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同一个完美的理想,是很邪恶的事情
原标题:只有同一个完美的理想,是很邪恶的事情
《微观世界》
在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愿你活在有趣的时代“May You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的两个展馆军械库和花园城堡中,有一位艺术家的两件作品,分别是《微观世界》(2018)和《吞噬》(2019)。
如果你看到《微观世界》,你或许会为这个带有艺术家强烈个人风格的大型装置而惊叹。玻璃墙后面,这件作品由球状物和抛光金属片组成,闪烁着未来主义光泽,在当时成为无数国际观众的打卡圣地。 当然,这件作品不单是未来主义那么简单。
这位艺术家是刘韡,七零后,是 艺术界公认的最难概括和定论的艺术家。出道至今,他作品的材料和形式语言经常是颠覆性的,并且深受哲学影响,拉图尔、福柯、本雅明、阿甘本等,都对他的思考与创作意义深远。
同时,他的作品充斥着关乎时间、空间、身体等诸多主题的讨论,将我们带入充满悖论的漩涡,使我们体会思辨的乐趣。 而刘 韡本身,又在哲学思考之外,保持着对现实的关注和敏感的艺术直觉,追求艺术的独特性,认为本能也可以和思辨一样尖锐。
在看理想App音频节目《祛魅:当代艺术入门》中,主讲人鞠白玉曾和刘 韡进行过一场关于艺术、人生、现实、哲学、本能等多方面的对谈,企图更准确地理解一位难以定义的艺术家,而这也是一次为更好地理解当代艺术,理解当下社会而作出的诚恳努力。
点击上方视频,听鞠白玉对谈刘 韡
对谈 | 鞠白玉 x 刘韡
来源 | 《祛魅:当代艺术入门》
(文字经删减编辑)
01.
艺术,以“感知”打破线性时间的僵局
鞠白玉:你觉得你展览里面创造的场域、场景、剧场,是一个现实世界的反映吗?
刘韡:有的是非常现实的,比如这次在白立方(White Cube Gallery)的“裸体”展览,就意图呈现城市原本的面貌。
鞠白玉:我在你的作品里看到自己特别熟悉的东西,那些东西是在城市生活中会遇见的,但在你的作品中,那些我熟悉的东西变得神圣,仿佛是特别远古的或者是特别未来的东西。
刘韡:其实作品关系到很多层面,有艺术本体的东西,抽象具象的问题,也关乎思辩,关乎哲学上面隐藏与显露,还包括艺术语言的问题。对我来说, 艺术就是把一些人在生活中看不到的东西展现、显露出来,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去蔽的过程。
鞠白玉:可是在你作品的整个场景中,没有出现“现在”。
刘韡:我觉得“看不见的城市”就是现在,就是当下的问题。
《维》Dimension
鞠白玉: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悖论,我判断你的思考是从现实和权力机制中来的,但是你再创了一个仿佛有神性、有新秩序的场域,观众进去就会生出各种想象。所以你到底是在呈现现实,还是想带我们到一个更远的地方?
刘韡:我觉得还是一切集中在当下,即使我追溯过去,也是为了思考现在,更清楚今天的我们是怎样的,并面向未来。如果不是现实的话,我们为什么需要它?
比如“神性”,尽管我没有一个具体的信仰,但是整个世界必须有这个东西存在,关于它的争议必须存在。因为我们不能只以理性面对世界,如果你相信理性能够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就缺乏了一种谦逊。
鞠白玉:你的作品时间感很模糊,你又说这是对此刻的反应,能否再具体阐述一下其中的关联?
