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平: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
原标题:王 平: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
《兰陵笑笑生与》,王 平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内容提要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对《金瓶梅》的作者、成书、版本、方言、传播等基本问题做出了深入浅出的评述;二是对《金瓶梅》的时代特征、创作主旨、文
化意蕴、人物形象等内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三是对《金瓶梅》的叙事艺术、人物塑造、情节构成、讽刺手法、语言艺术等成就发表了精辟独到的评论。力
图使读者对《金瓶梅》有一个较为全面、同时又比较客观公正的认识。
目 录
导言
第一章《金瓶梅》的作者、成书时间与版本
一 《金瓶梅》的早期传播及其成书与作者问题
二 关于《金瓶梅》作者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三 关于《金瓶梅》作者“丁惟宁说”的几点思考
四 关于《金瓶梅》的版本
第二章 《金瓶梅》的时代特征
一 文化裂变孕育的畸形儿
二 饮食描写的时代特征
三 性描写的社会环境与时代因素
第三章 《金瓶梅》的创作主旨
一 劝善戒淫
二 暴露黑暗
三 苦孝与泄愤
四 色空观念
第四章《金瓶梅》的人物形象
一 西门庆
二 潘金莲
三 其他女性形象
四 其他男性形象
第五章《金瓶梅》与民俗文化
一 《金瓶梅》与运河文化
二 《金瓶梅》与巫卜文化
三 《金瓶梅》与婚俗文化
第六章《金瓶梅》的叙事艺术
一 辐射式的叙事结构
二 叙事的“时间倒错”及其意义
三 第一回宗教描写的叙事功能
四 张竹坡的叙事理论
第七章《金瓶梅》的艺术成就
一 人物塑造
二 情节构成
三 讽刺手法
四 语言艺术
第八章《金瓶梅》的方言之争
一 《金瓶梅》方言的复杂性
二 《金瓶梅》的语音、词汇与语法系统
三 《金瓶梅》中的各地方言
第九章《金瓶梅》的传播与影响
一 传播与接受中的价值取向
二 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与传播效果
三 20世纪的传播媒介及海外传播
四 《金瓶梅》的影响
主要征引文献
后记
《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王 平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导 言
《金瓶梅》自问世之初,便成为一部颇有争议的小说。直至今日,这一争议并未根本消除。一部文学作品,存在争议,是件好事,关键在于争议的焦点是什
么。
毫无疑问,《金瓶梅》饱受非议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淫秽描写的内容。对于这一点,没有必要为其辩护,因为这是事实。
然而,所谓瑕不掩瑜,或者用黑格尔的著名比喻“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绝不能因为其中的瑕疵,便将其视为毒草或“恶之花”而抛弃。
那么,这样说有什么道理吗?理由当然很多,这正是本书所要回答解决的问题。
作为引言,仅对《金瓶梅》的多重价值稍作论述,以说明何以称其为“明代四大奇书”,何以视其为具有里程碑式的古典小说名著。
《金瓶梅》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首先是其社会认识价值,《金瓶梅》表现的社会生活面十分广阔,上至朝廷政务,下至市井猥谈,均有细致描写。 对各个社会阶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刻画得
惟妙惟肖。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许多代表性人物对此有深刻认识,1917年钱玄同先生在《与陈独秀书》中说:“我以为元明以来的词曲小说,在《中国文学史》里
面,必须要详细讲明。并且不可轻视,要认做当时极有价值的文学才是。”
在《寄胡适之先生》中说:“《金瓶梅》一书,断不可与一切专谈淫猥之书同日而语。此书为一种骄奢淫佚、不知礼仪廉耻之腐败社会写照。观其书中所
叙之人,无论官绅男女,面子上是老爷、太太、小姐,而一开口,一动作,无一非极下作极无耻之语言之行事,正是今之积蓄不义钱财而专事打扑克、逛窑子、
讨小老婆者之真相。”
鲁迅先生更是作了高度概括:“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
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故就文辞与意象以观《金瓶梅》,则不外描写世情,尽其情伪,又缘衰世,万事不纲,爰发苦言,每极峻急,
然亦时涉隐曲,猥黩者多。”
稍后的1933年7月,郑振铎在《文学》第1期刊文,认为《金瓶梅》是一部“很伟大的写实小说”,“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中国的社会”,高度赞扬了《金
瓶梅》杰出的现实主义成就。
他说:“在《金瓶梅》里所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中国的社会。这社会到了现在,似还不曾策划能够为过去。要在文学里看出中国社会的潜伏的黑暗面来,
《金瓶梅》是一部最可靠的研究资料。”“《金瓶梅》的社会是并不曾僵死的;《金瓶梅》的人物们是至今还活跃于人间的,《金瓶梅》的时代,是至今还顽强
的生存着。”“然而这书是三百五六十年前的著作!到底是中国社会演化得太迟钝呢?还是《金瓶梅》的作者的描写,太把这个民族性刻画得入骨三分,洗涤不
去?”
