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金瓶梅》中的5句处世之道,乍听令人面红耳赤,细品却饱含道理

《金瓶梅》中的5句处世之道,乍听令人面红耳赤,细品却饱含道理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1年09月09日 00:09

原标题:《金瓶梅》中的5句处世之道,乍听令人面红耳赤,细品却饱含道理

一说到《金瓶梅》,很多人都邪魅一笑,好像什么都说了,可明明什么也没说,一切尽在不言中。这书写的是什么呢?只能用一个“俗”字概括。那么《金瓶梅》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很多人读《金瓶梅》都是囫囵吞枣,能够真正将它读懂的人寥寥无几。

《金瓶梅》是一部记录古代百姓生活细节的市井小说,它究竟有多细节呢?即便是大尺度的夫妻间细节之事也会被描写得淋漓尽致。但《金瓶梅》绝对不只是一本“颜色小说”,它还蕴藏着许多道理。

有人说这本书充满了“淫”,也有人说这本书意在劝诫人们“戒淫”,全看你如何理解。《金瓶梅》这本书将人的欲望和丑态都揭露出来,书中这么多人物,你可能找不到一个好人,可这,才是人间真实。

一朝平地风波起,此际相交才见心

这句话出自:《金瓶梅》(第一回)回目:西门庆热结十兄弟 武二郎冷遇亲哥嫂

把盏衔杯意气深,兄兄弟弟亦何亲,一朝平地风波起,此际相交才见心。

《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意思。人与人之间,总是以真心换真心地少,虚伪无耻得多。美好的爱情和友情不是没有,只是都存在在虚无缥缈的童话里。毫无疑问,西门庆平日里结交的都是一些酒肉朋友,你利用我,我利用你。你好的时候,我们是好兄弟,你遭了难,那我们之间的情谊立刻就被击得粉碎。

在我看来,应伯爵应该是西门庆的铁哥们,可西门庆死后,也正是应伯爵帮助他人霸占了西门庆的家产。应伯爵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够从中多捞一些油水。甭管两个人之间是世界的称兄道弟,对方一旦失势,兄弟情义也就荡然无存,成为一种笑话了。

什么“八拜之交”,“模范夫妻”,都是做给外人看的,几分真几分假,恐怕也只有两人在推杯换盏时才能自知。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许多危机和不稳定性。有的人说,那我未雨绸缪,一感觉到事情好像要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了,就及时制止,可以吗?我觉得这种说法太过传神了,谁又能预知未来呢?实在是难以避免。

平静的生活索然无味,突如其来的变故却也打得人措不及防,届时,无论是生活带来的难题,还是友人或爱人带来的伤害,能挺过去已然是已经很了不起了。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这句话的意思是粗人总是能娶到聪明、善于算计的老婆,长得漂亮的女人总是找了个长得丑的男人嫁了。简单来说就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此话出自《金瓶梅》中王婆之口,王婆这个人充满了市侩,在她的嘴里,总能听到几句大道理。只是如果她没有给西门庆和潘金莲牵线,那么武大郎也能多活几年。

现代出现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现象也是多如牛毛的,这是为什么呢?从命理的角度来讲,长相不那么出众的女人反而比长相出众的女人还要好命。不信你看古代四大美女是不是各个红颜薄命,死后还要背负骂名,而四大丑女却活得更久、更好。

长相漂亮的女人往往更能吸引男人的目光,招蜂引蝶惯了,她们也很难能够沉下心来。从小到大都接受称赞的她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优越感,且不甘平庸。这样的女人可以谈恋爱,却不适合娶进家门过日子。而且长得漂亮的人大多数会跟长相帅气或者是豪门子弟走,却得不到好的结局,早早地就香消玉殒了,所以就留下了漂亮女人多薄命的说法。

潘金莲是美女吗?潘金莲当然是美女了,不是美女的话也不能吸引西门庆。潘金莲美是美,但也是真可怜。潘金莲从小就家境贫困,她认为她的婚姻也充满不幸。也一直觉得武大郎配不上她,即便武大郎爱她宠她,家里大小事情全凭她的心情做主,她仍然感到不痛快。

西门家自然是富裕更多,嫁过去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这是非常诱人的。可潘金莲嫁过去了,就意味着要和别的女人共侍一夫,每天都要与别的女人争风吃醋,虽然说古代里男人三妻四妾也正常,可是又有哪个女人能够忍受自己的丈夫和别的女人在一起,看着自己的丈夫和别人看雪看月亮呢?所以潘金莲最后也是变得脸酸心窄,容不下别人,患得患失,逐渐失去了自我。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都觉得武大郎是好归宿,虽然生活确实平淡,但是有一个男人愿意无节制对你好,包容你的小脾气,已经是很幸福了,毕竟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而西门庆有的只是钱财、好看的皮囊以及花花心肠。美女配帅哥的现象也挺多,只是美女配丑男的现象更加常见而已。世上多的是无所谓世俗眼光的人,不管对方长相如何,在他身上,肯定有值得让人心甘情愿奔赴的地方。

