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和名曲
原标题:名画和名曲
名画和名曲
勃克林作品《死岛》。
阿诺德·勃克林《与死神的自画像》。
拉赫玛尼诺夫
正在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
□雷健
西方音乐从古典后期开始,作曲家们就从文学名著中寻找题材,获得灵感,到浪漫主义时期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自从歌德写出旷世名著《浮世德》后,作曲家们纷纷以这部作品为蓝本创作乐曲。有人作过统计,取材于《浮世德》的曲子不下50部。
把文字幻化为乐曲的例子太多,但化画为音的例子却很少。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是其一,另一个就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诗《死岛》,这首交响诗取材于瑞士象征主义画家阿诺德·勃克林的名画《死岛》。
寄托梦想的名画令人震撼
阿诺德·勃克林1827年生于瑞士巴塞尔一个商人家庭。青年时代就醉心于绘画的他说服了父亲到德国学习绘画,并在那里结识了哲学家费尔巴哈。之后他在欧洲四处游走。
1880年,勃克林53岁时,一个年轻的寡妇找到还藉藉无名的勃克林,向他订购一幅“为丈夫服丧,寄托梦想的画”。
勃克林在佛罗伦萨开始创作这样一幅可以“寄托梦想的画”。作画过程中,灵感似乎告诉他,这将是他的代表作,也将是他震动画坛的名作。于是他绘制了两幅同样的画,最后将小的一幅交给了客户。他在给这位年轻寡妇的信中问:“这幅画能寄托您的梦想吗?”年轻的寡妇回信表示很满意。
这幅画后来被画商冠名为《死岛》。画面上月光似有似无,一条小船在平静的海面上驶向孤悬在海上的石岛,岛上石岩凹凸不平,耸立着几株常在墓地种植、代表哀思的柏树。船头载着棺材,向漆黑的石岛豁口滑行。棺材前站立一个全身像着一袭白衫又像被裹尸布包裹的人,身后坐着船夫。显然那岛是个坟场,那立着的白衣人是谁?是男是女?是祭司还是在冥界摆渡的卡隆?这都是勃克林留给观者审视参详的空间。
接下来的几年,勃克林醉心于这一题材,先后画了五幅同样的画,每幅的着色和岛的大小都有细微差别。在德国莱比锡画的最后版本中,小船已经到了豁口门前,白衣人微微低下头,俯下身。如果你先看第一版,再看这幅一定会有小船在移动的错觉。
这幅画一经问世即引起轰动。压抑、阴森、神秘,处处透露出死亡的气息,然而却是那么吸引人,让每个看到这幅画的人感到震撼。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这幅画在德语圈内颇受青睐,出现了大量复制品和铜版画,有很多家庭把这幅画的复制品挂在家中作装饰。
名画带来的灵感创作出名曲
1907年6月底,34岁的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将怀有二胎身孕的妻子娜塔莉亚送回伊万诺夫卡待产,只身一人从他们定居的德国德累斯顿来到法国巴黎。在刚结识的约瑟夫·霍夫曼家里,他看到了挂在墙上的勃克林的《死岛》黑白复制品。拉赫玛尼诺夫被画中流露出的神秘氛围所震动,产生为此画创作一首曲子的想法。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灵感源自他天生的乐感。他1873年3月20日出生在俄罗斯诺夫哥罗德附近的奥涅格,母亲是位将军的独生女,在嫁给他父亲时带来了包括5处房产的丰厚嫁妆。他的祖父阿尔卡季·拉赫玛尼诺夫小时候与“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一同师从居住在俄罗斯的爱尔兰作曲家、钢琴家约翰·菲尔德学习钢琴,是个音乐家。拉赫玛尼诺夫的母亲卢博芙弹得一手好钢琴,她惩罚孩子们的办法是让他坐到钢琴前弹琴。6岁时父母就请来圣佊得堡的钢琴老师给小拉赫玛尼诺夫上钢琴课。拉赫玛尼诺夫不仅有一双弹奏钢琴必备的大手,而且记忆力超群。他头一天听过的乐曲(钢琴协奏曲或交响曲一类的大部头),第二天就能完整弹出,一年后甚至十年后仍能完整弹出。这出色的天赋,让拉赫玛尼诺夫成为名重一时的钢琴大师和作曲家。
1907年的巴黎之行非常顺利,拉赫玛尼诺夫演奏自己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大获成功,紧接着又传来小女儿出生,母女平安的消息。圣诞前他刚回到德累斯顿就收到从圣彼得堡传来的消息,格林卡奖委员会授予他年度大奖——1000卢布。新年一过,拉赫玛尼诺夫开始提笔创作交响诗《死岛》。创作期间他又在莱比锡美术馆看到了这幅画的莱比锡版。1909年4月17日,乐谱在德累斯顿完稿。5月1日在莫斯科首演,拉赫玛尼诺夫亲自指挥。由于这幅画和这首交响诗透露出的阴森忧郁气息,乐评家们大多避而不谈。
但这首曲子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有乐评家认为,这首交响诗尽管在标题上是对死亡的关注,但却与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和马勒的《亡儿之歌》一样,悲伤但不病态,压抑却有希望。乐曲一开始是弦乐在定音鼓伴奏下奏出五拍子和弦,勾勒出孤岛上死一般的寂静,空蒙怆然。一如画面所示:月光似有似无,海面如镜,载着棺材的小船滑向布满悬崖峭壁的坟岛。
暗淡忧郁并不是乐曲的唯一色调。乐曲的第二部分是一个抒情段落,小提琴和长笛奏出恬美温情的旋律,那是对美好生活的回忆、渴望和憧憬。乐曲的第三主题在多次变奏和发展后达到高潮,然后由单簧管与第二小提琴奏出中世纪代表死亡的歌调。尾声部分重现乐曲刚开始时呈现的两个主题,悲凉孤寂,音量逐渐减
弱,在寂静中结束全曲。这首长20余分钟的交响诗其实也表达了拉赫玛尼诺夫在沙皇统治下的压抑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死亡并不是问题,向死而生才是人生的态度,正如贝多芬在《海林根斯塔特遗嘱》中说的那样:若果如此,我将怀着何等的欢心飞向死亡。
雷健
:媒体人,爱乐人。2019年起撰写从阅读文学原著角度来解读西方古典名曲的文章,遂成系列。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名画和名曲
品味名画、聆听名曲 魔术剧《美术馆奇妙夜·星夜》开启一场神奇艺术之旅!
世界名画结合创意魔术,《美术馆奇妙夜》开启艺术启蒙之旅
中毒性超强Infinite名曲合集
拉丁名曲《Historia De Un Amor》
难忘的经典名歌名曲欣赏
中外歌唱家 迎新唱名曲
昆明猫和老鼠名曲视听音乐会时间、地点、门票价格
苏州金钟奖名家名曲音乐会时间、地点、票价、嘉宾介绍
在武汉“金色大厅”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名曲
网址: 名画和名曲 http://www.alq5.com/newsview338761.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