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全红婵家门口发生的无语一幕,才读懂那些“不要脸”的网红
原标题:看了全红婵家门口发生的无语一幕,才读懂那些“不要脸”的网红
终身成长词典已上线1690/3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861天
01
全红婵在10米跳台上的惊艳一战,让她获得金牌,迎得欢呼与掌声。
全红婵这个名字,也顿时家喻户晓。
再加上在接受采访时,展现出来的天真烂漫性格,这个14岁少女,得到了无数国人的喜爱。
她火了,这几天全红婵无疑是社交网络上的“顶流”。
这样的顶级流量,国内一群所谓的“网红”自然不会放过,她身上所带着的流量,一时间让无数人“闻着味”围过来了。
于是,全红婵家成了很多网友的打卡圣地。
据@N视频消息,8月7日,全红婵夺冠后的第3天,全红婵的家乡入夜以后车辆依然络绎不绝。
“不少主播冒雨在全红婵家外直播,据现场的村民统计,按照一人一车进村登记,一天起码就有2000人打卡过。”
全红婵家门口有棵菠萝蜜树,也成为了网红们的热门素材,有些甚至一边直播一边带货,还扬言要把全红婵家里的菠萝蜜摘走。
还有媒体报道,有人直接堵在了全红婵家的大门口,就差要爬进去了。
每天到这里拍照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找全红婵的家人合影留念,把这里当成了旅游景点。
常年不走动的亲戚也第一时间赶来祝贺。
不知所措的全妈妈,直言:“嫁到这里这么多年第一次知道我们有这么多的亲戚朋友。”
对此,全红婵的家人一开始都热情接待,后来发现人实在是太多了,实在不堪其苦只好关了大门。
这些跑去直播的人,就开始骂人家高傲。
这些所谓的网红们,不分昼夜地聚集在全红婵的家门口,直播、拍小视频,全红婵的家人和村民都不堪其扰。
全红婵的奶奶年岁已高,在这样的吵闹声中两天无法入睡。
逼得全红婵家人不得不向媒体发出求助声,请求这些网红“小点声”。
“请你们小声一点,你们已经骚扰到老人家两天没有睡了。”
进进出出的网红也严重打扰了其他村民们的生活,村子不得不立上“疫情防控,谢绝入村”的告示牌。
但即便如此,依然有许多网红博主在村口直播。
这些网红博主,就像是随处飞的苍蝇,一旦闻到热点流量的味道,就会像一拥而上,赶也赶不走。
他们真的是单纯地出于对全红婵妹妹的喜爱吗?
我看不见得。
02
许多前车之鉴都证明,流量的世界往往是荒诞而又丑陋的。
大家是否还记得那位“流浪大师”沈巍?
沈巍因为衣衫褴褛但内涵丰富的反差,瞬间引来了无数人的围观。
他也成了当时的顶流,成了网红眼里的香饽饽。
每天都有一群慕名而来的“粉丝”围着,争着和他拍照合影、采访他,跟他一起录视频。
他们丝毫不在意沈巍本人的意见,即使他一直强调不要过分关注他,依然乐此不彼地对他围追堵截。
还有曾一度走红网络的山东“拉面哥”。
随着“拉面哥”的走红,也让许多人看到了“流量”两个字。
很多人从全国各地专门跑来做直播,要和他合影、拍摄短视频素材。
随着各地赶来蹭流量的网红越来越多,拉面哥的摊子被他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一些真正想吃面的人挤不进去。
他们挤在拉面哥的小摊里,每个人都举着手机,大声吆喝,把镜头怼到拉面哥跟前,或者随意拍摄一些正在吃面的人。
其中更有甚者,与去全红婵家的操作如出一辙。
他们架起设备,成天堵在他家门口拍摄,有的闹到凌晨,拉面哥平静的生活,完全被打乱。
某一天,本该正常赶集出摊的拉面哥不见了,当老顾客打电话询问后才知道,原来他为了躲避那些在家门口的拍摄者,一大早就躲到了亲戚家里,甚至连母亲的电话都不敢接。
他对镜头忍不住流泪说:“我精神压力太大了。”
无论是沈巍还是拉面哥,他们都曾一度是社交网络上最火的热点。
但随着时间流逝,随着新的热点出现,谁又记得他们呢?