一朝马死千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这句话出自《金瓶梅》第一回兰陵笑笑生援引《名贤集-七言集》曰:“白马红缨彩色新,不是亲者强来亲,一朝马死千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此句说的是在你荣华富贵的时候,从来不会缺少锦上添花的人,身边的人也竭尽全力来巴结你,可一旦你落魄了之后,这些人又会变成另外一副嘴脸,亲人也把你当做陌生人。你没有了财富,没有了权利,谁都能在你脸上踩几脚。意思和“富在深山有人问,穷在闹市无人问”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有了体面,大家都想来分一杯羹,你没钱了,那这些人就连逢场作戏都觉得累。

所以我小的时候一直觉得那些有钱人其实挺可怜的,有钱的时候身边没有几个人不是为了利益而和他们做朋友,没钱的时候就又是另外一番光景了。当他们从云端摔下来变成普通人的时候,也许你才会觉得一开始就是普通人有多么幸运。

有人认为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国家经济跟不上,未来国家经济必定会更上一层楼,不会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但我认为未来的国家经济和教育方式肯定会有所改善,这是必然的,但是人性也不值得窥探。经济是得以改善了,可是我们在人情世故、婚丧嫁娶、待人接物上依然与传统文化紧紧相联系着,想要改变,真的很难很难。

果然佛法能消罪,亡者闻之亦惨魂 淫妇烧灵志不平,阇黎窃壁听淫声。果然佛法能消罪,亡者闻之亦惨魂。《金瓶梅》中,武大郎死于潘金莲之手,潘金莲害怕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杀人害命的不安,便请人做法。而书中,和尚们的做法令人作呕。

很多人的宗教信仰都是佛教,他们在佛前虔诚地跪拜,佛法的力量使人安心。可有一句话说得很好,“你在佛前跪拜,拜的是佛,还是你的欲望?”做了亏心事,就开始吃斋念佛,希望能够以此减轻自己的罪业。吃斋念佛本身没有错,但是如果想要以此来逃避责任的话,也是不可能的。

那些最靠近佛法的人看起来好像每个人都清高得很,可他们在不为人知的时候,呈现的却是一副丑陋不堪的面孔。世人都将和尚想得太好了,青灯古佛,看破红尘不为世俗所困,但在《金瓶梅》却又让我颠覆了对“和尚”的认知。他们看到潘金莲的时候,是如何的嘴脸?个个忘却了何为佛性禅心,忍不住对貌美知性的潘金莲心猿意马,心中可还有佛法?

潘金莲和西门庆这送在面前的野鸳鸯,不看白不看,而且潘金莲为了所谓真爱夺走别人的性命,企图用这样的方式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实在是可笑。潘金莲和西门庆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这些和尚也不该如此做派吧!他们没有参透真经,俨然让自己成为一个喜欢七嘴八舌畅谈别人杂事的长舌妇,真是果然佛法能消罪,亡者闻之亦惨魂!

倚门相送刘郎去,烟水桃花去路迷 出自:《金瓶梅》(第六回 西门庆买嘱何九,王婆打酒遇大雨),孟玉楼即将改嫁给西门庆时,作者留下的一句话。

孟玉楼的婚姻几经波折,她经历过两个人的情投意合,浓情蜜意,却也经历过感情的失败。婚姻,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获得幸福这么难呢?走的路越多,就越是好像要沉迷其中,不知何时才能有一个正确的婚姻救赎她。

这一次,孟玉楼的改嫁,也正是因为西门庆有利可图。换句话来说,孟玉楼的到来,也就意味着潘金莲的幸福时光即将戛然而止了。虽然西门庆是图利和孟玉楼结的婚,但是该给的体面也不会少,甚至还慢慢地爱上了她。

西门庆因为潘金莲的美色而和她在一起,同样的,也会因为别人的美色而选择别人,潘金莲明白得太迟。为了和西门庆在一起,潘金莲不要脸面,红杏出墙,还把武大郎给杀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才换来了这短暂的幸福时光,这就要结束了。

说实话,我很看不起潘金莲和西门庆之间的那点事儿,苟且、阴暗、极端。但我也会尊重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决定,毕竟每个人体验幸福的方式不一样,笔者也同样爱惜他笔下的每一个角色,只是我还是忍不住觉得,武大郎太可怜了。娶了这么个大美人,结果性命丢了,究竟是福是祸……

结语:

《金瓶梅》虽然是禁书,可是它也是最受推崇的一本书,它把文学、历史、经济的角度都融入到一个题材里,而通过这个题材我知道人永远不可能是千人一面的,人性的复杂自古以来从未变过。它之所以能够让人产生共鸣,是因为这本书的社会背景和书中人物的处理方式,和现代太像了,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小说在描写这些人情世故上,也是采用较为风趣幽默的方式去写,引人入胜。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金瓶梅》中的5句处世之道,乍听令人面红耳赤,细品却饱含道理
《金瓶梅》中有5句俗语,值得我们学习
《金瓶梅》中的18条经典俗语,简短犀利,令人拍案叫绝!
《金瓶梅》中的欲望都市和现代生活
为什么说《金瓶梅》的出现,为《红楼梦》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俗语“穷不走水,富不涉淫”,有啥道理?老祖宗的处世之道!
王 平: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
《红楼梦》开始于《金瓶梅》结束之处,再加上《水浒传》就是全部人性 | 专访
这一幕可以反复细品!
用 的方式打开娱乐⭕️ 请你细品……

网址: 《金瓶梅》中的5句处世之道,乍听令人面红耳赤,细品却饱含道理 http://www.alq5.com/newsview347050.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