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女性、跨界,又一波说唱综艺对打背后的创新破局之法
文 | 僻猫
2017年,现象级网综《中国有嘻哈》横空出世,在当时趋近饱和的综艺市场迅速占领了一席之地,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观感。节目中新潮的音乐表现形式和赛制迅速吸引了一大批观众,嘻哈独有的“diss文化”通过展现选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为节目赚足了眼球。一时间,《中国有嘻哈》风头无两,成为当之无愧的爆款网综,推动了说唱这一小众文化的快速发展。
起源于西方的说唱文化从诞生之初起便包含着“叛逆”、“突破束缚”等意向,在进入中国后长时间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中国有嘻哈》将它陡然暴露在大众面前,虽然让这种文化成功走进了主流视野,吸引了一批爱好者,但也在镜头下放大了它所存在的不足——浮躁的行业氛围和歌曲的负面内涵等等,从而经历了一系列大小风波。整顿过后,说唱行业开始逐渐走向正轨。2018年《中国有嘻哈》改名《中国新说唱》,用选手之间“Peace&Love”的和谐景象取代了以往“冲突”不断的画面,开始弘扬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节目中呈现的音乐作品也更多地聚焦在体现“追逐梦想”、“家国情怀”等主题上。
然而,一时间,大量同类型的歌曲充斥在市场上,说唱选手反复“回炉”重造的现象也导致观众审美疲劳,说唱市场竞争力逐渐下降,节目热度呈现颓势。最近,《黑怕女孩》《说唱听我的》《少年说唱企划》三档综艺先后上线,从节目内容以及展现形式来看,或许可以看成业内对于说唱类综艺节目的进一步探索创新。
模式固定、同质化
说唱类节目的发展困局
说唱文化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作为一种亚文化开始在青年群体中流行,当然,是在一个相对小众的圈层内。2017年,由《中国有嘻哈》在国内掀起的一股说唱新浪潮一直延续至今。说唱文化推崇的真实、宣泄、自由表达等内涵受到当下注重精神追求和个体表达的Z世代青年的喜爱,在商业化的助推下使得说唱圈的影响力不断扩散,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
发展到如今,说唱类综艺的制作模式已趋向成熟,拥有一批稳定的受众群体,成为了当下不容忽视的大热IP。但在网络综艺整体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下,也不免陷入了模式固定、创新乏力的困境。国内说唱类综艺鼻祖《中国新说唱》作为已进入第五个年头的老牌综艺,前作积累的巨大热度和IP价值使观众形成了心理预判,基于前作的节目配置、观看体验,观众对全新一季的节目往往会有更高的期待。
1V1battle、60s淘汰赛、选手制作人互选等经典环节和规则很难撼动,模式以微调为主,基于多方考量很难做出大幅度改动,节目舞美风格、叙事气质等也基本定型。节目迭代创新若无法与观众持续变化的需求和期待相匹配,导致观众转向其他题材更新奇的节目。另一方面,选手资源有限且作品风格雷同也给说唱综艺的创作增加了难度,这一垂直综艺品类连续几年的推出,对说唱圈层歌手资源的持续开掘,使得每一季节目的选人都成为一大制作难题。
层出不穷的网络综艺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也是造成说唱类节目当前困局的一个原因。《这!就是街舞》《乐队的夏天》等竞演类节目通过全新的题材选择和别样的舞台呈现吸引了大批观众,对处于瓶颈期的说唱类节目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面对这种情况,业内开始拓宽开发说唱IP的思路,跳出限定的圈层,将说唱元素放到更广泛多元的环境中进行创作。《黑怕女孩》《少年说唱企划》《说唱听我的》等节目应运而生。
说唱“她”力量、养成系说唱
元素混搭开启说唱类节目新篇章
在说唱领域,女性rapper作为少数群体,往往要比男性rapper承受更多的质疑。但相较于男性rapper,女性rapper对于情感的表达会更加细腻,并且能够观察到生活中可能会被忽视的社会现象。
《黑怕女孩》中,望江晴用“平凡人在黑夜点燃灯火,以生为灯油屹立山巅。”描绘身患重病却毅然决然地用治病的钱资助孩子们上学的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芮雪用一首《错了吗》发出对“被害者有罪论”直抵心灵的反问,直言“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可以让之后的人能够去追寻自己想追寻的东西”。
《黑怕女孩》提供了一个舞台,从女性创作者的角度出发,用说唱来表达对于世界、对于自我意识的认知和看法。它不仅仅是一档说唱节目,更是一档展现说唱“她”力量的节目,给当前囿于固有模式的说唱类节目增添了一抹亮色。
