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红楼梦》中妙玉十分高洁,被卖到风月场所后,为什么没有自杀?

《红楼梦》中妙玉十分高洁,被卖到风月场所后,为什么没有自杀?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1年08月25日 17:16

原标题:《红楼梦》中妙玉十分高洁,被卖到风月场所后,为什么没有自杀?

妙玉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性格、身世和结局最神秘的一位。在前八十回中,妙玉共有五次出场,其中仅有两次正面出场。尽管露面次数有限,但并不妨碍她在《红楼梦》中的重要地位。仔细分析上述问题,就会发现其实是基于以下四个事实提出的:第一,妙玉十分高洁;第二,她非常嫌弃刘姥姥;第三,妙玉的最终结局是被卖到风月场里;第四,妙玉接受了被卖风月场的现实而没有自杀。但仅从前八十回《红楼梦》文本中,这四个所谓的事实有些是不能成立的,下面一一进行分析。

妙玉是否高洁

高洁,有高尚、纯洁之意。然而,看起来人畜无害、清纯无比的妙玉却与这两个美好的词汇完全不沾边,她既不高尚,也不纯洁。一方面,妙玉出家修行并非基于对佛法的尊重和崇尚,也非对现实不满寻找精神寄托,而是出于“治病”被迫代发修行的。第十七、十八回写道:

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足的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代发修行。

妙玉不仅修行目的不单纯,修行过程中也并不专注。文中介绍她时一直在强调精通文墨、形象俱佳,唯独不介绍她经文读的怎样?佛教造诣如何?可见,在这几年修行过程中,妙玉把精力都花费在如何打扮、如何读诗写赋了,根本就没花时间修炼佛法,俨然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假尼姑。

另一方面,虽然妙玉一直都以“槛外人”自居,给人以不问世事、常伴青灯古佛的印象,但实际表现却非常世俗。第四十一回,贾母带着刘姥姥一行众人游览大观园,期间到了妙玉居住的栊翠庵。对于不同身份的来客,妙玉的接待规格和态度完全不同:对贾宝玉、薛宝钗和林黛玉这种贾府的少爷小姐,妙玉招待的茶是五年前的雪水烹制的,茶具也是精致的古玩奇珍;对于贾母、王夫人等贾府的长辈,妙玉招待的茶是旧年雨水烹制的,茶具是清一色的官窑;而对于像刘姥姥这样的乡下人,妙玉看都懒得看一眼,端出来的茶根本没有她的份儿,最终还是贾母把自己喝剩下的茶给了刘姥姥。由此可以看出,妙玉虽身处佛门,但内心却充满了世俗气,根本没有践行众生平等的佛门理念。

妙玉对刘姥姥的态度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府中无论是太太、小姐还是丫鬟对她的态度基本上都是比较和善、积极的,尤其是王家人,虽然也取笑她,但还是给了刘姥姥不少实质性的帮助。唯独妙玉对刘姥姥的态度非常消极冷漠,充满了鄙夷和不屑。首先,妙玉奉茶时忽略了刘姥姥,没有准备她的那一份;其次,对于刘姥姥碰过的茶杯,妙玉显得非常抵触。小说第四十一回:

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最后,更夸张的是,就连刘姥姥曾经走过、坐过的地方,妙玉也表现的非常嫌弃,还要用水冲洗一遍(尽管这是贾宝玉的提议,但从妙玉听后的表现来看对此事非常赞同)。通过以上三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出妙玉对刘姥姥确实是嫌弃、鄙夷的态度。

妙玉是否被卖到风月场

对于妙玉的结局,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争议。在程高本《红楼梦》后第四十回中,妙玉最终是被强盗掳走并在海边杀害。但从妙玉的判词和脂砚斋的批语来看,其最终的结局很有可能是被卖到了风月场。小说第五回中,妙玉的判词是: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判词的前两句揭示了妙玉带发修行时的真实状态:看起来非常清高纯洁,实际上她什么时候真正的高洁过?手拿经书、身穿佛衣看似心无旁骛、四大皆空,但真实的她未必如此。这两句主要突出了妙玉表里不一和世俗的本质。

后两句则暗示了妙玉的最终结局,其中最关键的是对“淖泥”的解释。淖泥,从字面上来看指的就是污泥。结合妙玉的过往经历,我认为将其解释为“世俗之所”更为贴切一些。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污秽的,唯有天堂佛国才算净土。妙玉作为一个佛家弟子,其眼中的污泥应该是现实世界中最世俗的地方。那么,风月场无疑是所有场景中最符合条件的一个。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红楼梦》曲中对妙玉结局的描写: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风尘肮脏”,这里面已经把妙玉的结局说的很明显了。风尘,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就是娼妓生涯。这句话暗示了妙玉最终应该是被迫进了风月场。

妙玉为何不自杀明志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出妙玉最终是去了风月场。那么,这么一位追求“高洁”的女子最终却去了世间最肮脏的地方,她为何不反抗或者自杀明志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妙玉的高洁并非真的高洁,她只是一个披着高洁外衣、内心却世俗无比的伪高洁人士。在大观园时,由于周围的环境比较单纯,因此妙玉表现出世俗的一面还比较含蓄。等到大观园诸芳流散之后,妙玉进入了社会这个大染缸,其内心世俗的一面也暴露的更明显、更彻底,她不需要再掩饰了。当自己遭遇到生存危机时,妙玉内心的世俗气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只要能够有口饭吃,投奔风月场又算得了什么?

综上所述,妙玉表现出的“高洁”其实是一种假象。无论从她修行的初衷、还是修行的过程乃至最终的结局,都在指向一个结论:妙玉其实就是一个大俗人,她本就不是什么高洁之人,所谓的高洁只是那些不明真相的读者强加给她的一个特征。既然妙玉是一个俗人,那么在走投无路之时投奔风月场自然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如果妙玉最终是因为风月场而自杀,那才应该是一件稀罕事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红楼梦》中妙玉十分高洁,被卖到风月场所后,为什么没有自杀?
红楼梦:出家人妙玉寄居贾府,行事傲慢无礼的底气来自何处?
那个身份神秘的出家人,为何沦落风尘?惜春:我没有拿妙玉的度牒
《红楼梦》中,这一句话表明,妙玉的最终结局都是她造成的
原创 红楼梦:妙玉的曲词里,藏着她的身世、品行和命运
《红楼梦》中,妙玉真的暗恋贾宝玉?这句话说出其中秘密
《红楼梦》中,贾府过中秋节,妙玉因何很高兴?前文早有暗示
红楼梦:妙玉最终陷入淖泥失身,掳走她的强盗是谁?
红楼梦:妙玉的不合时宜里,藏着一个少女高贵的脆弱
妙玉:清高且孤独,无情却有情

网址: 《红楼梦》中妙玉十分高洁,被卖到风月场所后,为什么没有自杀? http://www.alq5.com/newsview344258.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