,带着女儿和带着男孩儿再续婚姻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量因素。
因为,男孩儿长大成家是需要彩礼的,而女儿是收彩礼的,更何况男孩儿长大了,又该怎么和那个继父相处呢?
我想,这位老太太也是内心做了挣扎才做了这样的选择,不得已才放弃了他。
这样的选择下对马某的童年有没有留下心理阴影?我们也不得而知。
只是这些现实的无奈,绝不是他构成故意杀人犯罪的托辞。
而这些,实际上是上一个时代留下的悲剧。
以今天的经济发展水平,46年前那种因为贫困而改嫁的事,少之又少了,只是,抛开感情和受教育的程度之说,我们大多数的二次婚姻依然会把孩子的性别首先考虑了,无他,都是后面的成家成本大于再续婚姻创造的成本了。
你可以看我们身边,有多少带着男孩儿的离异母亲,她们的生活状态……
换句话来讲,发生今天这种悲剧的种子,很少了。
只是这样的“埋母”悲剧给我们这一代的启示是什么呢?
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那就是老龄化的到来。
独生子固然可以将更多的养育成本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但是,事实上同时导致老人越来越多,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陆续进入婚育年龄,而“2+4”甚至“2+4再+2或者4”的家庭模式已经到来。
我小的时候,村上老人去世年纪大部分都是在60至70岁左右,从而也让我有了个概念,人的寿命大概就是在这个阶段寿终正寝。而事实上,随着社会繁荣程度的提高,人均寿命也在不断的提高,未来,活120岁也未可知。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的到,领退休金的越来越多,在岗的会越来越少,那再往后呢?
躺在床上失能的老人会越来越多,那把屎把尿的人会越来越少。
有一个现象,很显现的,以往8、90年代的保姆多为18、9岁的小年轻,那时保姆的价格是很低的,管吃管住,给的钱也不多,往往还都是远房亲戚,而今天,4、50岁的才是主力军,也不再是什么远房亲戚了,工资多少?若你是公务员,占比1/4,或者1/5,普通职工呢?1/2了。
为什么护理人员的市场价格一直在涨呢?
很说明一个问题,市场需求大了,方方面面都在告诉我们,老龄化已经到来了。
那我们老了,谁来养呢?
前两天我还在朋友圈转发了何冰在B站的一个视频《谁说一代不如一代》,这本是一个激励的激情演说,只是这个后浪被后浪们给玩坏了,你看那些反弹就能体会那些年轻人的真实处境。
别说养活我们了,他们连养活自己都是困难。
曾经的80后能够不靠父母,自己打拼在大城市定居的,那都是极少数的人,而对于90后,又有多少不靠父母在大城市稳定下来的呢?
所以,指望下一代养你,就像周星驰《喜剧之王》里对柳飘飘说的那句——我养你啊,从经济上来说这就是个伪命题。
这话很难听,但是它很真实,这不是孝顺不孝顺的事,我们可以将情感宣泄到孝顺和不孝顺上,该毙了一定要毙了,但现实很残酷,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切身的思考,谁都要脸,可要脸是需要实力的。
人世间,诸多人性的不可估量,那些存在的不安现实,有哪些未来的风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又有哪些是需要我们未雨绸缪的?真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完)
………………
特别说明:
文章非纪实文学,谁也不一定是谁,请勿对号入座。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世间诸多人性的不可估量,那些存在的不安现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创业者不可不知的商业变现套路——人性营销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现实版本的西游记
从《远大前程》看狄更斯如何挖掘人性善恶,探析人性的爱与本真
那些《三十而已》教我们的事儿
为何大多数人喜欢当“看客”?人性冷漠之下,那些不为人知的真相
职场上你往往看不到的,是励志故事背后的人性
俗语:饱暖思淫欲,其实下半句更经典,道尽现实人性,发人深省!
看透虚伪人性的现实语录,句句穿透人心
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实际上下半句才更经典,揭露人性现实
网址: 世间诸多人性的不可估量,那些存在的不安现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http://www.alq5.com/newsview7620.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