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动态”之五十四:《开博三载随想》
原标题:“我的动态”之五十四:《开博三载随想》
迄今为止,我的博客已经七年多了。访问量达268万多。(2020年5月14日)
=====================================================
2013年3月14日——2016年3月14日
《开博三载随想》
(2016年3月14日)
赵忠心
我的博客是2013年3月13日开办,3月14日开始发表文章。到今天,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一千多天,整整三年了。
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关注家庭教育的人越来越多
三年来,我博客上发表文章几千篇,来访的博友一百二十多万人次。容量仅仅140个字的微博上,也发表数万条跟读者促膝相谈,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每天都有数千,甚至上万读者阅读。
并不是我的博文写得有多么好,多么引人入胜;也不是我文章的标题多么别出心裁,多么“抓人眼球”,引人瞩目。这么多读者关注我的博文,这反映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关系到家家户户的一项伟大事业——家庭教育。
人们在社会上的职业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但人人都毫无例外地跟家庭教育这件事有关。无论是谁,在家里,不是家庭教育的受教育者就是教育者,谁跟家庭教育也脱离不了干系。因此,关注家庭教育是自然而然的事。
我的博客是家庭教育专业性的博客。我的博文不是消遣、逗乐,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让读者开心、开怀大笑、消愁解闷儿的文字,也不是无病呻吟,讨好、媚俗的文字。我的家庭教育文章,也不是贩卖管教孩子的“绝招儿”、“秘诀”之类,而写的是我对家庭教育问题的一些思考,分析、论证一些家庭教育的思想观念。
我撰写、发表文章,是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引导大家学会“用教育的头脑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我的文章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文风都是严谨的。有的文章行文生动活泼一些,但内容、主题都是严肃的。
在今天“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的浮躁社会氛围中,能有这么多人关注我的博文,思考孩子的培养教育问题,表明国人的教育意识日渐增强,精神文明程度大大提高。这不仅对孩子、大人、家庭是一件幸事,对国家也是一件幸事,让人感到欣慰。
开博客,我是“被绑架”的。
说起来,开办博客这件事,并不是我主动的,上赶着的,也不是我情愿的事。
在多年以前,就很多人鼓动我开办个博客,包括我的学生、友人。我一直是犹豫不决,按兵不动,迟迟不开。
什么原因?我怕生闲气。
因为我发现,有那么一些人,无所事事,穷极无聊,自己不思考问题,不正儿八经地写东西,不发表什么正式的观点,上网不是跟人对着干,无事生非、吹毛求疵,找茬儿挑刺儿,就是“出口成脏”,污言秽语,以骂人为能事,挑衅、气人、给人添堵为乐趣。
我是个当老师的,中学、大学都教过。给学生上课时,哪个学生调皮捣乱,扰乱、破坏课堂秩序,我发现了,能当场暗示、提醒、劝阻、制止、批评、说服教育。
可网络上不行,是谁这么不着调,不守规矩,丧失做人的底线,你也不得而知。因为都是匿名,隐藏得很深,你根本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他能出口成“脏”,我不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跟他对骂。我是个读书人,并且亮明了我的身份,怕有失斯文,你只能无可奈何地默默地生闷气。就我这个岁数,心理承受能力大为降低,我很怕我顶不住,被气出个好歹来。
更何况,早在十多年前,我就退休了。我早就实现了“战略重点的转移”:由以工作为主、养生保健为辅,转变为以养生保健为主、工作为辅。我上班时,是在“创造生活”;退休以后,应该是“享受生活”。回首往事,就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年逾古稀,也该颐养天年,清闲清闲了。就网络管理的这种现状,我还是别没事找事。
因此,我下定决心:不管是谁,你说下大天来,我还无动于衷。
2013年,是全国妇联、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开办的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的朋友,“自作主张”,自行其是,没有跟我商量,就强行给我注册了一个网名——“赵忠心家庭教育”。然后通知我,就这么定了,没商量。开博客,我是“被绑架”的。她们这是“强制执行”啊!