哪里有流量,哪里就会有“饿虎扑食”,流量涌来,所谓“网红”们总会争先恐后地吸附在身边。
现如今,这些人对全红婵的热切关注,也并不是因为有多想了解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而只是想要蹭热度、蹭流量。
只要这样的流量思维不改,全红婵和她的家人也不会是最后的受害者。
03
面对这样的网络环境现状,我想作为网络社会里的一员,我们至少要学会以下2点:
①谨慎合群
1970年代,北大荒有一名非常“不合群”男知青。别人打牌时,他在记单词;别人睡懒觉时,他早起读英语。
同行知青都不喜欢他,觉得他是装深沉,假正经。更有领导找他谈话:“你一定要合群,不然会被其他人排斥的。” 他不听,继续一边干活一边钻研学问。
1978年恢复高考以后,他凭借自己能力以及英语学习积累,考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成为一名25岁“高龄”学生。
后来,这个男知青凭着出色英语水平和文笔,进入外交部工作。再后来,他当上外交部部长。
这名男知青就是王毅。
如果王毅也采取合群做法,打牌、睡懒觉,不去学英语,就不可能抓住高考恢复机遇,考上第二外国语大学,进入外交部,当上外交部长。
合群是人的本能,人通常都会表现出合群倾向和行为,但基于羊群效应的合群,会诱导我们做出错误决策,这时候不合群反而是正确决定。
正如毛姆所说:“就算有五万人主张某件蠢事是对的,这件蠢事也不会因此就变成对的。”
网络上的流量、热点,说来就来、说散就散,它们很可能会成为一时间网络上争相讨论的宠儿。
但我相信这其中有一大半,与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
人们常常用2G冲浪来调侃一个人追不上时下热点,没有话题可聊。
网络让无数正在发生的事情展示在我们眼前,做到“8G冲浪”,需要浪费多少时间啊?
浪费时间追求这样的合群,就是本末倒置。
②警惕后真相
精读君的终身成长词典词条《994:后真相》里提到:
人们发现当下时代,追求真相相对变得不那么重要,让位于情感、观点与立场。
也就是说,相比追问真相,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感觉,只愿意去听、去看,想听和想看的东西。
鲁迅先生的《棒杀与捧杀》里曾说过:
“其实所谓捧与骂者,不过是将称赞与攻击,换了两个不好看的字眼。”
舆论能让人上一秒站在顶峰,下一秒就跌落谷底。我们见过太多因此而站在受伤的人了。
所以,面对网络上的任何事,我们都要警惕被情绪所裹挟,而忽视了本身的真相。
也许我们无法改变那些追逐流量的人,但我们可以冷却围绕在我们身边的热潮。
当你我身边的流量不再沸腾,那么那些人所追求的火热,也终究会被冷水浇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网红冒雨堵在全红婵家门口,边直播边带货,还想摘光她家的菠萝蜜
全红婵夺冠,喜剧慢慢变成闹剧!
蹭流量是“直播时代”的一种病:全红婵家一天被2000多“网红”打卡
【羊晚快评】还全红婵一家清净就是网红们的最大功德
全红婵爸爸的三观战胜了算法逻辑
全红婵一跳成名,老家成网红打卡点!真是应了古人的老话
如此“追星”全红婵,变味的流量绑架
全民追星全红婵,变味的流量绑架
全红婵成名后新困惑,有朋自远方来,妈妈无奈,奶奶两天没休息
全红婵老家呼吁理性打卡 有网红冒雨在家门口直播
网址: 看了全红婵家门口发生的无语一幕,才读懂那些“不要脸”的网红 http://www.alq5.com/newsview339559.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