说唱IP开发的先行者爱奇艺,今年另辟蹊径推出了一档以发掘、培养说唱新人为主的养成系综艺《少年说唱企划》,计划在三个月内将“说唱小白”培养成为有实力的说唱歌手并组建自己的厂牌。
养成类节目在国内综艺市场,有着庞大的观众基础也往往有较好的收视率。通过展现选手在节目中训练、比赛的全部过程提高观众的参与感,加强观众和选手之间的粘性。《少年说唱企划》将这一设定和说唱结合,提供了破解当前说唱类节目发展颓势的新思路。对于亟需新鲜血液的中文说唱界来说,聚焦于培养新人的《少年说唱企划》或许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此外,《少年说唱企划》在用户交互上也进行了一次创新,独家上线的“押韵弹幕”功能使得观众可以一边看说唱一边针对选手的歌词发布押韵弹幕实现跨屏互动,大大提高了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趣味性。《少年说唱企划》对说唱IP开发模式的创新和升级,以及推出的弹幕交互新方式,或许会成为说唱类综艺创作新的转折点。
《说唱听我的》第二季和上述两档节目不同,这档由芒果TV自制的综艺跳脱“说唱”的界限,将说唱和流行音乐混搭,在两种不同音乐类型的融合中探讨说唱的新可能。《说唱听我的》第二季推出了全新的“双子星”赛制,采用“说唱歌手+流行歌手”的搭配分成红蓝两队进行合作对抗赛。
以往的说唱类节目评判标准往往是rapper的说唱技巧、歌词的押韵、韵脚的多变等等。《说唱听我的》独具匠心地突破了单一元素的限制,在展现说唱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内容上深耕,用不同风格、不同形态的舞台碰撞一步步刷新了观众对说唱音乐的认知。当说唱遇见流行音乐,两种不同的文化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带给了观众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
《说唱听我的》第二季在当前的说唱文化生态下为其构建了全新的表达思路。“说唱”不仅是“说唱”,当它走出自己的圈层面对未知的环境时,往往能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差异化定位、内容细分
垂直题材综艺同质化破局之法
近年来,网络综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唯有持续突破创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抢夺战中占据一席之地。但具体该如何创新,才能从众多题材类似,形式雷同的节目中脱颖而出?或许我们可以从这三档节目中窥知一二。
差异化定位和内容细分是这三者有异于彼此的根本特点。虽然同样是以说唱为题材的综艺,但三档节目不管是在题材立意还是展现形式上都摆脱了同质化。它们各有侧重,分别从不同视角切入,展现了说唱文化中的不同方面。
《黑怕女孩》的选择独具一格,将镜头聚焦在说唱行业的中的女性rapper身上;《少年说唱企划》在选拔模式上进行了根本性的转变,主攻“小白”rapper养成;而《说唱听我的》将流行与说唱结合,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创新是作品生命力的源泉,回到网络综艺上,到底该如何创新、从哪方面创新才合适呢?上述三档节目用实际表现回答了这个问题。创新并不一定非要大刀阔斧,完全摒弃节目本来面目,而是可以在把握题材内核的基础上,细分深耕某一方面,或许会开启另一片天地。
观众的审美复杂多变,任何一档综艺节目都不可能“一招走遍天下”。要对业内发展趋势保持高度的敏锐,分析内容开发现状并提前预判,才能制作出别具匠心的内容,先人一步抢占市场。《黑怕女孩》《少年说唱企划》《说唱听我的》让我们看到了说唱IP开发更多的可能性,也势必会带给其他垂直题材综艺关于破解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启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相关知识
养成、女性、跨界,又一波说唱综艺对打背后的创新破局之法
全新喜剧模式破局重生 《跨界喜剧王》第五季打响行业第一枪
一季度综艺观察:数量下降、质量提升、她综艺走俏、养成系创新
综艺二季度观察:文化节目破圈 女性综艺引共鸣
喜剧综艺同题对打,《脱口秀大会3》“笑果”越来越少了?
后春节档时代,综艺市场奔向三大“潮流”
文体圈层破壁,跨界碰撞如何共赢?
何炅谈综艺市场畸形:很多歌手演员在跨界做综艺
GAI亮相《金牌喜剧班》 说唱跨界喜剧魅力十足
综艺血拼春节档!
网址: 养成、女性、跨界,又一波说唱综艺对打背后的创新破局之法 http://www.alq5.com/newsview340014.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