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将至,聊聊七夕节日的起源以及牛郎织女的传说
原标题:七夕将至,聊聊七夕节日的起源以及牛郎织女的传说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流传着许多故事传说,其中民间四大传说分别是天仙配、梁祝、牛郎织女与白蛇许仙,而这其中,只有牛郎织女每年都有固定的日子见面,这一天就是七夕。
在古代时,因为传说织女是给玉帝织五彩霞衣的女工,心灵手巧,织做出来的衣服没有一点瑕疵,所以人们称之“天衣无缝”,而有这门手艺的织女自然被当成了许多民间女子崇拜的对象,毕竟女红在古代是评定一个女子的重要标准之一。
七夕
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有争议,目前最早的资料是周代的《诗经》,里面记载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被认为是最早记载牛郎织女的文学作品。
但是在这之前,二十八星宿的产生就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古华夏人是浪漫的,他们的星空分野中牛、女二星正好在银河的两边,于是在民间的传说中,那变成了被王母娘娘用天河隔开的一对痴情男女。
星空分野
农历七月,满天星斗,银河划破长空横亘在巨大的天幕中,织女星与牵牛星都是亮度比较高的星宿,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银烛秋风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乞巧
古人比较重视重数的日子,比如正月正是元旦、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节、九月九重阳节,所以七月里就选定了七月七日,而且在书法里由于古代是竖着书写的,七十七的草书与喜字非常像,所以老年人的七十七也称作“喜寿”(八十八叫做米寿)。
到了汉代,“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基本就正式成型了,《古诗十九首》里面有一首专门描写牛郎织女的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乞巧
据西汉刘歆编写、东晋葛洪辑抄的《西京杂记》有记载道:“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现存文献中关于七夕乞巧习俗最早记载。
南北朝时,保留汉人风俗习惯的南朝诸国仍然在七夕这天保留着大量的庆祝活动,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七夕乞巧
到了唐朝,在风流天子唐玄宗的推动下,七夕的庆祝活动达到了高潮,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除了有舞会和穿针活动之外,七夕的女子宠物是蜘蛛,人们会糊个纸盒子,将蜘蛛闷在里面,然后第二天看蜘蛛织的网密不密,密的人则预示着得到了织女的赐福。
除此之外,牛郎织女年年七夕相会还代表着对爱情忠贞不渝,因此也受到了广大妇女同志的崇拜,古代女子也会向织女祈求婚姻圆满或者天赐姻缘等等。
七夕
因为七夕主要是女子参与的节日,因此七夕也被称为女儿节,随着现代人们对节日的不断诠释和开发,七夕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赋予了这个节日新的内涵。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七夕的起源与传说
【我们的节日•七夕】七夕节起源
七夕的七个冷知识:是情人节还是单身女子的节日?
原来我们都错了,七夕不是古人的情人节,这一天才是!
香山评论|七夕情人节不只是“谈情说爱”
临近七夕,这些趣味民俗了解一下
七夕,那些流淌数千年,关于爱的告白
七夕快到了,福州人七夕为什么要吃蚕豆?
七夕,天上的轻喜剧
七夕佳节,上海1332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
网址: 七夕将至,聊聊七夕节日的起源以及牛郎织女的传说 http://www.alq5.com/newsview349420.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