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沉默而庞大的二本生群体:成不了社会精英,却也不想回到社会底层

沉默而庞大的二本生群体:成不了社会精英,却也不想回到社会底层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11月20日 21:06

原标题:沉默而庞大的二本生群体:成不了社会精英,却也不想回到社会底层

从2018年开始中国的高考报名实现大幅度的增长,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1071万人。

随着高校扩招的开始,中国的大学教育已经开始普及,但是对更多的人来说或许仅仅是上一个大学而已。

在这部分考上大学的学生,二本生无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01 沉默的二本生

在我们上高中,老师总会用一句话来鼓励我们:等你们考上大学就轻松了。

但是等我们上了大学之后却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因为上了大学之后,有更大的挑战在等着我们。

在媒体都将所有的关注点都集中在985、211大学生时,我们发现二本生似乎逐渐成为一个被遗忘的群体。

现今这样一个信息获取如此便捷的时代,相信你总会听过一些“高考状元”的故事,即使是这些故事虚构的。

长时间在这样的信息轰炸之下,我们不禁会怀疑究竟谁才是中国大学生的大多数?

根据教育部的一组数据显示,在有些高考省份985高校的录取率只有2%不到,而大多数人都是我们这样的普通考生。

毫无疑问按照官方的数据,二本生才是这个社会的大多数。

但是很不幸的是,当媒体将所有的聚光灯都指向985、211大学的学生时,我们不禁会产生一种错觉,中国遍地都是985、211大学的学生。

而二本考生的存在似乎只有自己这个学校的人或者是自己所熟知的几个朋友而已。

其实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广大的二本生还是极为合适的,那便是工厂的标准件。

仔细想想这样的说法也是很有道理的,因为二本考生同样是在布满题海战术的应试教育中突围出来的。

他们有着自己的优点,同样也有着自己的缺点,但遗憾的是他们的优点和缺点都不明显。

于是他们变得愈发沉默,这样的沉默有很多的一部分是因为自身的原因。

但是也有社会的原因,似乎整个社会总是在告诉二本生你们以后不是这个社会的主角,只需要做好的自己的事就好了。

至于那些创新的事就留给那些优秀的学生吧!

与现在众多企业所要求的狼性文化相比,在二本生身上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佛系,似乎与这个时代相比有点格格不入的感觉。

当然我们如果将这些原因全部归咎于二本生自身无疑是不公平的,因为更多的是一种时代的痕迹在推动这些二本生走向可以预见的人生。

02 二本生的困境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曾说过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起飞。

这句话无疑表明时代的重要性,其实对于个人的奋斗同样也是这个道理。

或许我们很难承认一个事实,对于个人奋斗而言最重要的是时代也就是机遇,其次或许是自己的家庭,最后可能才轮到个人因素。

但是媒体或许为了有更大的曝光量,经常将某些年轻的富豪塑造成一个普通人的形象,似乎这样更能得到人们的共鸣。

不过深究这些人的背景之后,却发现他们并非是我们认知中的“普通人”。

或者说如果像他们这样的都是普通人,那么世界上恐怕就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

如果是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和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创业,你认为谁会取得成功呢?

这样的问题或许很难轻易作出判断,但是对于富裕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无疑有着更多的试错机会。

但是这样的机会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或许只有一次。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很多的二本考生都是来自普通的家庭,他们传承着父辈的基因老实本分,这也是家庭给他们打下的烙印。

对于这部分二本生来说,找到工作自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能向家庭富裕的孩子那样“折腾”吗?

答案无疑是不能的,因为他们的家庭无法给予他们这样昂贵的试错成本。

于是乎很多的二本生在家人的建议下便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道路。

其实做出这样的选择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那便是大公司的宣讲会都是在985或者211高校进行的。

对于普通的二本生而言,他们往往需要前往这些名校去参加招聘会。

不过在这种招聘的过程中,名校的学历肯定比二本的学历更加有含金量。

但是这也不能怪这些大型的企业,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

如何通过一份简历迅速寻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学历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标准。

或许有人会问这些学生为什么不回自己的老家寻找一份工作呢?

这样既不能面临在大城市的生活压力,也能照顾一下父母,岂不是一举两得?

但是现实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小城市意味着工作机会会减少,寻找到一份对口工作的难度无疑会大大增加。

其实在很多中国普通家庭中的二本考生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一方面他们成为不了社会精英,但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意回到社会的底层。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沉默而庞大的二本生群体:成不了社会精英,却也不想回到社会底层
我不想改变你,也成不了你想要的样子
“老漂族”难过七夕,背后是一个需要被看见的“沉默群体”
曾国藩的家训,让后世十代子孙无一人是社会渣子,多是社会的精英
【抑郁症和财富关系系列二】贫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得抑郁症?
常与共:有事业没职业的马克思是真的精英
国际观察:从“我有一个梦想”到“我无法呼吸”——弗洛伊德事件成为美国社会积弊“照妖镜”
新文艺群体,专家怎么看
二战后美国黑人女性中产阶级是一群怎样的人?
心理学家:看上去很勤奋的人,却生活在社会底层,原因主要有两点

网址: 沉默而庞大的二本生群体:成不了社会精英,却也不想回到社会底层 http://www.alq5.com/newsview57476.html

所属分类:社会八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