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庄子:学会忘记,是一种福气!

庄子:学会忘记,是一种福气!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5月11日 04:20

原标题:庄子:学会忘记,是一种福气!

一、关于庄子的“忘”

在庄子之前和之后,“忘”的精神状态亦常见,《论语•述而》中孔子自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在这里,“不知老之将至”是忘,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是忘;苏东坡赤壁泛舟淡然忘归是忘;古人在城门口的闹市能专心读书也是忘。

人们常说的忘主要是不自觉的,被动的,也是无意为之,很少像《庄子》中那样,“忘”被看做是一种主动的、自为的手段,一种思维和生存方式,一种精神境界。

庄子的“忘”在于把握心灵的净化、思维空间的廓清,追寻无差别的精神境界。

二、忘什么:忘年忘义,振于无竟

庄子认为只有摆脱了对生命短暂的忧惧和伦常是非的束缚才能在虚无的境界中获得旺盛的生机和充分的精神自由。

庄子《大宗师》中说真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心忘”,有内在的“心忘”为依据,则有外在的清寂、淡漠、静穆,得融通于自然。

该篇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鱼自然生成于水,智慧的人自然生成于“道”。鱼游于江湖就能有忘记一切的自如,人游于“道”则有忘乎一切的逍遥自在,故云:“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这个寓言表述的是庄子的人生态度和对恶劣环境中生存方式的思考。对鱼而言,“泉涸”而处于陆,比喻已经违背自然,丧失了生存的条件而身处绝境,

此时“相呴以湿,相濡以沫”的相惜互助是杯水车薪的徒劳,于事无补,而“相忘于江湖”则是在精神上回归于初始、素朴,回归于自然。

三、怎样忘:心斋,自在豁达

心斋是心要守斋,要把各种复杂的意念、忧虑、恐惧、成见、欲望通通去掉。就好比打扫一般,扫净屋子里的杂物,才能容得了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

有些时候,愈是渴求什么,愈得不到什么,正如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因此,遇事从不强求,抛开无用的欲求焦急,对事不纠结,专注于当下,这也是“忘”的境界。

四、如何忘:坐忘,与“道”冥合

庄子借颜回口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眼中“坐忘”的“忘”不是忘掉一切的回归山野和消极避世,更多的应是片刻的思考与审问,暂且忘了浮华的虚名,回到本真的澄澈,去想想于自己、于社会而言,一直孜孜不倦追寻的价值是什么。

现在,人们所有的心思常常都被外界光怪陆离的物质所吸引,却独独忽略了人本身应有的内心世界构建,这种情况造成了内与外、精神与物质、心灵与外在发展上呈现出的不平衡。

人们常说失意时要读庄子。人们眼中的失意得意,往往都是局限于世俗框架里的,而庄子,他永远可以把你带到更高远的视界里,超然物外,游于逍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庄子:学会忘记,是一种福气!
老子的“零”,庄子的“一”!
善忘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
嚎叫无法解决,学会收住脾气,也是一种能力。
人这一辈子,想开了,福气就来了
【美文欣赏】学会欣赏,是一种修养
庄子:生死是自然过程,出生不必喜悦,死亡不必悲伤!
原创 庄子:一个人渴望得到的东西,却得不到,原因是心没开窍
善良-是一种福缘
学会独处,寂寞是一种情感

网址: 庄子:学会忘记,是一种福气! http://www.alq5.com/newsview6275.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