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是最有力的传承(文化只眼)
原标题:回归生活是最有力的传承(文化只眼)
眼下,艺术的创作与商业运作正积极拥抱互联网。短视频、公众号、电商平台等,缩短着艺术与受众、商品与消费者的距离。然而就工艺而言,“物”的属性难以跨越屏幕的阻隔,即使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依旧要思考:在当下,是什么人在什么环境中为什么使用工艺?
从古至今,工艺制作的目的在于提高生活的质量,满足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工艺品种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艺术化发展方向,随后又开始探索回归自身并服务于生活的合适路径。工艺不只是艺术品,从非遗的角度来说,回归生活才是最有力的传承。以刺绣为例,姚建萍从苏绣艺术家到创建姚绣艺术品牌、艺术生活空间的发展过程,颇具启示意义。艺术探索与生活化回归,是当代工艺的一体两面,前者致力于解决工艺的“可能”,后者体现工艺的“需要”。
传统工艺要满足当代生活的需求,并不是易事。这要求工艺家深入理解当代生活空间,包括家居空间和公共空间。我们常在古装影视剧中看到刺绣等工艺的使用,它们也常陈设在各类博物馆里给人以观赏的愉悦。作为“古色古香”之物,它们在这里的功用主要不是供生活所需,而是在向我们讲解过去的生活。但是,对于现实生活来说,工艺还能带来什么?这几年,上海、苏州等城市陆续出现了一些较具影响的手工艺市集,博物馆和书店所开设的手工艺生活区并不违和,一些品牌自然成长为艺术生活空间。它们所得到的广泛认可和市场反馈表明,工艺的实用性并没有完全消失,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它融入今人的生活。
衣食住行的需求日新月异,传统的工艺呈现形式许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设计、材料、审美趣味都需要因应变化。刺绣、织锦、雕刻等,在家居化的进程中离不开革新迭代,通过尝试更多的呈现方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以苏绣沙发为例,丝绸的娇贵特性与沙发的使用本有强烈冲突,但依靠科技进步和材料革新,推出具有耐磨性的人造丝绸和绣线,就能使之前的不可能成为可能。工艺品跳出画框、展柜,可以转化为日常物品以及根据消费者需求定制的产品。工艺在这里通过产品来呈现,依靠创新转化来获得活力,是工艺振兴卓有成效的表现。
当越来越多人开始怀念那些古意盎然的物件,人们又有机会与传统家具、衣饰以及老式的器皿再次相遇,那些使用它们的方式以及因此而兴起的想象与审美,都需要一个重新唤醒的过程。在姚绣艺术生活空间,展示了艺术家的作品及衍生产品,又经传承人、艺术家、设计师和运营者的努力,采取展览加市场的方式,以苏绣服饰和文创联接咖啡、花艺展、古琴雅集等。这种品牌赋能与跨界传播,其实也重复着这样一个道理:工艺不是孤立的存在,它遵循特定使用场景的要求,探寻被这个时代所认同和欢迎的呈现形式,通过良好的设计实现工艺服务生活的目的。
工艺品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让人期待。人们在发明、改进、运用和消费它的过程中,也进行着这样的探求:传统工艺为何有灵且美?怎样提升传承和再创造能力?如何实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传统工艺因为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可替代的特性,故而通过它可以提供一个让人感受温情、更新表达的环境。工艺是人与物之间重要的连接方式之一,人们依旧需要通过它精确地传递造物的智慧和温度,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让好的工艺品成为人的长久陪伴。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传统节日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
奋斗是年轻干部最有力的“羽翼”
蝴蝶森林:文化长征走进中原实现了无忧生活新传承
在时代中丰富清明文化(文化只眼)
贺云翱:河网恢复背后是江南人“水文化认同”的回归
网络文学经典化的重要里程碑(文化只眼)
让研学游更好地贴合传统文化(文化只眼)
传承千年的荣昌夏布“涅槃重生”:让“非遗”回归生活
网络时代,还需要翻字典吗?(文化只眼)
培养生活技能 传承劳动文化
网址: 回归生活是最有力的传承(文化只眼) http://www.alq5.com/newsview350063.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