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坊会夜不闭户,藏书却越来越多
原标题:这个书坊会夜不闭户,藏书却越来越多
信息时报讯(记者 李卓颖)在以文艺著称的小洲社区中,临近登瀛古码头的一个小巷子藏着一栋不起眼的青灰色瓷砖外墙的小四层楼,这便是被广州文人们称为“世外桃源”的“一刀网作家坊”。“一刀网作家坊”的主人苏小凯笔名苏一刀是一名作家,平日里也酷爱山水墨画,2009年,苏一刀偶然来到小洲探望著名画家谭天,被小洲与生俱来的艺术气息所吸引,再加上“一刀网作家坊”在当时还是一栋刚建好不久的新房,苏一刀便决定在小洲给自己主办的文化网站找一个“落脚”的地方。
每一个来“一刀中文网书坊”的读者,都不会错过四楼的露天吧。信息时报记者 李卓颖 摄
虽然看起来是一个私人文化沙龙,但却24小时敞开大门,任何人都可以在此免费读书、喝茶、聚会,苏一刀笑着说,他刚进驻这栋楼,就把所有的门锁都撬掉了,“书坊的理念是自助的、互动的,我相信来到书坊的人一定是有素质,有情怀的,门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作用。”走进过这里的人都笑称,“一刀网作家坊”这里只管消费不埋单。
由于大门敞开,经过这条小道很难不被这个满屋的书架的房间所吸引。大门的顶上悬挂着两个灯笼和一个大大的黑底金字牌匾,上面用遒劲有力的毛笔字书写着“一刀中文网”。走进一楼,琳琅满目的书籍被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文史哲类书籍、小说、诗集应有尽有。苏一刀说,这里的书刚开始是自己花钱买来放在这免费给大家读,后来允许捐赠后,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了,不少人带着新书旧书来“一刀网作家坊”捐书,有的人甚至放下书就走了,连联系方式也不肯留。“没想到这夜不闭户的书屋,门不上锁,书反而越来越多了!”
一楼的桌上摆满了留言册,其中可以看到来自五湖四海的不同年龄、职业的人来到过此地,或是喝茶,或是阅读,或是沉思,也有时隔多年再来拜访的,泛黄的纸张中映射着斑驳的时光。
沿着楼梯往上走,随处可见的泰戈尔、里尔克、聂鲁达等诗人的诗句点缀着楼梯间,让原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楼道变得韵味十足。二楼是常驻志愿者的房间,三楼则是接待网友、作家朋友的地方,有酒也有茶,室内还摆放了不少笔墨画具,不少有兴趣的文人雅士都能在这舞弄一番。四楼则是“一刀网作家坊”最小有名气、最令人神往的露天吧了,茅草、树藤搭建起来的棚屋下,是木头制成的桌椅,一旁还有藤曼吊起的摇椅,古香古色,旁边则是摆着花生、茶叶等,供来到此地的人随意享用。
虽然露天吧的酒水、茶水和花生是免费供应,但是苏一刀坦言,来这里喝茶喝酒吃花生的,往往用得越多,带来的也越多,“只有多的,没有少的”,这就让花生罐里的花生、茶叶罐的茶叶和酒壶中的酒,仿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露天吧十几年来采用的一直是志愿者管理的运作模式,苏一刀笑称自己是甩手掌柜,来到“一刀网作家坊”你可能见不到苏一刀本人,但是一定能见到志愿者。“一刀网作家坊”的志愿者分为常驻志愿者和流动志愿者,常驻志愿者将家安在二楼,负责一楼书室的整理和整个“一刀网作家坊”的卫生;除了常驻志愿者,“一刀网作家坊”还有个志愿者管理群,里面有附近大学城的学生、有高中老师、有企业白领、有医生、作家、记者……在这里,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身份,便是“一刀网作家坊”的流动志愿者。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大明王朝第一收藏热:来藏书嘛?不藏书,不是读书人!
见证藏书的历史与现实
晋书坊2021文稿征集消息
袁廷梼收藏惟谨毕生藏书却无存
阅读盛典全市开花,宸冰书坊分会场大咖云集高朋满座
黄裳凭记忆写的藏书题跋
咖啡探店Vlog |千彩书坊,封存岁月的一颗琥珀
古人是怎样藏书的呢?从“百宋千元”入手,看古人有趣的藏书故事
书院藏书惠众人
万卷藏书,甲于天下,宁波文人之魂!
网址: 这个书坊会夜不闭户,藏书却越来越多 http://www.alq5.com/newsview346549.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