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朝晖:关于读书的闲言碎语
原标题:郑朝晖:关于读书的闲言碎语
关于读书的闲言碎语
郑朝晖
郑朝晖,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全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写作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小学国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攻关项目主持人,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副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MOOC中心兼职教授,华师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建平教育集团秘书长建平中学副校长。
住了多年的房子要重新装修的时候,不少朋友说这回该弄个书房了吧。给我提这个建议的都是老朋友了,知道我家没有书房。
曾经也很想有个书房,宽大的书桌四壁的书橱,门和窗是嵌在书橱里的,窗外最好还长着藤蔓,阳光是从叶子缝隙里透进来的,这能让书房有一种幽微的气息。书都是精装的小羊皮封面,有一种别样的神圣感,书房还应该有壁炉和宽大的沙发。当然也可以是中式的,红木桌椅,文房四宝,篆香袅袅。窗外则是芭蕉翠竹,曲径通幽,池水蛙声。
想象可以丰满,但是现实总是骨感的。结婚的时候,单位分了一个带厨房卫生间的单间,在那时,已经算是同龄人中很幸运的了,但书房总归是太过奢侈的想象了。记得当时写论文,要查的文献资料摊了满床满地,后来写人生中第一本书(并没有出版),也是坐在小板凳上,以餐椅为书桌蜷着身子写完的。再后来,有了稍微大一点的房子,终于在其中一间房间里做了满墙的书架,但是又兼了儿子的活动室,似乎也并没有找到那种书房的感觉。
那时候,正帮着《江南晚报》打理“书苑”栏目,结识了一群爱书读书的朋友——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读书人的好时光,既有书读,又有闲暇,思想也少禁锢,可以纵论古今。有时候坐船游湖,长吟啸于湖上;有时候老屋旧窗,邀明月于席间,宾主相得,指挥倜傥,咳唾随风,至今想来还是神驰向往的时光。期间有一次随喜拜访了某位商界名人的豪宅,参观了他的书房,硕大红木书桌背后是他与某国家要员的握手照片,满壁架的书橱,摆满了真正小羊皮封面的“世界名著集成”和其他“全书”、“备览”、“类编”,整齐划一,蔚为大观。问及某书,他笑着说:“书架上的书,都是他们给我配的,我也没时间看……”——以我有限的阅历,似乎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全套的所谓“世界名著集成”,所以,很怀疑这些装帧如此精美的书籍是否真的能打开翻阅。忽然也就产生了一个念头,书房也者,不知道人们是更关注书,还是更关注房?
后来到了上海赁屋而居,“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自然也就没有了书房之想,一家人在异地,朋友也少,而且各自奔忙,但那段时间反倒可以静心读书,不为标榜,也不赶时髦,更没有什么一定需要完成的阅读任务,只是随自己的兴趣读读写写而已,日子虽然过得有些清淡,但感觉内心还是平静安逸的。也终于明白,读书一事,既不必自傲,也不值夸耀,随手能做,也随手可以放下,和吃饭睡觉一样平常,完全不必有太过隆重的仪式感,似乎这样才真正得了读书的奥义。
后来,也出国游历,感触最深的,也还在读书上。我在法国时借住的人家,男主人是雷诺公司的职员,女主人在巴黎银行工作,入住的第一天,主人颇为费力地调出中国国际电视台(cctv4)的节目让我看,我明确告诉他们,我在国内也不看这些,他们显然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后来我才知道,晚上对于他们一家来说是一个惬意的阅读时间,记得女主人正在读一本哲学书,似乎和她银行的工作也没有什么关系,而男主愿意和我交流一些艺术的话题,比如罗丹、雷诺阿之类。我至今还记得我们一起去罗丹博物馆,他们夫妇二人奔忙买票的情形。还有就是坐地铁的时候,车厢也总是静静的,大多数法国人都有在车厢里阅读的习惯,至于在草地上、咖啡馆里或者公共场所的走廊里阅读者也是随处可见。
在芬兰的时候,参观过一个小学的图书馆,一扇门朝校内开,一扇门则朝着大街上,白天是孩子们的天地,晚上则是流浪汉温暖的依靠。我没有见过那个图书馆晚上的情形,但是我能想象那个感人的场面,进而我想,一个能用图书馆接纳慰藉流浪汉的国家,一个流浪汉愿意用阅读度过寒冷冬夜的民族,无论如何,也应该是值得敬重的。
所以,我觉得,读书一定不是一个需要刻意去营造气氛的事,而之所以要刻意,常常就是因为读书这件事在他们生活中并不是一种常态,或者下意识里还是将读书看作是装点门面的事情。现在有不少网红书店,大家都热衷于去“打卡”,总之是照相的多,真正阅读的少,媒体评论书店也专在建筑风格、室内布置甚至咖啡的美味程度上。虽然,以书店为标榜还表明这个社会对于风雅是有追求的,但终究不是阅读的正道。什么时候,我们这个民族不再标榜读书,而是视阅读为生命必需的时候,我们这个民族也才真正是有未来有希望的。说到我自己,现在的我并没有一定要有一个书房的执念,虽然房子比以前大了不少,但是却还是没有专门弄个书房。现在的房子里,除了满墙壁的书外,有一张漂亮宽大的餐桌,还有一个日式榻榻米风的房间,阳台上、窗台下,或者客厅的角落里都有可以随时坐下来阅读的椅子,似乎哪儿都不像一个正儿八经的书房,但哪儿也都能随时进入阅读的状态,我喜欢这样的环境。这里自然没有贬抑书房的意思,而是希望我们都能拥有一种更好的阅读心态。回到我的本行来说,语文课不就应该传递这样的阅读心态,培养这样的阅读习惯吗?可惜的是,这件事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文章已于2021/10/13修改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发布
特别鸣谢一个教师的行走空间公号支持
配图均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内景 摄影:老赵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郑朝晖:关于读书的闲言碎语
江苏省美术馆:傅抱石《芙蓉国里尽朝晖》
你好,4月16日 | 把闲言碎语留给市井小人,你只管优雅从容心怀远方。
关于读书
闲言碎语话元旦
皮朝晖“面包狼的故事”系列新书在京首发 在飞扬的幻想中追寻现实的脚步
别在乎生活中的那些闲言碎语。
看北平文气!朝晖拾撷——吕北平书画展
一件作品·张朝晖:《你和我》
原创 【粽情于你】郭晓峰:枫叶的故事之朝晖
网址: 郑朝晖:关于读书的闲言碎语 http://www.alq5.com/newsview349349.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