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中国人的故事 | 我爱,这样的你

中国人的故事 | 我爱,这样的你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1年08月15日 04:13

原标题:中国人的故事 | 我爱,这样的你

又一个七夕,你想对身边的他或她,说点什么?

那些浪漫唯美的话,有很多很多,但好像都不足以诠释爱之于你我的含义。

我爱,这样的你……

我爱你,和我并肩战疫的样子

“你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喻晨吗?”

“是。”

这是他们认出对方后的说的第一句话。爱情的光芒,源于四目相对那一刻,眼眸中的深情。

柯全和喻晨,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一对90后护士情侣。

2020年,全国范围内新冠疫情暴发,在形势最严峻的时刻,他们来到金银潭医院支援抗疫工作。由于批次不同,同为ICU护士的他们,甚至不知道彼此被分在同一个病区。

没有时间寒暄,没有久别重逢的拥抱,确认彼此安好后,他们又转身投入到各自的战斗中。

忙碌的日子里,他们见面的机会寥寥无几,只能偶尔在吃饭时间,隔着口罩简单聊上几句。那段时间,新冠患者数量清零,成了他们最大的目标和动力,他们相约在新冠患者数量清零之后步入婚姻殿堂。

“抗击疫情是我们份内的事,而且一起在金银潭医院支援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可以弥补我们与美好日子错失的遗憾。”柯全说。

2020年5月12日,这对情侣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小甜蜜”。

从此之后,每一年的护士节,都是他们的结婚纪念日。

疫情凶猛,但爱情的炙热分毫不减。同心抗疫,不负相思。

我爱你,毫不犹豫冲到一线的样子

“又是一个电话,又是一句调令,又是一个背影!我的爱人,你依然没有丝毫的犹豫,又一次留给家人一个毅然决然的身影,而你还是那个不改本色的你……”

这是民警郭强在送妻子到单位后,在朋友圈写下的一段话,他的妻子李丹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生。

从7月20日河南特大暴雨开始,那时郭强已经连续坚守岗位十多天,在暴雨中,在执勤点,他和河南郑州市公安局金水分局全体民辅警一起,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工作。

妻子李丹接到单位通知:“参加紧急医疗工作队,针对转诊的病人开展医疗救治。”作为医务工作者,她毫不犹豫,与时间竞速,赶赴医院救治患者。

又一次,郭强和李丹,并肩站在了疫情防控第一线。

你懂我的信仰和追求,我懂你的决心和坚守。这才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我爱你,用握手术刀的手下厨的样子

2020年3月31日,杭州萧山机场。几阵料峭春风吹过,绵密雨丝正织就着如烟的春纱。一位老人在停机坪上撑着伞,等待着爱人,“想到马上就能见到她,感觉非常高兴和激动!”

看到飞机降落,他特地戴上了眼镜,要第一时间看清凯旋的妻子。

走出机舱,看到数月不见的丈夫,她惊喜万分。

穿越人海,来到彼此身边,两人的手紧握在一起。

一场疫情,让无数人认识了李兰娟,那个提议“武汉封城”、73岁仍带领团队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巾帼英雄。那个在停机坪上久久等候的老人,是我国多器官联合移植的开拓人、被称为“中国外科最好用的一把刀”的郑树森。

相似的成长经历和对医学的热爱,让他们走在了一起。但恋爱后的两人并没有太多风花雪月的时间,大部分的约会都是在医院。李兰娟是“医学狂人”,在实验室讨论问题,弄到半夜1、2点是常事,郑树森则在手术台上做手术。

每天上午8点准时到达医院,深夜1、2点回家,这就是这对院士夫妇的常态。虽然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但两人一天中唯一的交流时间就是起床后到抵达医院前的这一点点时间。但李兰娟并不觉得委屈:“我们的爱情,就是志同道合、互相关心;彼此支持、相互理解。”

2012年,二人成立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两年后,他们又设立了“树兰医学奖”,鼓励更多青年投身医学事业。

“国家的大事,我义不容辞!”2003年,“非典”横行。李兰娟带着“杀伐决断”的果敢,火速下达三道指令,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李兰娟主动请缨,支援武汉。郑树森再一次选择支持妻子的决定。此一去,尽管山高路远,尽管归期难料,尽管她已经73岁,但他知道,妻子的战场在一线。他们有共同的大爱——为国为民;他们有共同的信仰——救死扶伤,他们是“灵魂联盟”。

大年三十,李兰娟即将出征武汉。当天她发了一条朋友圈。图片上,郑树森将手术刀改厨刀,为临行的她做了一顿可口年夜饭。

相伴相知45载,没有太多甜言蜜语,那饯行的饭菜,胜过了千万句“我爱你”,平安回家,是最真切的爱与期望。或许,他们注定不能只属于彼此。没有天下苍生的安稳,哪得家庭的幸福?

