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原创 成功学大师侯志奎:成功学为什么离成功越来越远?

原创 成功学大师侯志奎:成功学为什么离成功越来越远?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5月10日 22:23

原标题:成功学大师侯志奎:成功学为什么离成功越来越远?

作者/ 张喆 编辑/ 冯寅杰(本文原载于《创业人》杂志 原标题《侯志奎:做中国培训业实效第一品牌——访行动成功创始人侯志奎》)

也许创业之前,当老师的侯志奎从没想过今天会成为一个员工近2000人的企业教育培训机构的总裁。自创立以来,行动成功已在全国几十个城市和地区设立直属公司,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企业家教育培训服务网络。

从开始创业到推动教导型组织建设,侯志奎经历过最初创业项目的失败,也正经历着企业的成功壮大,而一切冥冥之中仿佛轮回一般,引领侯志奎成功的恰恰还是回归他最初的职业—老师,只不过听课者从学校的学生变成了如今的企业家及高管。

创业,要做最自己喜欢的事

坐在记者面前的行动成功总裁侯志奎,年轻干练。30多岁的他,一身朴素的打扮,亲切而自然。如今成为集团总裁的他,仍不改自己的老师本色,言谈举止间透出自信却不浮夸。他于1995年从玉溪中专毕业后,留校任职财务部门,并曾经兼职教课;其后入读云南大学法律系,就此去了昆明。在学校的读书和授课经历,无疑为他之后投身企业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并成为日后构思“教导型组织”思想的精神契机。

侯志奎最初在大学研读法律、打算未来做律师,在学习过程中,他奎发现法律工作不太适合自己,毅然中止了学业。他认为,律师只能靠个人打拼,但今后创业如果想做强做大,必须靠团队的支持,为此他决定出去打工。一年之内,侯志奎跑了20多家民营公司,最长的3个月最短的1天,之所以都不长久,是因为他发现,在10多年前的昆明,民营企业基本上没有文化氛围,这让他怎么也找不到在学校的美好感觉。

在这种情况下,侯志奎希望自己能够创办一家企业,企业像学校一样,员工有同学之情,上级像老师,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最开始他做床上用品,整合被褥厂,销售给学校的学生。后来还做过调研公司,也不喜欢。在某个晚上和学生一起喝酒,一个学生说“侯老师,我看你还是最适合做老师,做其他的你都不在状态。”一语点醒梦中人,侯志奎深以为然,于是就开始涉足企业培训行业。

一开始,他通过代售企业管理的VCD光盘,获得了与一些企业家接触的机会,他发现当时企业大学是非常流行的概念,如海尔学院等,但他发现,针对民营中小企业家的专业培训却是一个空白。于是他便萌生了“给老总上课”这样的想法,想通过给中小企业做教育管理培训,帮助它们改变落后的管理现状,建设企业文化、提高竞争能力。

侯志奎认为,“创业就是要做自己喜欢及适合的事情。”毋庸置疑,将教育与创业结合起来,是他觉得自己这一次找到了真正的创业方向。

从2000年创立“行动成功”到2004年,辛苦创业的侯志奎,连从自己私人帐户上拿几万块钱都“囊中羞涩”,更别提自己买车买房了。这5年的时间,除了基本生活支出,所有的钱都投入公司,带领团队不断发展壮大。

期间也不乏有更赚钱的机会,但他选择像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那样地坚持。本田宗一郎,是一个受教育不多的人,本来在摩托店里做学徒工,后来摩托修理店因为事故被烧,原来的老板觉得无利可图,就便宜给了本田宗一郎,他狂热的守着这样一个烂摊子,最终打造出了如今的本田。

侯志奎不无自豪地说:“行动成功走到今天,很多人问我们为什么坚持下来,答案就是热爱!因为如果做一件事4到5年都不赚钱,你不热爱,你还会去做么?”

企业学校化,领导导师化

如今,行动成功作为一家高端的企业管理培训机构,其核心理念是侯志奎创立的“教导型组织”。教导型组织,就是以教育引导为核心管理手段、以学习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学校化,领导导师化”。

这是侯志奎在深入研究宗教、学校、军队、家庭这四大组织形态后发现的。他总结出:活得最久的是宗教、最有战斗力的是军队、最团结的是家庭、最有学习力的是学校,而这四大组织都有一个特性,他们的核心基因都是以教育为导向,这些都属于教导型组织。

侯志奎认为,在教导型组织中,领导能促动下属的成长,而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在“教事导人”的氛围中,领导就是一个导师,他的一言一行,营造了什么样的环境,推动什么样的价值准则,员工每天都在看在眼里,都是一种教育。

“说宽一点,在教导型组织中,人人皆是导师,这就是那句古话,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每个人的工作就是一本书,同事是一本书,领导是一本书,甚至公司与行业也都是一本书。而你没把它读懂,读懂了你可以生活得更好,读不好你就会不了解不熟悉,以至于到处碰壁。”侯志奎肯定地说到。

