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俞菱:抢救小店,就是在留住市井气

俞菱:抢救小店,就是在留住市井气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1年11月18日 13:14

原标题:俞菱:抢救小店,就是在留住市井气

2021年6月8日,上海,永康路近年来开了不少咖啡馆等格调小铺。(图/IC)

去年7月,作家张忌出版了自己的新作《南货店》,他在书中以一家小店为背景,勾勒出了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江南城镇生活图景。南货店很小,小到只需要有窗棂、灯笼、招牌与算盘;南货店也很大,在盛装甜点、腌货、干果和海味的同时,也把俗世的日常与人性的明暗置入其中。

作家弋舟形容这部作品时,说:“用一家南货店,盛放下整个世界与时代。”对于大部分读者而言,南货店是一种童年记忆,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代,一爿小店便承载了生活中大部分惊喜与慰藉。所以在多年以后回看时,会感觉,生活的烟火滋味、喜悦与温馨都被浓缩在了小店当中。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小店的境遇变得越来越糟糕。上海的自媒体人俞菱在平日逛马路时便察觉到了这一点。最初,她听朋友说威海路的阿宝家餐厅关张了,在那之后,很多开了多年的小店也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在门面贴上了“旺铺出租”的告示。这让俞菱很是心痛,“关掉它们很可惜,有时候一家店倒下去,整条街都变得沉寂了”。

俞菱决定做些什么。2019年年初,她在自己运营的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名为《抢救上海小店》的文章。在文章的末尾,她写到,抢救10年以上历史的小店,就是抢救我们前十年的集体记忆。这篇文章引发了很多读者的共鸣,近百万人阅读过它。

很多人在留言区发表了评论,有人写下自己知道的小店,也有人慨叹这些小店的消失。一位读者说:“街边的店铺招牌变成统一的样子,童年的回忆伴随着围墙、钢筋水泥一起深埋在了地下,不想只在老照片里看到那些店那些物,救救它们吧。”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俞菱呼吁不久之后,疫情突然而至,又一批小店倒了下去。这其中不乏有着20多年历史的法式餐厅梦曼特。有些小店尽管在硬撑,但收入却十分惨淡。拥有36年开店史的白家餐厅、26年历史的伊藤家,疫情时的营业额甚至不到千元。难以为继,成了小店最真实的处境。

眼见着最不希望的情况发生,俞菱彻底坐不住了。她用了最笨的办法,把店主和热心的读者们邀请到了一个群里。微信群的名字,被她定为“世界的市集”。她希望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小店店主们赚回一部分租金,用已有的库存换一些现金流。

让她意想不到的是,演员马伊琍也以普通读者的身份加入了群聊。马伊琍在群里很活跃,她和读者们一边下单,一边鼓励着店主坚持下去。他们的初衷很朴素——让小店活得更长久。“世界的市集”很快就起了作用,有的店家在入群15分钟左右就获得了将近2万元的收入。

这让俞菱很是欣喜,但在兴奋之余,运营“世界的市集”也让俞菱感受到了困难。俞菱说:“最大的难处,就在于如何能让实体店的店主进入到一种网络的状态。”很多小店的老板并不熟悉互联网生意这套流程,有的甚至连基本操作都弄不清楚,“白家餐厅的白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最初他很抗拒,进到群里,他都不知道是别人买他东西,还是他买别人东西”。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俞菱还特意开了几次主题沙龙,她和店主们沟通了新媒体运营的经验。她希望,小店的店主即使是在不同的媒介上,也能像在实体店那样,游刃有余地对待客人。慢慢地,店主们开始接受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是看见了俞菱的用心与投入,而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在群里实打实地看到了一些收益。

当时,马伊琍正在北京拍戏,她在群里下单了白家饭店的餐食,还承诺,等回到上海,要和朋友们一起去堂食。明星效应,再加上事情本身有意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世界的市集”走进上海街头巷尾的小店。冷清了许久的店铺,逐渐变得热闹起来。俞菱还着手办起了线下逛小店的活动,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六次。其中有一次赶上了台风天,参加者仍然准时赴约。

俞菱说:“其实读者们有很多渠道可以买到这些商品,但选择在‘世界的市集’下单,是因为他们都希望能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帮助一下小店,因为这些小店是上海的软实力,它代表着城市的烟火气。”

在俞菱看来,小店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心肠与爱。小店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它们传承下去,文化才不会断掉。俞菱说:“没有过去的记忆,上海人是不懂得感恩今天的,同样,如果没有小店的记忆,我们也不会珍惜从前,未来的人也不会珍惜我们。”

“我觉得人有很多种活法,小店实际上承载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座城市如果能包容小店,那就是有心肠的。”俞菱说。而至于爱,在运营“世界的市集”过程中,俞菱深有体悟。

读者、店主都是普通人,而正是这些普通人,以小店为核心,散播着温暖,传递着最质朴的良善。

或许,对于认真生活的人来说,窗明几净的高楼大厦只能安放躯体,小店才是真正寄放灵魂的空间。那些微小的、琐碎的、日常的物质聚散地,在不经意间已然构成了我们的市井。

而生活的温度,也在这个场域当中生发出来。表面上,小店为我们提供了物质上的丰盈,实际上,它的内里,潜藏着我们对于生活本身的依赖与热爱。

俞菱在建群时,特意设置了一个小提示,她希望,进群的人都能备注上“坚持”二字。因为她觉得,这是一种鼓励。而让小店坚持经营,存留下去,就等同于留住了我们的市井气。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俞菱:抢救小店,就是在留住市井气
街巷市井味 人间烟火气
菱智M5EV | 气清景明,绿色出行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留住瞬间美好的摄影小技巧
《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文化区系列》新书首发式在京举办
浅绛彩高产画师俞子明名家作品欣赏
社会学博士转行做手工皂,用“废品”攒出杭州最美小店
红楼梦续书一大败笔:香菱的结局画蛇添足,不够震撼
长沙市井人文影像展:让百位普通人诉说长沙市井生活
江南水乡“庆端午 划菱桶”

网址: 俞菱:抢救小店,就是在留住市井气 http://www.alq5.com/newsview349694.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