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是何意?庄子寓言,揭开以爱为名的伤害
原标题:“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是何意?庄子寓言,揭开以爱为名的伤害
文|颜小二述哲文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如果忽视这种“特点”,盲目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一股脑强加于人,往往会害了别人。对于这种基于个人喜恶,将自己认为好的强加给别人继而扼杀别人自我的行为,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以爱为名的绑架”,而许多亲密关系实则就毁在这种以“爱”为名之绑架的“自以为是”上。
关于这种“自以为是”,用我国传统文化道家思想中“鲁侯养鸟”这个寓言故事来解读会比较好。借此,颜小二也是想告诉各位,真正对一个人好,要从“养其心”入手,而非以己之乐“强度”他人之心,这样容易弄巧成拙。
1、庄子寓言:鲁侯的“蜜糖”,海鸟的“砒霜”关于伤人的“爱意”,《庄子》一书中有一个寓言将这一哲理阐释得十分到位,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
从前,鲁国的郊外出现了一只海鸟,因为海鸟在鲁国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鲁侯视之若珍宝,他拿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切去迎接海鸟。比如,他派人用华美的车去迎接海鸟,命人演奏美妙的音乐给它听,拿出牛肉猪肉给海鸟吃。
海鸟面对鲁侯精心准备的这些,头晕目眩,十分忧愁悲伤,三日而死。
对于热情的鲁侯与悲伤的海鸟之间的故事,道家庄子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害死海鸟的,不是别的,正是鲁侯的热情与爱,因为鲁侯是“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庄子的寓言故事听来让人忍俊不禁,解读起来可深可浅,我们先来说说浅层意义,即鲁侯之于海鸟“自以为是”的爱。
很显然,鲁侯是真的欢迎海鸟,但是他的“热情”却造成了海鸟的“死亡”。鲁侯已经拿出了自己可以拿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这些对于海鸟来说,是致命的。为什么?因为鲁侯忽略了他与海鸟的差异。
对于“鲁侯”来说,美妙的音乐,美味的食物,于人而言犹如蜜糖,但海鸟心中的“蜜糖”当属自由与大海。
鲁侯给海鸟奉上的东西,在海鸟眼里,只有两个字,即“禁锢”。
鲁侯以“爱”之名,禁锢了它,于是它悲伤、忧虑,最后死去。
庄子“鲁侯养鸟”的故事,以“人和鸟”这样夸张的主客对比,生动展现了什么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即把自己心中的所谓珍贵强加于他人,这无异于“毒害”。
2、为何“甲之蜜糖”是“乙之砒霜”?“过来人”的傲慢看了“鲁侯养鸟”的故事,再来理解“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句话中的逻辑合理性就很容易了。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这样的“绑架”很常见。
比如,亲子间,当纯真的孩童拒绝参加过多培训班时,他们的父母总会说上一句“我是为你好”。
再比如,在职场中,上司要新人调岗,新人因想继续磨炼专业本领而拒绝,上司一句“我是为你好”把职场新人坚守的“专业性”变成了不识抬举。
有太多所谓“过来人”,总是以“我是为你好”的态势,为他们眼里所谓“小年轻”擅自安排,从来不问他们需要不需要,更不管他们喜欢不喜欢。
这种以“年长”为资本的刚愎自用更不会让他们了解,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这是一种“年长者”的自傲,亦是岁月带来的“僵化”。
关心则乱因为这种“僵化”和“自傲”才显得可悲。
3、启发:“将心比心”重在“以心养形”孔子曾以“将心比心”来诠释“仁者爱人”的特点。但是对“将心比心”的理解,绝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正是因为知道“将心比心”,才应该理解“不同时期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的想法和看法不同,需求更是不一样”。
“将心比心”不是强制性的“灌输”,更不是强行让别人走自己安排的路,而是根据对方的特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前面提到“鲁侯”,他将自己认为最好的献给“海鸟”,但“海鸟”却因此丢了性命?原因是什么?
首先,鲁侯以“爱”之名绑架了“海鸟”,这是他的肤浅。
其次,鲁侯并未“将心比心”,他将海鸟当成了自己,而并没有把自己变成海鸟,没有从海鸟的角度思考什么才是海鸟最需要的,更没有去考虑,对于海鸟来说什么才是“幸福”。他将幸福肤浅等同于吃喝玩乐这样的“滋养形体”的行为,而不懂真正的快乐源于“心的愉悦”。
所以,在颜小二看来,造成“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主要原因,除了自以为是的傲慢以外,还有对“幸福”的误解。幸福绝对不是简单、外在的物欲满足,而是“心的愉悦”。要想给予他人“蜜糖”而非“砒霜”,就不能要求别人变成自己,而是在心里转换视角,短暂地把自己变成对方,以此切身了解对方需要什么。大家可以好好体会一下。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各类文化,如影视、文学作品、历史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代孕为何会成为一门生意?
庄子的修道之要是什么?何以达到“逍遥”?
读“呆若木鸡”的寓言,领悟庄子“大道”中的人生智慧
读《庄子》:你看好的骨头,未必不是别人的菜
对立与融合:论《庄子》与儒家思想
《焦氏易林》之管见
以艺术为名的伤害是艺术吗?从宋拓《校花》撤展谈起
庄子:学会忘记,是一种福气!
庄子:怨恨别人,最终伤害的只有自己!
反对以爱为名的剥削!以合同开始的共同生活,现实但温馨
网址: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是何意?庄子寓言,揭开以爱为名的伤害 http://www.alq5.com/newsview339701.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