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夸成风”与“踏实专注”,在FIRST看到真实的当代电影制作人
“影片结构对标《杀人回忆》,获得的成就对标《寄生虫》。”
这是今年FIRST青年电影展创投会陈述环节令人印象最深的一个项目,导演先是在台上洋洋洒洒的讲了20分钟。期间,由于临近中午,导演还特别贴心的给每个与会人员准备了糖果。当陈述的最后,他说出“成就对标《寄生虫》”的时候,现场一片哗然。创投会第一天上午的陈述在一片惊诧中告一段落,有人说这是青年导演好高骛远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也有人说这是对自己的一句调侃。但最后的结果,都是成功的引发了话题的讨论。
“喜”“忧”并存之FIRST创投会
本届FIRST青年电影展创投会确实话题不断,但其中也有斤两十足的项目。《晚春七日》讲述的是一个妈妈到国外寻找失踪的留学女儿的故事,有类型的元素,也有亲情的元素。影片曾经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会并获得大奖,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担当文学顾问,但是导演选择了将最具吸引力的部分放在演讲的最后一句话带过,从某种角度上也可以看出创作团队对项目本身的高度自信。

本届创投终审评审冯小刚导演阐述自己对项目的意见
在之前,我们不难听到一些声音在批评青年导演骄傲自大,显摆自己的资源。在FIRST创投会上,我们显然看到了青年电影导演这个群体更多、更丰富的层面。一些人将自己的固有资源和创业经历作为自己的加分项,而另一些人则强调作品本身的可操作性。本届FIRST青年电影展入围的类型片相当丰富,且数量上比往年都有所增多,《星火联合体》《我盛大的葬礼》《狂风猜想》《不速之客》都是类型元素相对而言比较明显的项目。FIRST的青年导演正在逐渐的接近观众,接近市场。
《偏向虎山行》也是其中的优质作品,预计制作金额在六百万,属于低成本作品。导演曾经有过一部低成本作品叫做《明知山有虎》,其拍摄技巧和叙事结构都十分成熟。在FIRST开幕前制片人顿河已经抢先签下此片,并不远万里专程来到西宁为导演站台。
《再见,我们的白石洲》也是本届创投会炙手可热的项目之一,得到了几位评委的一致欣赏。对于一个新晋青年导演来讲,得到评委的一致赏识,无疑会在整个创投部分为影片增加不少曝光的砝码。
而同时,同样的创投环节,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极其不相称的作品,也或者说,一些青年导演还尚未想明白自己的追求与风格。在创投环节,我们面对的首要问题是“你想怎么拍”,风格、叙事、类型、手法,都必须在这个环节中予以体现。很多导演会选择拍摄概念片来展示自己的影像风格,这个选择至关重要,他将创作者所有的影像积累展示在了评委和投资者面前。但我们还发现了,剪辑概念片与阐释本身严重不符的情况,这极大程度了暴露了创作者的弊病,不得不令投资者对创作者掌控长片的能力有所质疑和保留。

创投项目参与导演在台上进行阐述
FIRST创投会恰恰就是青年导演群体的侧写,有的追名逐利,有的潜心创作,有的成熟稳健,有的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如果说,在电影节我们能看到的是整个市场的冰山一角,并且还是经过择优筛选的冰山一角,那么真实的情况恐怕比我们看到的更为严重。
“我觉得这会是FIRST喜欢的东西。”这句话被印在了今年创投会市场嘉宾场刊的第一页。《序言》中指出了今天青年导演的第一大弊病“总把’类型’’’对标”’弧光’等模式化词语挂在嘴边,虽然他们找到了一条齐备的考量标准,但却在亦步亦趋中丢失了野蛮生长的冲动,沦为照本宣科修修补补的匠人’’。不刻意迎合市场、不刻意讨好观众,强调“初心”既是FIRST对创作者的要求,也是我们对全体青年电影导演的期盼,希望大家都能坚持自己的“初心”。
青年导演的未来,我们该问谁?
“李子为你失去了初心。”
这是我们在整个FIRST青年电影展上听到的最刺耳的一句批评,来自麦特文化CEO陈砺志先生。在今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创投终选中,类型化的作品相比往年明显在增多。
本届FIRST青年电影展创投会公开陈述环节共计两天,陈砺志先生在第二天的下午对着组委会说出了这样的话,显然已经积蓄了很多不满。在第二天的颁奖现场上,陈砺志先生又说“我的炮轰是不对的。”当天晚上,戏曲题材电影《倒仓》拿下了FIRST创投会的首奖。
戏曲题材电影一直是所有冷门题材中最冷门的题材之一,在FIRST电影市场公开陈述的最后,《倒仓》“压轴”出场。FIRST在惨淡的市场和普遍轻浮的作者心态中,极力的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出路。《倒仓》获得最高大奖,至少在西宁的短短的十天之内向观众和投资者说明了这一届青年创作者还有人依然保持着“初心”,而在青年创作者群体中这些人还在散发着光芒。

《倒仓》获奖
在创投会之后,李子为被记者问到关于陈砺志的言论的回应,李子为说“说的都对,因为他们爱你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要珍惜。”
但影展的选择是否能够代表全行业的选择?是否每个掌握了青年导演生杀大权的资方都会这样回应批评?我们在这里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2015年,《心迷宫》正式上映,成为FIRST制造出的第一匹黑马。2016年张大磊导演影片《八月》荣获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2018年,两位从FIRST走出来的青年导演都取得了人生的第第一份成就,先是8月份青年导演文牧野以一部《我不是药神》突破30亿荣膺中国电影暑期档票房冠军,而后的12月,青年导演胡波《大象席地而坐》荣获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

电影市场终审评审周迅
《心迷宫》《我不是药神》的成功是市场的选择,《八月》《大象席地而坐》的成功是艺术之选。《我不是药神》带给了让文牧野以长片处女作进入“30亿+俱乐部”,一时间成了资本的宠儿,但《八月》的获奖对张大磊的影响却十分有限。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各有难处,但相比之下,商业电影的盈利更加清晰可见。
形成这样的局面,或许不是FIRST的选择,而是市场上观众用脚投票的选择与投资商之间的合谋。青年制片人王磊在接受导演帮采访的时候曾说,制片人要清晰的判断电影的发行方式和发行渠道。在2018年之前,我们至少有金马,但在2018年之后,艺术电影应该怎么走,其实我们并没有答案。
面对艺术电影不被市场认可,通常我们会被告诫“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但制片人王磊说,电影首先要面对的是创作者自己。但票房就放在那里,投资者的选择就放在那里,市场冷淡作为客观事实就摆那里。还记得,上海电影节论坛上平台方和发行方“撕”得乌烟瘴气,但也无济于事。
究竟该怎么去拯救我们的电影市场?FIRST虽然是星星之火,但一人之力又怎能担当得起如此重大的责任?那我们又该问谁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浮夸成风”与“踏实专注”,在FIRST看到真实的当代电影制作人
文牧野FIRST青年电影展,与青年电影人共同探讨电影梦
在每一次深情回眸中,重塑经典的当代价值
FIRST ⻘年电影展官方特别策展“第一帧”first frame
“北京文化气质的当代表达”专题研讨会召开
FIRST青年影展:抵达现实 抵达观众
周洲池韵电影《花这样红》入围FIRST影展主竞赛
《基督山伯爵》《红楼梦》登上话剧舞台,在每一次深情回眸中,重塑经典的当代价值
学界共议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根植传统、守正创新
传统膏药机文化的当代价值
网址: “浮夸成风”与“踏实专注”,在FIRST看到真实的当代电影制作人 http://www.alq5.com/newsview341993.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