因此,在教导型组织里,学习无处不在,领导带领员工学习,员工们在工作中学习、团队在组织中互相学习。特别是主管,他们首先应该转换自己的角色与定位。把领导角色转换为老师,有一种师者之心,真正去引导下属成长,从而达到培养企业人才、推动企业教育的效果。

企业学习:实效第一

纵观世界商业历史,那些成功的名企之所以能持续发展,基因就是持续的学习、不断地创新。比如宝洁、GE、IBM、同仁堂、阿里巴巴等。反之,那些只是靠自己感觉做事的企业家,在改革开放30年来,大多数企业都已被淘汰。

侯志奎举例说:“中国杰出的民营企业,如联想、华为、海尔等,都是源于它们自身不断的学习。”基于此,大多数企业家都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但往往东奔西走地零散上课,学到的东西不仅散乱,而且还互相冲突,最后得不偿失。

为此,侯志奎非常重视的行动成功系列课程的实用性。从十年前行动成功创立开始,侯志奎就已经决定了,公司所聘请的老师,都必须具备在他在所从业领域10年以上的运营资历,老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战运营经验。

其次,为了不让课程脱离客户需求,行动成功在每一个老师背后,都配备一个专业的调研团队来把握客户需求,为每一位导师及时提供客户所需求的数据作为参考,便于课程的持续改进提升。

侯志奎举例说:“例如我是讲财务的,我有十年以上的经验,但是我的课件不能一成不变。导师课一讲完,后台团队就会调研搜集客户的反馈,哪里实用哪里不实用,所以老师要不断地根据这个汇总,去改善自己的讲课。”

公司要求管理课程不断精进,课题研发做到“一米宽、一千米深”。对于客户评价行动成功课程“实效第一”,他并不自满。他说他是发自内心地以客户价值为导向。因为他太欣赏那些热爱学习的中小企业家了,所以一定要让客户拿到学习成果。“如果客户有意见,就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好。”他真诚地表示。

未来,行动成功要做教育文化产业集团

时至今日,行动成功已成为中国培训行业发展速度最快、赢利能力独特、管理最规范的教育培训企业之一。从一个昆明本土公司实现了集团化,总部已在上海站稳,并直辖全国30多家分公司。

侯志奎希望10年以后,行动成功能够成为一家基于教育文化产业的集团公司。就像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做了7家公司一样,他希望行动成功在教育培训里面,再去做几家不同品牌的公司,去服务有学习需求的客户,并从资金和管理等多个维度去辅导企业客户的成长。

非常欣赏柳传志的他,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和柳一样,在教育领域之外,也可以投资绿色与新兴科技类公司。他设想:“到那时既有资金又有管理支持,同时,很多创业者又都是我的学生,我可以去投资这些创业者,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控股公司,不仅输出资金,更为他们提供多种帮助。”

谈起个人的发展,侯志奎用几位企业领袖作为人生不同阶段的标杆:“12年之后,我40多岁,希望能向今天的马云看齐;再过12年,达到王石、柳传志他们的层面;再过12年,追求稻盛和夫的境界;再过12年,要像南师(南怀瑾)一样。”

给创业者的建议

侯志奎说,一个人想创业,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如果没有找到这个兴趣点,只是为赚钱去创业,他个人并不看好。这样的企业即使赚到钱也做不大。其次,一定要做好吃苦的准备,没有坚强的韧性和耐力,很难成功。为什么很多穷苦的草根能创业成功,就因为他没有退路。

在初创业阶段,创业者要有决断力成为领袖,不要和太多的人合作。因为创业初没有领袖的企业几乎很难成功,中国大部分的创业型企业,都是以领头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本身没有错,只是要看这个人的意志是否正确。对于创业型企业来说,刚开始就搞民主的创业团队,肯定要比“独裁型”的创业团队成活率低。

当你的公司成长到一定程度,到了相对的成熟期与发展期,那你老板个人,就要让位于整个团队的意志,就是核心高层集体的意志,这是企业职业化发展和企业安全的必然阶段。

最后,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必须对自己做冷静的分析,不要冲动,不然也会输的很惨。

⊙ 以上内容版权归微信公众平台「iNews新知科技 By 冯先生失眠中」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原创 成功学大师侯志奎:成功学为什么离成功越来越远?
中国成功学迭代史
逃离成功学
想赚钱得看这位“成功学大师”
63年前的今天,美国成人教育之父,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逝世
项飙:当写作和发表被异化,学术离知识分享也越来越远
“神童”少女每天作诗千首,一看演讲现场,让人大跌眼镜
16岁女神童日写2000首诗,漫天忽悠离法律红线有多远?
倾情江山尊 朱耀奎大师倾情山河江山尊
为什么会平庸,那是你不努力

网址: 原创 成功学大师侯志奎:成功学为什么离成功越来越远? http://www.alq5.com/newsview6140.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