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古籍“出圈”,善莫大焉

古籍“出圈”,善莫大焉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1年08月13日 17:03

原标题:古籍“出圈”,善莫大焉

8月7日,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播出最新一期《孙子兵法》后,再度受到热捧,线上催更声不断。作为今年最热门的文化节目之一,截至8月10日,《典籍里的中国》微博话题阅读量累计达到10.4亿。线上的火热带动了线下相关图书的持续热销,观众以了解古籍为荣。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古籍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这意味着,要读懂中国,了解历史,古籍是一条绕不开的路。然而,长期以来,古籍高冷的形象,令大众“望而生畏”,使它成了仅限于专家学者“把玩”的小众文化。而今,《典籍里的中国》打破藩篱,让冷门的古籍走出了圈子,热捧也随之而来,其走红的原因,就是“接地气”,创作者采用“戏剧+影视化”的新颖方式,通过古今对话,突破了古籍语言、概念等坚硬的外壳,将古籍内容形象生动地呈现给了观众。

不只《典籍里的中国》,用心也用“新”打破古籍“研”“读”“考据”的传统呈现方式,依靠新科技手段,通过说书、绘画、复原美食等形式,分享古籍保护知识,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活起来”的古籍已被更多人看见:85后女孩廉成春,在抖音靠修复北宋孤本古籍走红,一条视频播放量破千万;国宴名厨郝振江,开设“红楼宴”视频账号,通过还原一百三十八道红楼名菜,引发网友自制红楼菜、阅读《红楼梦》的风潮;“90后”插画家舍溪,通过创作源自古籍里的古风奇幻类绘画,在抖音上收获了100多万粉丝……他们将“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古籍化作有温度、可感知的场景,从而拉近了古籍和大众的距离。

此外,在影视剧中,通过创新植入的形式,也让古籍跃入不少人的视野。如《清平乐》里,王凯饰演的宋仁宗所读的书籍就是利用古籍影印本所做的道具;《陈情令》中的藏书阁里,各类装帧方式的古籍尽收眼底。《95后的古籍修复师:用一根头发与古人打交道》《揭秘古籍修复师的工具》《我在上图修古籍》等纪录片,也以新奇的角度和硬核的知识输出,在B站等视频平台逐渐唤醒了人们对于古籍的关注。

用娱乐和科普的方式将古籍这个久远的文化记忆切入到现实生活,使之成为全民参与的文化派对,这是讲述古籍的创新,也是“向传统要未来”的捷径。善莫大焉!

作者:边钰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籍“出圈”,善莫大焉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职场悬崖勒马善莫大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是妄想
古籍收藏迎来市场的春天,哪些古籍最有价值?
40种经典古籍及179个优秀整理版本“出炉”
首批向全国推荐40种经典古籍及其179个优秀整理版本公布
云南259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河南7部古籍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复旦大学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探索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新模式
拓晓堂:古籍拍卖会买家行规经验叙谈

网址: 古籍“出圈”,善莫大焉 http://www.alq5.com/newsview339395.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