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为何具有浪漫气质?
原标题:地理学为何具有浪漫气质?
人文地理学之父段义孚经典著作
深入光辉畅动与昏浊隐涩之地
探索人性与大地的诗意互动
“浪漫”与“地理学”看似是一对矛盾的词。地理学脚踏实地,充满常识,亦是生存所必需。在过去,每个人都要懂得去哪里寻找食物、水源和栖息地;而如今,所有人都必须细心经营地球家园,使之更宜安居。当今的地理学著作缺乏戏剧性,地图、数据、描述和分析比 比皆是,却没有豪侠之举,没有孜孜以求的精神。
然而,在不远的历史中,地理学的确曾有魔力,并被认为是浪漫的。那是一个英勇探索的时代。探险家深入海洋、山岳、森林、洞穴、沙漠和极地冰原,检验着自己身体和精神的忍耐力……
作者指出,若是将精神视为人类存在的核心,或许人类需要将整个宇宙当作游乐场:超越中庸之道,信奉诸如光与暗、高与低、头脑与肌肉等两极化价值,皈依一些并不满足生存需要,却迎合热烈的浪漫渴望的地理环境。全书以灵动的笔调,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讲述人性与大地的互动,发掘地理学的诗性潜力。
地理学为何具有浪漫气质?
文 | 苗德岁
来源 | 《中国科学报》2021年7月15日
段义孚先生是著名人本主义地理学家,他对于空间与地域(Space & place)的诠释学研究,在地理学界独树一帜,被誉为“段氏地理学”(Tuanian Geography)。同时,段先生也是散文大家,他的美文《美国人的空间、中国人的地域》(“American space,Chinese place”)曾收入《诺登美国文学选集》。译林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浪漫地理学:追寻崇高景观》,堪称“段氏地理学”佳作。
“段氏地理学”的诠释特点是“两极化价值”观:一极是“脚踏实地”、安分守成;另一极是“海阔天空”、放飞想象。前者代表静态的壅滞,后者则代表动态的转型。其实,两者是相反相成、相得益彰的。有人甚至把这两极视为东方智慧与西方精神的隐喻。果真如此的话,这两极的完美结合无疑在段先生身上达到了极致。
《浪漫地理学》分为七个章节,按照西洋歌剧的结构安排:序曲、上半场(1、2两章)、间奏曲、下半场(3、4两章)及终曲。鉴于地理学像地质学和生物学等许多经典学科一样,从最初的充满探险精神、富有文学创意及感性色彩的学术求索,逐渐变成了目前这种“科学的”“理性的”及“实用的”常规科目,作者试图通过剖析地理学所蕴涵的这种“两极性”,来论述重振地理学浪漫开端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因此,作者在序曲中提出以下两个问题,为全书定下基调:
1. 地理学可以视为浪漫的学科吗?
2.浪漫地理学是否有存在之必要?
尽管“‘浪漫’与‘地理学’或许看似是一对矛盾的词,因为如今很少有人把地理学看作是浪漫的”,作者对这两个问题,依然毫不踌躇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作者在第1章“两极化价值”里,首先建立起一个两极化框架,并借此阐释和定义了“浪漫主义”一词:
“我所探讨的浪漫主义,是一种超越寻常、超越自然性和必需性的需求。”
换言之,浪漫主义是对生活常规的反抗,它“倾向于表达感受、想象、思考的极端性”。因此,作者认为,浪漫主义反映在事物的两个极端上,比如,黑暗与光明、混沌与秩序、低矮与高耸、身体与头脑等。
作者进而阐述了“求索”乃是“浪漫的核心所在”:
“探险家在没有任何世俗补偿的情况下,为探知尼罗河源头、到达地球两极,抑或登抵最高山峰的愿望所指引。天文学家彻夜坐在高山上或沙漠中的望远镜前,直直地盯着那些看似闪耀但在百万年前就灭绝了的繁星。若有人问,为何如此?我想答案大概是,有些人在广袤与无垠前感到无比满足;他们虽追逐精确的事实,却是真正的浪漫主义者。”
