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真的像人们所理解那样保守吗?
原标题:《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真的像人们所理解那样保守吗?
“无为而治”一词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是其在治国上面的一种理念,提倡“不与民争”。该词在字典中的释义为 “无为: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处世态度和政治思想;治:治理。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国家得到治理。”那么根据释义,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为老子提出“无为而治”是一种保守,不思进取的政治理念呢?其实并非如此,这里面可有着大学问,若是以上的想法,那我们真的是错悟了《道德经》。
往大一点说,《道德经》可以治国平天下,开创繁荣盛世,西汉时期采用的治国理念正是无为而治,西汉初年,经历了秦末战乱和多年的楚汉相争,中华大地终于安定下来了,但是一切处于百废待兴的现象,土地荒芜,人口大量减少,你说这时候统治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现实吗?当然不,所以在西汉初年统治者采用的是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让国家恢复生机,“无为”即有为,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无论是为经济,政治,甚至思想方面都带来了益处,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经济自由流通,没有束缚,这就是自由经济发展的雏形,可以的是掐死在萌芽之中,后来再也没有被启用。
从小一点来说,可以齐家立业,修身养性,小编记得上学时期,老师常常念叨的是“你们现在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在为以后想要的人生奠定基础,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的更踏实”,这样的理念,不正与《道德经》不谋而合吗?而修身养性莫过于不争不抢,是你的就是你的,切莫贪冒上进,以及它里面提到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通过简单的道理为众人传达人间的道理,做人的原则。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倡“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告诉世人应该遵循自然法则,一切皆有定数,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去适应社会。
而以上这些仅仅是《道德经》中的一小部分,老子的思想仍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于儒家文化而言,《道德经》更加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并非“无为”,而是大智若愚,古人的智慧远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先进很多,所以我们更应该谦逊去学习古代文化,从中获得无穷的智慧和启发。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真的像人们所理解那样保守吗?
老子西出函谷时,教尹喜而不教孔子道德经,是因为孔子无法理解吗
要理解《道德经》的“道”,为何离不开对“意”的理解?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所以我很理解你」,真的能理解吗?
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
《道德经》老子哲学集大成所在,与现今企业有何指导
被篡改之前的《道德经》,70年代出土后引起轰动,意境完全不同
“无为而治”
《道德经》说的究竟是什么?人们往往关注“道”,而忽略另一点
国粹丨这是中国人的智慧 万经之王《道德经》
网址: 《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真的像人们所理解那样保守吗? http://www.alq5.com/newsview339648.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