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修心心得
原标题:我的修心心得
我在修心的过程中发现,随着心底的清澈度提升,对文字的敏锐力、直观感受能力也会增加。尤其是古文化中载道的文字,本底层次不同的人,所获得的“理”与“真”的含量不同。
因为作者是载体,道理经由作者文章的质素传递,我国古人注重修身,这使得传下来的经典书籍的作者,自身都具备一定的品德修养,继而保障了文章传递信息的相对正态。我常常因此感到大幸,在西方的文学理论中,作者和作品是可以分离对待的,文字脱离作者本质,再经过时空变迁,就真的只剩下文字了。
我对于古文化谈不上任何研究水平,但从我真的读进去那一刻,所感受到的敦厚温柔,改变了我很多。我不再愿意去评论、判断、批评事物,任何事物站在某个视角都是合理的,区别在于人的立位选择。
但自我的确立同时意味着选择了某一视角,就尽力选择中正的立位并持住,那个中正的标准,从修行中直接获得,从读书中间接获得。
《一瓣花 三两枝绿》
一名现代人想要靠近古文化,诗词是最活泼的入口,而学者叶嘉莹在那儿举灯良久。她讲诗词,以深厚学术功底为基,饱含对传统文化的深爱,以高度的语言感知力,和人生领悟力去穿透时光,直达诗词所传达的性灵层面。
因此,她常常能获得作者真意,这种真,不一定是时空景境之真,是同一文化孕育的人们之间共通的东西,具有同源、本真意味。也因这真意失落已久,当代人常常对古文化敬而远之,甚至产生误解。一个人转身望不见自己文化的真面目,是令人心底哀伤的事情,人们常常提到传承,我认为传承必须同时具备延续性、当代性和超越性,叶嘉莹及其作品承载了这些品质。
我第一次被宋词惊艳是高中时期,“十年生死两茫茫...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无色无光,怎就道尽人间凄凉?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叶嘉莹继续说“微言大义,在神不在貌”。通过他们和诸多学者的讲解,我的感受是,宋词的“体”具备一种数理化的精致,而内含作者生命质素,要读出作者的真意,又必须进入传统文化的内核(四书五经等)。
古文化是一种既严肃又活泼,同时自具天人本一的高度的文化。《小词大雅》中提到一位我们不那么熟悉的词人张惠言,他写给自己的学生《水调歌头》五首,一开始说“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在现代人看来,平平无奇,写景而已。但古人不是这样的,这个开头是开宗旨,是说一个人做事的时候有什么目的?不过是求名求利,但自然、天地、宇宙是什么样呢,它是“无一事”,没有任何目的,没有任何追求,它就“妆出”了“万重花”。
这跟大海都是水是同样的自然现象,但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人与万物共存、互演的过程中所生出的那点子灵慧。我时常觉得现代人是将自己视为这个世界的“消费者”,竭尽全力地,动用一切技术工具手段去精致利己。古人看似寡淡,是由于古人将人视为大规律中的一个环节,为天地人三才之一,归位于大序列,不过度膨胀,也不妄自菲薄。
概括而言,古文化基于“三才”互演的综整视角,产生了顺应规律,循环往复,崇尚“自然”“无为”的道家文化。从人类社会的层面,基于三才占位确立了以中正为内核的儒家文化,二者相接则是人类社会规律与更大层面规律互动演化,即人心趋近天心的过程。而当代人的视角聚焦于自我,一切从“我”出发去看待,春风十里,我只关心自己舒不舒心,或者看看如不如“你”。如果不转换这种根本视角,绝无可能理解古文化的真实内涵。
“疏帘卷春晓,蝴蝶忽飞来。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什么感觉?真是头发乱了,心也动了。不过那年春天吹在韦庄头上的是杏花(春日游,杏花吹满头)。也不止他一人这样感觉,李商隐也有“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这种情感的投注被叶嘉莹理出来,真叫人心生喜悦,她对语言的高度敏锐,你说不清是古文化修养所致,还是她个人的禀赋,总能探索诗词中最为鲜活的那部分生命气息。
春天这么令人心动,人该怎么做呢?张惠言说“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就是今天说的你不要被外界诱惑,你的持守会有着落——“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你要坚信不要动摇——“送得三月去,莺燕不相猜”。
春天很短暂,人的青春更是稍纵易逝,一个人在这有限的青春和生命里完成了什么呢?成事?成名?成功?曾国藩or陶渊明?叶嘉莹悟出来的是——自我完成。
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屡屡感受到这种包容。比如同样是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人,陶渊明忍受劳苦饥寒和他人的不理解,平静地说我要走我自己选择的路,他完成了。而到了曾国藩身上,则刚好相反,将“立德立功立言”作为毕生事业。他们同样受到传统文化的认可,受到我们的尊敬(我个人极其喜爱以上二位)。
因此,作为老师的张惠言,他传达的是儒家人生修养,而不是摆出人生教条。读到这里我忽然明白,孔子为什么说诗的教化是温柔敦厚的,张惠言告诉学生说这个春天不在外面,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成就的。“长鑱白木柄,劚破一庭寒。三两枝生绿,位置小窗前”(多么简洁而意味深长)。
我们常说爱的教育,爱不是口上说说,爱从仁厚中来,是需要在心地里开源、修习气、除心垢、扩心量,成年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心底可不就是一亩冻土,冷漠、坚硬、钝化。以功利价值观为导向的现代社会,重视理论研究产生的思维工具,但爱的教育运用思维工具是否能达到爱的本质?
晒过太阳,翻翻书,冯唐先生终于感觉唐诗有点腻,向了楚辞,比以前真诚一二分,恣情与收敛都自知,有本事。易中天教授提出“继承思想文化遗产,不能急功近利”“继承思想文化遗产,不能成王败寇”。传统文化的复苏,回头漫漫。
《人间草木》从皂荚到西府海棠魂,草木不负有心人,词句有时候是小学生作文的写法,朴真,将将自然。似年年冬末,山野田边总有几株桃花,枯枝烂漫不说,苍劲枝头立着蓓蕾个个,似春非春,可不是造化?
责任编辑:
网址: 我的修心心得 http://www.alq5.com/newsview351391.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