刘韡:这就是时间性,艺术很重要一点就是打破线性的物理时间。
什么是艺术? 艺术不是对“真实”的反映,而是表达真实的方式。比如书写历史,把历史写得真实,不代表写一个“流水账”,一定有不断的剪切、编辑来表达这种真实。
鞠白玉:但是我看现场的时候有一种感觉,这既是废墟遗址,又是文明,可是人已经不在场了,或者说人类社会的这个阶段已经结束了,它特别像一个一切都结束了的剧场或场景。
《微观世界 No.3》
刘韡:对,我会有这种想象,因为我觉得人的控制力太强了,当你的控制力太强,能将一切改变的时候,你的肉体不存在了,这个文明也就结束了。
鞠白玉:我想到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
刘韡:这很有意思,我在疫情时候重新看这部电影,突然发现其中呈现出来的“科幻”,是对艺术一个特别好的解释。
今天再看这部电影,你可能会看到很多粗犷的大按钮,有很多灯在亮,是工业时代的东西,但是你仍然觉得这部电影在讲述“未来”。
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关于时间性的问题,未来就是未来,不代表任何实质的物质性,而是在于我看到它,便觉得这仍然是我的未来,虽然我们已经超越它了。
鞠白玉:的确,电影是1968年拍的,但现在看,你仍然认同这种未来。
刘韡:没错,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感知。
鞠白玉:明白,我想通了。不是什么具体的高科技,也不是什么赛伯朋克式的图景,这就是一种感知。过了50年我们再看这个电影,依然认同这种感知。
02.
要求艺术家“道貌岸然”,真的不可爱
鞠白玉:我前两天在想,可能艺术家们不需要一个完美的社会、制度、国度等等,哪怕即使这个世界上存在这样的东西,艺术家也不会去承认它,因为他就要这种不完美、不确定,要这种张力。
刘韡:你说得对,艺术家就是这样,但是大家普遍觉得艺术家是追求完美的。
但是你要知道,完美就是有缺陷的,一个科学家会给上帝留个位置,一个艺术家即使要求完美也会留一个缺陷在作品里,这是个“体系问题”。
因为完美就意味着同质化,比如说整个宇宙,如果是一个没有运动的、平稳的宇宙,那就是死寂。
只有不断运动,冷热交换,在这种交换当中才产生能量,产生所有的可能性。所以艺术也是,只有有对有错,有正有邪,种种可能都存在的时候,这个世界才有活力。反过来说就是,艺术没有对错,也没有美丑。
当所有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完美的理想的时候,那是很邪恶的事情。
鞠白玉:所以你是反对同质化的。
刘韡:谁都会反对同质化,我觉得反对同质化是个共识,但是方式不一样,认识不一样而已。 如果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道德,这个社会将变得很平稳,所有人趋向同一个方向,没有任何的怀疑和反思。所以要求艺术家“道貌岸然”,我觉得真的不可爱。
鞠白玉:你是参与者还是观察者?你反映出来的东西到底是批判的、呈现的,还是很虚无的?
刘韡:我是个观察者,永远是观察者。
比如对于一个技术的使用,我也是置身之外地来观察这个东西,把它作为一个社会现象和社会现实来看待。
大家在谈科技的时候,会说是用一个新的科技手段做一个作品。而我会说那是广告,我为科技做了一个广告,推广而已。
或者是这个技术已经不再是技术,很普遍的时候,我会重新来把它拿出来使用。我很避讳做那种很时髦的东西,因为我觉得我可能更时髦。
《王国》《星象》
鞠白玉:我明白你的意思,比如说像“散场”也好,还是这次的“裸体”也好,我看那些场景和照片时,感觉它是一个无法到达的空间,也是一个无法到达的时间。但是它其实是一个现实的呈现和映照,从此刻来,但是里面没有此刻。
刘韡:这就是我对世界的判断,不是说我此刻描写一个现实,而是描写“此刻”。
比如“散场/OVER”那个展览就是一个判断性的展览,所有的东西都是判断,不是我要提出某个问题,而是我对于“此刻”很坚定、很明确。
艺术就是一个无用的东西,我看了太多“有品味”的展览,品位太好了,但最后就沦为一个“品味”。再好的东西,沦为一个“品味”的时候,就糟糕了,艺术不是品位。
鞠白玉:品位看上去像跟谈论时尚一样。
刘韡:艺术就是要做一个好坏没关系,但跟别人不一样的事情。
所以说艺术最独特的东西就是你的独特性,独特性融入到人类的血液当中了,每个人都是追求独特的。
当向全世界展现自己的时候,你就是在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当然这里面还有同质化的东西,但每个切面是不一样的。
03.