那个时候,我还是在任的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我不能推卸社会赋予我的社会责任,不好再推辞。盛情难却,便接纳了,经营了起来。
使我没想到的是,经营博客让人上瘾。博客一开张,就有很多的博友光临,访客与日俱增,有一天竟然有9999人光顾!这使我很振奋。
看来,我还是有点儿用处,社会还需要我。被社会需要,体现的是一种人生价值,也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
经营博客的感觉跟“出租车司机”一样
从2013年3月14日那一天起,一千多天,每天早晨五点左右准时准点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撰写、整理、发表博文。
我每天早晨起床时的感觉,就像是出租汽车司机那样的感觉,车轮一转,就开始亏欠公司的“份儿钱”,得赶紧干活儿,多拉快跑。
每天早晨一觉醒来,冥冥之中我就觉得有许多朋友在等候我的博文,他们坐在电脑前催促我赶快起床。
翻身下床,顾不上伸懒腰、喝水解渴、上卫生间、洗嗽,这些事全都免了。匆匆忙忙蘸点儿水,胡拉一下眼角上的眵目糊,就径直来到我的书房,赶紧打开电脑开始工作。博友,虽然都未曾谋面,但都是朋友。朋友的事,不能怠慢。
从2013年博客开张的那天起,我就没有了假期。只要不出差,一天也没有停歇过,间断过。即或是在双休日、各种假期,天天都发表博文,一天也没有断档。面对那么多希望阅读我博文的朋友,我不敢怠慢,也不能怠慢。读者不放假,我怎么能放假呢?一天不发文章,就觉得对不住希望读我博文的朋友。
我每天发博文,都是一天发两篇。为什么?
这开办博客跟在学校上课不一样。在学校上课,课堂相对来说是封闭的,听课的学生、学员的学历、文化素养、兴趣爱好基本上是同一个档次的,老师根据学生、学员的需要和理解能力组织教学、实施教学就可以了。
而博客,虽也像是一个大课堂,但这个课堂是开放的,博大无边。博客中的博友,学历、文化素养、兴趣爱好参差不齐,需要也不同。有的是普通家长,希望阅读科普性、应用性的文章;普通家长中也有不同需要,学前儿童的家长跟中小学生的家长希望阅读的文章也不同。博友中有的是高校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家庭教育指导者和从事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则希望看到研究性、论说性、探索性的文章。所有的读者我都得照顾到,不能单打一,顾此失彼,谁也不能忽略、慢待。因此,一天只发表一篇文章的时候很少。
有所得必有所失,我并不在意。
开办博客之前,我的主要精力是著书立说。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到开办博客之前,我已经出版五十多种著作,几千万字。每年至少出版一两部书,多的时候一年能出版三四部书。1997年那年,出版一套丛书六册,一百三十多万字。
我使用电脑写作,在我们这个年龄段中,算是比较早的,应该是在上个世纪末。要说这电脑这玩意儿,还真的是好使,方便,快捷,能随心所欲地修改、编辑。学会使用电脑写书,我如鱼得水。
我的电脑里,至今还存放着半成品的书稿大约有几十部,要是不经营这个博客,每年至少可以出版一两本书出版。著书立说需要整块整块的时间,整理一本书需要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昼夜鏖战、埋头苦干。
开办了博客,就把我的时间给撕成了一块一块的“碎片”,写书的事就干不成了,泡汤了,只好忍痛割爱,天天鼓捣我的博客、微博。
给报刊提供家庭教育科普文章,也是我的一个常规性的任务。因为几十年来,我满脑子都是家庭教育,只要是头脑清静下来,所思所想的都是家庭教育。我这个人并不聪明,只是比较勤奋,写东西还比较快。特别是使用电脑熟练打字以来,文章的框架构思成型了,思考成熟了,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写成文章。每年都有几十家刊物经常约稿,还有十来家刊物同时分别连载我的文章。少的是月刊,一年十二篇,多的是周刊,一年要五十多篇。
三十多年来,我在中外三百多家刊物发表文章三千多篇,每年公开发表文章一般都是二三百篇。最多的一年(1999年),发表近四百篇,平均每天发表一篇文章。
开办了这个博客之后,我不得不谢绝了很多报刊的约稿,给他们写文章就大大减少了,实在是对不住,抱歉。开办博客以后,一年发表一百篇就算不错了。稿酬收入大为减少。
但我并不觉得受到了损失,“吃亏”了。稿酬收入虽大为减少,可能看到我文章的读者却大幅度增长,我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传播得更为广泛。“甘蔗不是两头甜。”“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要有所得,必有所失,这是常理。就看自己是如何选择了。
我对家庭教育问题的所思所想,在博客上一公开发表,受益者要比报刊多多了去了。我想,通过发表文章挣钱,不是最重要的事。挣钱多,多花;挣钱少,少花。挣多少钱才够?够花,即可。我不想靠我的学问发横财,当个富翁。
