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口下的人性——读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原标题:枪口下的人性——读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我曾经在读《静静的顿河》时对俄苏文学做了粗略的个人解读。
作为一个对文学不无虔诚的人来说,俄苏文学为我的心灵打开了一扇无以伦比的窗户,透过窗户,风景这边独好。
小说的选材很有特色,它没有去展示群众斗争那种史诗般的画卷,而是描写在杳无人迹的小岛上,两个阶级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修养不同、追求不同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尽管没有大场面,我们还是从那寂静的小岛上的一声枪响中,感觉到那个时代,两个阶级搏斗的剧烈。
比起《静静的顿河》洋洋洒洒142万字而言,拉夫列尼约夫的《第四十一》只有短短的数万字,但它在苏联文学上的地位,我认为并不逊色于《静静的顿河》。它完全可以在世界战争文学的坐标上独树一帜。
因为它在文学的蓝本上开始探讨人性和爱情。
《孟子》云: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中国早在孟子时代就用辩证的思维提出了两难选择的尴尬与困境。这就好比那个酸得掉牙的故事:母亲和媳妇同时掉进了河里,究竟要先救哪个?这也是一种两难的发问。
《第四十一》女主角马柳特卡就面临着这样的两难选择和发问。她和两个会游泳的战士押着捉住的白军中尉从海上赶往司令部,路上碰上了大风,船只倾覆。马柳特卡和白军中尉逃到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不知不觉中她对中尉萌生了爱意。
一天,有一艘白军的船偶然驶了过来,中尉欣喜若狂,打算随船离开。马柳特卡在内心痛苦的挣扎中,开始发问:是自己和中尉的爱情重要,还是国家的利益重要?
她选择了举枪朝中尉射击,结束了他的性命。
中尉成了马柳特卡的第四十一个白党分子。
那双蓝色的,会杀人的眼睛,从此不再:
一只眼球从眼眶里滚出来,漂浮在水面上粉红色的神经纤维当中,海水一般蓝汪汪的眼珠迷惘、爱怜地注视她。问题出现了:战争与人性的矛盾,这把双刃剑,如何处理?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苏联意识形态与文学语境中,马柳特卡无疑作出了合乎那个时代的选择。
当然这种选择是残酷的:
她跪在水中,试图把打烂的头颅抱起来。突然她扑在尸体上,颤栗着,脸上带着血迹,悲切地低声哀泣着:‘我的爱人!我都干了些什么?你睁开眼睛看着吧,我蓝……眼……睛……的……心……上……人……啊!’这一连串的省略号,也许最能表达马柳特卡的复杂内心。
《第四十一》的伟大之处诚在于斯。
它或大或小地影响着苏联卫国战争年代前线作家的“战壕文学”,确切说,后期苏联作品中关于人性的探讨,或深或浅受到《第四十一》的影响。比如《生者与死者》,比如《日瓦戈医生》。
我不得不佩服拉夫列尼约夫的勇气,作家手中的笔就是枪,以笔为刀、为炮,他轻轻一挥就可以改变一个主人公的命运,可以掀起关于人性的讨论。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把枪口抬高一厘米”,就这么一个小动作,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拉夫罗夫: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西方制裁违逆历史潮流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世界力量
拉夫罗夫:因新冠病毒向中国提所谓“索赔”是绝不可容许的
原创 中亚风情,成熟风韵的乌兹别克斯坦美女拉夫莎娜
拳联主席克列姆廖夫:裁判不公是对运动员“犯罪”
这件事太恶劣,美国正在导演一场枪口下的婚姻!
读论语:雍也第六·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读书,使他成为他这样一个人 | 双十一,读止庵的书
网飞版《安娜卡列尼娜》 《金刚狼2》女星将主演
网址: 枪口下的人性——读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http://www.alq5.com/newsview350512.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