靠本能和现实对话,可以非常清晰、尖锐
鞠白玉:你早年是油画系的,而且画画能力那么好,但是你不要画得很好、画得很像,或者很具体,你要去忘掉所谓的基础,要不确定。这是怎么开始的?或者说你受谁的影响?
刘韡:现代主义之后艺术的变迁也是这样,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不会完全满足于一个画面上的东西,我觉得画面里面可以包含很多东西。
比如一张画可以和改变社会有关,跟现实有关,用这种行为作画,某种东西就能更真实地进入社会,给人以对世界不同的认识,我其实是有这种抱负的。
鞠白玉:你现在是一个所谓“成功”的艺术家,而你当时,比如说刚毕业的时候,是一个新生代艺术家,心态是一样的吗?那时就有这种抱负?
刘韡:那时候很年轻,确实充满了自信,非常确定。
《暗物质》
鞠白玉:记得有一天我问你,你那么亲近哲学,是要依靠这个工作?你说不是,在读哲学之前你就已经这样做了,后来读哲学可能验证了某些东西,但到底能不能验证你也不是很关心。
刘韡:我其实会经此找到一个清晰的东西,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读哲学之后,我会找它的起源,会问为什么哲学发展到这种程度?
这听起来挺絮叨,但哲学家的说法是有源头的,理论也好,实践也罢,都是一个“架构”,我只是现实当中的一个受益者,或者说,我获得的东西只是表面的。
有的人可能敏感一些,会感觉到这个时代的很多东西,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知,那种感知源于何处?是否到这里为止?有时哲学只听一句会听不懂的,因为你不知道ta们说的是什么。
有时候,我觉得看书很简单,但觉得简单的时候,肯定是知识不够。因为你以为理解了,但再往下看,发现ta说的根本不是你所理解的意思,还有很多意味在里头。
所以艺术家有时候可以靠很直觉的东西,有时候也可以靠这种,因为毕竟还是能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很多你可以与之对话的东西。有一定的基础之后,你说出来的话是一个与现实的对话,你可以非常清晰、尖锐。
当然,靠本能,是另外一码事。你可能也能很尖锐,但肯定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因为对于现实的把握和敏感度一下就到了那个地方,所以这种艺术家其实很可爱。
鞠白玉:但你会想故意挑战别人的经验吗?比如挑战我们的文化经验,挑战我们的审美?
刘韡:可以肯定, 你的任务就是挑战这一切,只是可能没有这个勇气,会被不断地打折扣,不断地妥协。比如我画一张画,做一个作品,“剪裁”出可以表达的所有话语以外,剩下的就是不断妥协,然而你还不得不接受这种妥协。
*本文整理自看理想APP音频节目,由鞠白玉主讲的《祛魅:当代艺术入门》,有大量删减增添,小标题和题目由编辑添加,完整内容可移步看理想APP内收听。
《祛魅:当代艺术入门》
图源:
刘韡,《裸体》(Nudità),白立方柏蒙西空间,2021年7月9日至2021年9月5日,© 刘韡, © 白立方 (摄影:Ollie Hammick)
刘韡,《散场/OVER》,龙美术馆(西岸馆),2020年11月11日至2021年1月17日,© 刘韡, 摄影:夏木
音频编辑:香芋
内容编辑:驼驼
监制:猫爷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只有同一个完美的理想,是很邪恶的事情
苦尽甘来,是完美的修行
世上没有完美的婚姻
离开,是对完美的补充
一个完美的博士求学过程,必须是夹杂着痛苦的!
完美的生活永远不会发生。你会自寻烦恼吗?
迷人法则:真正的完美人设是为理想赋形
《最完美的离婚》我老了也要成为这样的奶奶!
下半月内,缘分与桃花恋恋不舍,真爱落幕渴望完美的五生肖!
《你好,李焕英》并不能说是一部非常完美的电影……
网址: 只有同一个完美的理想,是很邪恶的事情 http://www.alq5.com/newsview341580.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