我爱你,为理想和我同向而行的样子

“华,我们一定要看得远,有伟大理想,精神就痛快舒畅,主要是‘把我们自己交给党’,听党的话,把自己的名利地位都放开,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摸索社会主义科研方法的伟大工作中去。”这是一封夫妻间的家书,信的主人公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热物理、航空发动机专家吴仲华和他的妻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专家李敏华。

“相濡以沫的爱情,竭尽全力的科研”,用来形容这对“院士双星”再合适不过了。吴仲华和李敏华相识于西南联大,20岁出头的他们,因为共同的理想和爱好相识、相知、相惜。

大学毕业后,他们结为夫妻,并一同奔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他们的感情非常好,用李敏华的话讲:“我们一辈子都没分开过,除了出差以外,一辈子都在一起”。1948年,苦读多年的夫妻二人,一个荣获麻省理工科学博士学位,一个成为麻省理工航空系第一位女性工程博士。

1949年,当夫妻二人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们万分激动,恨不得肋生双翅,马上飞回祖国。在美国,他们有优渥条件做科研,月收入加起来将近2000美元,彼时的新中国百业待兴,谁也说不准回国后温饱是否能保障。

吴仲华说:“回国四年的工资,可能没有美国一个月的薪水多,但是我们没有把钱看得很重,在祖国利益面前,金钱无穷小!”

他们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而归,奋斗在祖国科研一线,在半个多世纪里,两位院士风雨同舟,相濡以沫。

1992年9月9日,疲惫不堪的吴仲华因肝癌倒下了,他先李敏华一步而去。在丈夫走后,李敏华以超强意志继续科研事业,她说:“从前我们是两个人,现在他走了,我要继续他未完成的事业,我就是他,他就是我。”在他们的爱情之中,总有浓浓的化不开的情结,那就是科学报国。

在57 年的共同生活、工作中,他们相亲相爱,荣辱与共。作为科学家伉俪,他们携手耕耘于同一研究领域,在科学长空,他们的名字互相辉映。他们,是岁月拆不散的神仙眷侣。

是执着的追求使他们发现了彼此,在他们的情感世界里,不仅有爱,还有共同的理想;不仅有共同的理想,还有爱。

有人说:“灵魂夫妻”的最高境界一半是理解,一半是志同道合。

夫妻,不只是生活中的相伴相依,更重要的是彼此有独立、但一致的人生方向,既相互温暖、尊重,更彼此成就、支撑。

他们的爱情中,总有情爱之外的美好。那些理解、信任、坚贞、懂得,沉淀在漫长岁月里的默契相知……我懂你的初心,你懂我的坚守。当岁月抹去了那些柔情蜜意,共同的理想让他们化作风雨中翱翔的海燕。

又是一个七夕,岁月悠长,我只愿与你同行。

文案:安俐 周雅雯(实习)郝淑琪(实习)徐沛沛(实习)

安露(实习) 秦艺轩(实习)闵睿智(实习)

策划:杨月

设计:安俐 闵睿智(实习)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中国人的故事 | 我爱,这样的你
中国人的故事|春暖花开
中国人的故事|生命的火苗,因爱而热烈
中国人的故事|暖镜头:总有人偷偷爱着你
婚变后,福原爱首次接受专访:我可以活到今天,是中国人的支持
中国人的故事 | 暖镜头:老师,我很想你
你说是因为你对我的爱感化了我,使我能这样深切的爱你
《红豆•寻找最美“爱的故事”》节目暖心启动
我和中国的故事
中国人的故事 | 给身边的Ta点个赞:谢谢不回家的你

网址: 中国人的故事 | 我爱,这样的你 http://www.alq5.com/newsview340304.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