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不能给自己的小说画插图的摄影师不是好科幻作家 | 对话房泽宇
原标题:不能给自己的小说画插图的摄影师不是好科幻作家 | 对话房泽宇
编辑说
《梦潜重洋》,是房泽宇的第一个连载长篇。写得很折磨自己,算是打铁之作,不断磨练构架的格局感、主线和支线的呼应技巧。写得顺的时候,一章能写九千字,写得卡的时候,三千字一章,就像在燃烧自己的脑子。《梦潜重洋》是主人公和作者一起成长的故事,期待他在进行了如此全方面锻炼后,能够尽快推出下一部长篇。
大海中没有安逸的地方,没有仆从也没有暖床。在《梦潜重洋》的结尾,诗迷雅拖着她的城堡游荡在大海中,在不断的遗忘和游荡中,寻找也许并不存在的目标。
历时近9个月,房泽宇连载完了他人生中第一部长篇小说。这距离他第一次写作已经过去快20年了。这9个月中,房泽宇在作家群里发言的次数越来越少。在小说连载的后期,更是很少能在群里见到他。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小说越写越好。
房泽宇的写作经历中,有十几年时间是完全空白的。那期间他交朋友,喝酒,摄影,画画,用更多的方式进行创作——只不过不是写作。
房泽宇为《梦潜重洋》画了很多张插图,它们在视觉上都风格强烈。同样强烈的还有画面中散发出的、角色在当时的情节中迸发出的某种情感。会画画成了房泽宇写作上的一种优势,因为他能把画面感和文字感结合到一起。
他说,创作这件事必须独自一人面对安静,很多问题只能自己去找答案。你会感觉到时间在流逝,但却不知道答案是否真的存在。
社恐 X 潜水艇 X 诗迷雅你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是什么?
我从小喜欢幻想,喜欢把身处的世界想象成另一副模样。
散步时林荫道变成古老遗迹,吃饭时的食物是我和猎人们刚刚采集的,而我在睡觉的时候,被子变成一张变形的触摸屏,床成了潜水艇,我藏进被窝如在漆黑的深海,幻想着接下来的探险,随后慢慢进入梦乡。
不知从多小开始,我便喜欢在睡觉前编织潜水艇的故事,想象着可能有一天我会把它写出来,而这篇小说则是我向曾经的自己做出的保证。
你最喜欢自己笔下的哪个角色?
诗迷雅还有很大的塑造空间,有机会我也许将她代入到另一部小说。
她趾高气扬,其实骨子里有点社恐,所以她喜欢无人的深海。当荣誉消失后,她才从生活的苦难中体验出情感。不过很可惜,在冷冰冰的科技和权力面前,最终她还是迷失于欲望,所以美好是很容易被现实摧毁的。
有人评价你的小说读起来有一种爽感,在你看来,可读性是否是你写作时会考虑的重要部分?
不知道读起来爽是不是风格带来的,我会按一种风格去写,喜欢有节奏感。
但可读性的确很重要,尤其在这个快速阅览的时代,编辑很能把握这个时代的读者们喜欢阅读什么,他们会很快判断出一篇小说的可读性。所以可读性是能否成功的钥匙,如果不在这方面下功夫,它不会进入市场,更谈不上别人对它的评价。
可读性不是迎合,是要跟上时代的节奏。
很多人评价这本书的结局非常精彩,你愿意讲讲你是如何构思的吗?
一开始我本来想写两部,第二部《灰石礁航线》讲述了诗迷雅父亲在冰魄号上的故事。但故事的核心与走向决定了她的父亲最终只能成为虚幻,一种情感的代名词,不再需要另一部书来阐述这件事了。
在结尾,他们的世界毁灭了,但那毁灭只不过是未知世界中非常微小的一部分。还有很大的空间等着欲望去吞噬,就像诗迷雅吞噬着大海,把人性只寄托在白夏那具空壳的身上。
这部小说是否达到了你心里预期的效果?
预期没有标准,这篇小说有缺陷也有惊喜。和预期不同,但和预料的差不多。
预期是模糊的概念,我喜欢出乎意料的结果。总体来说,这篇小说让我有了很多收获。
第一次接触科幻是在什么时候?哪部科幻带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应该是在幼儿园,我记不清了。当时看了一本杂志,上面在连载《世界大战》的漫画。我看不懂字,但记得图,那条在丛林中奔跑的八爪鱼让我印象深刻。
第一次写小说是什么时候?
近二十年前的事了。
我写了和好哥们一起冒险的故事,叫《我与阿华的故事》,本来是短篇小说合集,最终只写了两篇。第一个是家边的花园起了大雾,里面藏着色彩斑斓的雾状生物,能将人变异。第二个是楼下住了位养虫子的神秘爷爷,虫子跑到家里来打洞,虫洞连接着其它地域。
用现在的眼光看,那两篇小说可能都达不到小说的标准,包括我后来写的《混在平凡的日子中》《哈哇传奇》《你的命格不太长》,这些作品作为小说都不算是适合的,那时我并不知道写小说的任何技巧。
但从那刻之后,我开始尝试写更多的东西了。
性格中的哪个因素对你写作的影响最大?
可能是脸皮厚?