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虽然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但以上诸位大家所说的话却并未过时。
《金瓶梅》所揭示的社会乱象,尤其是官商勾结、贪贿风行的社会风气至今仍令人有如在目前之感。
《金瓶梅》对社会丑恶现象所作的揭露与针砭,至今仍让人禁不住拍案叫绝,这正是《金瓶梅》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其次是其伦理教化价值,从《金瓶梅》的情节结构来看,西门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男女主人公皆因放纵欲望,终于败亡,这就是作者“独罪财
色”二字的创作本意。
《金瓶梅》以西门庆、潘金莲等人物形象作为反面人物告诫世人,而并非让世人以其为效法榜样。西门庆的由盛转衰,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即
“财色”诱人亦害人。
正如张竹坡评语所说:“此回总结‘财色’二字利害,故‘二八佳人’一诗,放于西门泄精之时,而积财积善之言,放于西门一死之时。西门临死嘱敬济
之言,写尽痴人,而许多账本,总示人以财不中用,死了带不去也。”
早在上世纪初,就有人指出了《金瓶梅》的劝惩价值,梦生1914年《雅言》第一卷第七期《小说丛话》中说:《金瓶梅》乃一最佳最美之小说,以其笔墨
写下等社会、下等人物,无一不酷似故。若以《金瓶梅》为不正经,则大误。《金瓶梅》乃一惩劝世人、针砭恶俗之书。
若以《金瓶梅》为导淫,则大误。……《金瓶梅》开卷以酒色财气作起,下却分四段以冷热分疏财色二字,而以酒气穿插其中,文字又工整,又疏宕,提纲
挈领,为一书之发脉处,真是绝奇绝妙章法。
写“财”之势力处,足令读者伤心;写“色”之利害处,足令读者猛省;写看破财色一段,痛极快极,真乃作者一片婆心婆口。读《金瓶梅》者,宜先书
万遍,读万遍,方足以尽惩劝,方不走入迷途。
再次,《金瓶梅》的审美艺术价值亦不容忽视,《金瓶梅》的出场人物大大小小有四百余人,其中不乏有血有肉、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西门
庆、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吴月娘、宋蕙莲、陈敬济、应伯爵、韩道国等等。
明代谢肇淛《金瓶梅跋》指出:“譬之范工抟泥,妍媸老少,人鬼万殊,不徒肖其貌,且并其神传之。信稗官之上乘,炉锤之妙手也。”
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相比,《金瓶梅》从复杂的现实生活出发,情节纵横交错,形成了一种辐射式结构。
从全书来看,总的是写西门庆一家的兴衰,其中以西门庆为中心,形成一条主线,由此辐射到吴月娘、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他们在一个家庭内矛盾
纠葛、联成一体。这个家庭又与市井、商场、官府等相关联。
《金瓶梅》的讽刺手法运用得更为巧妙成熟,既有比较直白的讽刺,使人感到滑稽可笑;也有深藏不露的讽刺,让人感到含蓄幽默;还有似褒实贬的反讽,
令人玩味深思。
《金瓶梅》运用纯属的白话口语,无论是叙述、描写,还是议论、对话,都十分细致生动传神。
最早为《金瓶梅》作序的欣欣子便称赞《金瓶梅》“语句新奇,脍炙人口”,多用“市井之常谈,闺房之碎语”。这些特点具体表现在细腻周密的白话叙
述、鲜活传神的口语对话、活泼俏皮的俗语运用等几个方面。
至于《金瓶梅》的淫秽描写,应当从传统文化观念与时代思潮的冲突裂变中去寻找。
明代中叶的社会时尚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观念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尤其是节欲适度、纵欲恶报、万恶淫为首等
观念深深地扎根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顾一切地去寻欢作乐,聚敛财富,直至放纵性欲。 但是,内心深处又认为这些行为不可取。
