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古港钩沉
原标题:湾区古港钩沉
□郭发仔
邱少梅《湾区古港》是一部长篇纪实报告文学作品,主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文化建设,梳理了广州这座古港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变迁路径,揭示了古老而蓬勃的广州港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其中有人文地理知识,有历史典故,有文献记载摘录,也有承袭传统而来并沉淀为广州特有印记的地方风物和人情。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以在场亲历的方式,用充满真情的笔触,将广州港的古与今跨越时空地对接起来,将心中的理想与港口的现实做了恰到好处的融合,真正体现了一位优秀报告文学作者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湾区古港》的构思巧妙。作品以章回体的形式架构,章名四字一句两两对应,形式简约而富有音乐的节奏感;珠玑之间都是关键,标题确立文章的主旨或文眼,极具“欲知后事如何,且看内文分解”的带入感。在内容安排上,作者并未一开始便将广州置于前台,而是沿袭“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一定律,从珠江是财富之门入手,写了作者对珠江的眷恋之情,从历史文献和水利实证勘察结果对珠江的起源进行了追溯,对珠江流域的繁荣和发展做了简要介绍。正是这“三江汇集,八口分流”的珠江入海口,孕育了历经两千年长盛不衰的广州港。
作者借用印象派绘画的散点技法,采用片段场景的方式叙述,由点及面,以面带出全书的立体主题。例如,第二章“泥城待贾,港市萌芽”,就从“建城两千年的广州”“泥城待贾”“港市萌芽”几个方面条分缕析广州港口的起源和发展脉络,其中每一篇文章都揭示一个主题,但它们之间又不散乱,而是沿着历史的逻辑脉络,共同建构起广州港辉煌的前世和璀璨的今生。
作者始终以在场性为特征,突出报告文学的真情实感。在很多篇幅中,作者都以亲历者出场,增强了报告文学的可读性和可信度。如《哥德堡号》一文,作者先从文献中查阅哥德堡号商船的缘起、传奇性的航运经过,以致不幸覆沉海底;然后以亲历者的身份目睹了哥德堡号“复活”、重访广州的过程。其中既有哥德堡号气势如虹的外观描写,也有跟船上水手们开怀畅饮的豪情,还有巧遇瑞典国王、王后时心潮的激越与澎湃。读完如同身临其境,对哥德堡号商船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也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作者遵循报告文学的写作规律,大量查阅文献古籍资料,增强了文本的历史厚重感;同时适时援引文学经典,穿插历史典故,甚至引用地方民歌等,使文本显得严谨有度、生动可感。在具体表达手法上,作者往往融记叙、说明、议论、抒情于一体,使得作品兼具很强的文学性。例如《铁木广船》一文,对岭南瘴疠之地的历史、太祖母为了帮补家计乘坐“大眼鸡”漂泊去南洋等采用平铺直叙的记叙方式;对广州博物馆中造型各异的船模采用说明的方式;对于广船在中国的地位,作者生发感慨,造船基地繁忙的叮当之声,仿佛一曲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老歌谣。情之深、意之切,在字里行间隽永流转,作者的自豪之情溢于纸面。
在语言运用方面,文风朴实,笔意开阔,读之如同泛舟荷塘。其间广州地方俚语、方言的恰当运用,更增加了作品的亲和力,也使人对广州内蕴丰富的地方风情有更加贴切的感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湾区古港钩沉
大湾区港男,真的绝了
2020大湾区演说家大赛总决赛开锣
贺州“菜篮子”备受大湾区青睐
大湾区大未来丨记者手记:六日六城 别样方式触摸粤港澳大湾区
湾区青年讲述湾区故事!2020大湾区演说家大赛在南沙举办
大湾区:让粤剧火起来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方阵的精进与深耕
广州一学校开设“港澳子弟班”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
“品读湾区”领略岭南文化
网址: 湾区古港钩沉 http://www.alq5.com/newsview346771.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