说说我小时候,十几年前我参加了一个征文比赛。那时我还没有什么写小说的经验,但脸皮厚的我参加了,而且参加时是截稿的前一天。我花了一整天写了一万字的小说,因为写得太烂,我有点不想交,但最后侥幸心理还是战胜了我。
那真是一篇很难看的小说,结构无逻辑,且充满了陈词滥调,可最终我得了第二名,原因是参加的人比较少。评委对比赛的总体评价是——由于参赛者的稿件质量太差,第一名空缺。
当时的场面对于刚想开始尝试写小说的我无异于当街处刑。所以我误以为自己还小,经历不够,于是停笔,并且一停就停了十几年,那十几年我没有写任何东西。
不过那段时间我也没有浪费,它造就了我的摄影技术,所以也说不上有遗憾。但写得难看并不是一件坏事,我现在已知道了,写出难看的东西正是写作的起点,正像是我学摄影开始拍得也很难看一样。经验是在失败中慢慢积累出的,把失败的原因找出来将受益匪浅。所以多年后我再拿起笔时,非常乐于接受写得难看的事实,继续勇敢地写,找出其中的原因,去修改它。在这样的反复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在慢慢成长起来。
你在写作路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我想最大的困难来自于写作本身,因为写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你有一个不错的想法,但要将它表达出来,会涉及到许多其它的问题,不光是写小说本身。有时间线,有结构,要设计人物,要收集素材,要设计背景等等等等,非常多的复杂问题,在前面,在中间,在结尾不停地出现,让人抓狂。就像我摄影时需要对灯光、妆面、场景、模特气质做出要求,指导模特、化妆师、助理达到我所要的理想效果。而写作则把这些工作都交在了你一个人手上,其中肯定有不擅长的部分。这时候可能就会陷入停顿,并引发拖延症。虽然很想写下去,但就是不能停下看新闻,去干一些碎片化的事。那情节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它们往往在散个步,或洗个澡的时候一闪,但这种渴望太过于被动。这份工作往往要面对安静,独自一人,很多问题只能自己去找答案。那会感觉到时间在流逝,而答案是否存在自己也无法确定。写作中往往会伴有焦虑和放弃的念头,但挺过去也会有惊喜出现,所以我称焦虑为突破前的征兆。
最重要的并不是它有多难,而是在痛苦中你是否还想再写下去,是否无法停下来。
关于画画这件事你画画的时候发生过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文字思维和图像思维是如何在你大脑中交织的呢?
这两种感觉一同出现,是很混乱的感觉。
由于我的职业是摄影,大部分时间拍摄广告海报和时装画册,习惯了根据风格设计场景光线,以及用什么样的镜头来取哪些角度和焦距的景。我用照片去讲故事,但在写作时,也习惯先从画面上思考,某些方面它的确帮我塑造了环境和氛围,甚至耳朵里有时能幻听到音乐,可文学语言和镜头语言毕竟是不同的。
在情节和悬念的设计方面,它们的表现形式可能完全不一样,有相同之处,区别也很多。所以我要在写完时再朗读一次,从文字的角度上审视文章,就像听着音乐写作一样。情节过于画面感也会造成扰乱,但它们对情绪和风格把控很有帮助,也可以推演出许多细节问题。
所以区分出画面感和文字感的作用后,这两种感觉才能一起帮助我设计故事,可见万物都有两面性,要学会利用。
再说说画画中有趣的事儿。
那就是我根本不会画画。
是的,我连根线条都画不直。
我拜过两个画师为师,但他们都在同一天就不教我了。第一个教素描的老师是我摄影的徒弟,我当他面把苹果画成汽油桶后,他说不教了,说我不练基本功,成不了画师,又不敢训斥我,只好求饶着说放了他吧。但第二个教水彩的老师评价与他截然相反,说我瞎画的东西也非常有意思,教基本功反而会害了我。我当然很自然地相信了第二位老师,所以我能画到现在。
虽然我画好了几年,但给我一个正方体,依然会画成史莱姆体。我只喜欢无目的地随手画,总会画出一个东西来。就像写小说一样,草草涂几笔后,相关线条之间出现了线索,通过一点点勾勒,画面变得越来越具体。小说的插图很多是我画着画着,出现的场景反而让思考的情节有了方向,也有一些比较随心所欲的。但在创作这些插画时,我感觉自己积累了相当多的绘画经验,所以会继续下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原创 不能给自己的小说画插图的摄影师不是好科幻作家 | 对话房泽宇
原创 科幻微小说《流泪的画中人》:二维世界的人也有思想吗?
作家盛可以对话奥地利作家特蕾莎·普劳:我们需要有孤独的能力 | 中欧文学节
沪台“隔空对话”,谈谈文学、影像和虚构
李敬泽:华语青年作家奖开启了春天
记录从封城到重启的武汉,90后摄影师镜头下的平凡英雄
从杂志时代到产业时代 科幻作品因何越来越受关注
科幻话剧《弗兰肯斯坦》 在厦上演
“国产科幻热”如何走更远?——来自2020中国科幻大会的观察
理想国里的理想小说
网址: 原创 不能给自己的小说画插图的摄影师不是好科幻作家 | 对话房泽宇 http://www.alq5.com/newsview3448.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