《金瓶梅》的作者把握住了人欲横流的时代特点是其敏感之处;但是他又试图用传统的伦理观念批判否定这一社会现象。正是这种两难的处境,使小说的
性描写呈现出了畸形的特征。
《金瓶梅》既然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就,理应扩大其受众群体,并使读者对其有一比较客观公正的认识。 正是出于这一目的,本书对《金瓶梅》的基本情况
做了分析评述。
全书分为九章,第一章介绍《金瓶梅》的作者、成书时间及版本问题,这虽然是文本之外的情形,但能够帮助读者对《金瓶梅》的基本问题有所了解。
第二章分析《金瓶梅》的时代特征,只有把握住了《金瓶梅》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才能够对《金瓶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三章讨论《金瓶梅》的创作主旨,《金瓶梅》的立意在于“独罪财色”二字,这是理解《金瓶梅》的关键。
第四章阐述了《金瓶梅》与民俗文化的关系,《金瓶梅》是中国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巧妙地将民俗事像融入小说之中,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画
卷。
第五章评论《金瓶梅》的人物形象,毫无疑问,《金瓶梅》的人物尤其是女性形象个性鲜明,贴近生活,特别真实。
第六章集中分析《金瓶梅》的叙事艺术,《金瓶梅》以家庭生活为素材,不仅头绪繁多,而且非常琐细。作者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使全书结构完整,情
节紧凑,细节逼真。
第七章评价《金瓶梅》的艺术成就,除了叙事艺术之外,《金瓶梅》的人物塑造、情节构成、讽刺技巧、语言艺术等方面也均令人称道,值得后人借鉴。
第八章对《金瓶梅》的方言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了《金瓶梅》方言十分复杂,其原因在于故事发生地是多种方言的汇集之地。
第九章论述了《金瓶梅》的传播问题,尤其是通过传播中的价值取向,可以看出接受群体对《金瓶梅》的基本判断,相信这部经典小说的生命力永远不会
衰竭。
与其它长篇章回小说相比,《金瓶梅》在社会上流传有限,许多读者或许无法读到原著。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本书在涉及到《金瓶梅》的有关人物情节时,
尽可能多地引用原文,以加强感性认识。学术界普遍认为,《金瓶梅》的版本有万历词话本、崇祯绣像本、张竹坡评点本三个系统,在引用《金瓶梅》原文时,
最为理想的当然是以原刊本为依据。但条件所限,无法做到,只好退而求其次。故本书所引用词话本原文均据香港太平书局1982年影印本;所引用张竹坡评点
本原文均据齐鲁书社1991年王汝梅等校点本。个别明显错误,则参考其它版本加以订正。特此说明。
山东大学 王平 教授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王 平: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
张远芬:兰陵笑笑生 笑在《论语》中
比兰陵笑笑生更彪悍的“山阳逍遥生”,你听过吗?
明朝四大名著之一的《金瓶梅》,成书后为何被禁?并非内容太露骨
《金瓶梅》中的武松为何如此卑劣?精心设计陷阱,骗杀潘金莲
魏崇新:《金瓶梅》的宗教意识与深层结构
《金瓶梅》里孟玉楼因何要在潘金莲坟前痛哭?有三点原因
刘 辉:现存《金瓶梅词话》 是《金瓶梅》的最早刊本吗?──与马泰来先生商榷
此人是《金瓶梅》里最痴情的女子,为了爱情,宁愿终身不嫁
《金瓶梅》中的欲望都市和现代生活
网址: 王 平:兰陵笑笑生与《金瓶梅》 http://www.alq5.com/newsview339761.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