尽管,今天世俗的评价成功与否的标准是“挣钱多少”,有人经常搜集、整理、公布各行各业的“捞金”排行榜,鼓动人们多多地“捞金”、“挣钱”。但我并不在意,不为之所动。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各人有各人的价值取向。能通过博客更为广泛地传播家庭教育知识,跟博友深入交流体会,能引起更多的人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思考,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我这个读书人的天职。
花钱购买粉丝、点击量,令人恶心。
我的博客一天也不间断地发表博文,也引起了一些推销“点击量”的人的关注,几乎每天都有人写私信向我推销他们的猛增点击量的技术。
这些人,还都很“客气”,说你的博文很不错,只可惜点击量太少,跟我联系,会使你博客的点击量像洪水一样哗哗地猛增。可以先试用,后付款。如有打扰,请求原谅,云云。
看了这样的“私信”,如果当时我的心情还好,不怎么生气,我就默默地一笔删除了之,就像什么也没看见,压根儿没这么一档子事。如果这类私信太多了,一起上阵,一个接着一个,连篇累牍,我生气了,就会毫不客气地立即回复说:
“你已经严重地打扰了我,请不要再麻烦我,再给我添乱。”
我没有开办博客时,并不知道网络上竟然还有这类龌蹉的事。点击量不够,花钱凑,点击量增速不猛,还可以花钱购买!真是新鲜,令人感到恶心。这不就是明目张胆地弄虚作假、自欺欺人吗?可真让我大开眼界,这是什么事儿呀!
我开办博客,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出人头地。我向来对名气大小不太计较,只想对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有意义的实事。仅此而已。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特别是到了古稀之年,在生活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事”是实的,“名”是虚的。我不愿意做徒有虚名的事,更不会使用拿不出手的卑劣手段沽名钓誉,哗众取宠。
做学问可以有深有浅,但做文章不能有假。“文如其人”,文章的风格和作者的性格、人品是一致的。做文章不能掺假,做人不能打折扣,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喜欢你的人。
我的这一百二十多万的访客,没有一个是我花钱“雇”来的,没有一个是“虚”的,都是实打实的博友。他们全都是因为关心家庭教育才自动光顾我的博客的。我们虽未曾谋面,但心却是相通的。
我由衷地感谢这些不辞辛苦,一直关注我博客的海内外朋友。是你们的热情关注给了我巨大的支持和激励。你们是我坚持一千多天动力的源泉,坚强的后盾。
尽我的微薄之力,发挥我有限的余热。
杜甫有诗句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社会年逾古稀的比较少,而今天,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并不再是“稀有动物”了。
然而,据我观察,网上开办博客、微博的,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相对来说还是稀少的;像我这样,一千多天坚持天天发表博文的,更是凤毛麟角。
博客,微博,应该说是年轻人的天地。年轻人是这个无边无际的信息海洋的“弄潮儿”,我也不知深浅地挤进来,忝列其中,真是有点儿“赶时髦”的意思。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天跟年轻人接触,交流,沟通,切磋,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年轻人的熏陶、感染、影响,我的心态也感到年轻了许多。我感觉我是七十多岁的年龄,六十多岁的身体,五十多岁的心态,越活越年轻。
虽然我已年逾古稀,“廉颇老矣”!但目前尚“能饭”,能喝,能走,能睡,日常起居生活规律,身体状况良好,精力旺盛。我想,我还能坚持一些时日。
我将不负众望,继续努力把我的博客办好,为让广大家长增强教育意识和培养孩子的信心,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为使千千万万个家庭获得幸福,孩子健康成长,为发展、繁荣、振兴我国的家庭教育事业,尽我的微薄之力,发挥我有限的余热。
(2016年3月13日星期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我的动态”之五十四:《开博三载随想》
东浩兰生章伟民:三载进博,何以堪任“王牌”
赫尔岑《往事与随想》| 推荐人:蒋方舟
你细品!三载进博皇冠曲奇带来纯正“丹麦味道与风采”
山西三立——二十六载,我们一同走过
山西三立——匠心二十六载 ——做合格三立期货人,做朴实匠心人
五十四所社区开展小小科学家打开科学世界放飞成长希望六一主题活动
《国厨》故事丨五十四、良心
三立期货——与三立同行,悟期货之美
王一博饭绘小合集 “陪你到世界之巅”
网址: “我的动态”之五十四:《开博三载随想》 http://www.alq5.com/newsview7236.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