委实,这些英雄的探索者们在作者阐述“浪漫地理学”时高光亮相,并纵贯全书、时隐时现。我也不吝狗尾续貂地在此加上一笔:富家子弟达尔文“自带干粮”、不畏艰险,随小猎犬号进行了历时近5年的环球科考,堪称是这些浪漫主义者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第2章“地球及其自然环境”中,作者转向了“对地球上那面积庞大、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自然区域比如高山、海洋、雨林、沙漠和冰原的描述。由于不可居住或不宜居住,这些地带使人们的思维从如何在其中居住的定式中解放出来,转而倾向于满足他们对愉悦和智慧的需求。一个既令人向往又令人厌恶的环境,成为了美学与道德议题的焦点”。同时,也“催生了无数非功利的、崇高的以及浪漫的叙述性文字”。而学贯中西的作者对这些文字烂熟于心,随手拈来,如数家珍。
接下来是间奏曲——“间奏:健全却平凡”,这是一支简短的主题变奏曲。作者列举了两个针对“两极化价值”的反例:一个是伊甸园,另一个则来源于阿诺德·韦斯克的剧作《根》。作者指出,“伊甸园是健全生活的原型——可能不是很令人兴奋,却是人们所期许的”。而《根》的女主角,寻根的目的并不只是想“知道自己的家族传承”,而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觉悟”。
在第3章“城市”中,作者把论述聚焦于城市——人类用来摆脱大自然束缚的人工产物。城市生活打破了包括昼夜、四季与农耕时节在内的各种循环节律,电力和城市花园进一步“征服”了大自然,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创造性,因而无疑被视为是浪漫的。作者特别指出,“城市被认为是人类之理想,是人类之卓越、道德和智慧可以完全实现的地方”。城市象征着财富与文明,农村代表贫穷和落后,作者还强调,“城市为我们展现的远不止优美,还有崇高。城市展现出的崇高,是一种交织着压力和痛苦的提升生活的体验,这是因为城市不仅拥有生命和光明,亦充满黑暗和死亡”。而城市表现出的这种价值,正是其浪漫之所在。
浪漫地理学自然离不开浪漫人物。作者在第4章“人类”中,举例叙述了“文明促生出三种出类拔萃之人:美学家、英雄和圣人”。他指出,“这些极具个性的个体的故事,更多地受到内在情感与理想的推动,更倾向于脱离群体之常规,简言之,更加浪漫”。本章的最后一句话,简直可以视为作者的夫子自道:“在一种向着‘极致经验’前行的不可替代的力量的驱动下,一个人会平静地漠视那些世俗之愉悦与社会之常规。这就是使圣人拥有浪漫气质的原因。”
本书的终曲,重述了各部分的要点,可以说是对全书的总结。作者再次强调,“求索”无论是在文学艺术中,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都是“浪漫的核心要素”。那么,地理学家和其他充满幻想的科学家们,为什么一般都会具有这种浪漫情愫呢?作者认为,“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原因。我们能确定的是,与人之身体需求并存的,是人之精神需求——这些自然科学家所拥有的浪漫天性,为其精神世界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
最后,我忍不住还要引用段先生下面这段掷地有声的佳句:
“浪漫的地理学并不是过时之物……实际上,任何超越了对地球的痴迷并开始欣赏天空、太阳和星星的文化以及所有完成这一转变的文明,都默认了我们的家园不仅仅是地球而是整个宇宙。事实上,对于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人来说,地理学也是宇宙学。”
段义孚先生博览群书、腹笥丰厚、笔底生花,善于从文学艺术、哲学、神学、史学、大众文化等多重视角,审视和阐述其学术观点,因而,在人文与自然科学领域均圈粉无数。他著述颇丰,在已出版的20多本书里,我认为《浪漫地理学:追寻崇高景观》是段先生集科学、文学、哲学、史学及美学于一身的力作,读来酣畅淋漓,令人欲罢不能。
THE END
本文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文末写留言与我们联系。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地理学为何具有浪漫气质?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张中信创作研究
“地理学人随笔”四书:扑面而来的诗和远方
养花为何要了解,花卉习性?养花工具有哪些!
温庭筠的诗歌为何具有“艳”与“清”两种诗风特点?
开掘大巴山文化源流的写作|《张中信大巴山文学地理书写研究》序
庄周游戏台词:“值得高歌一曲,啦啦啦啦”,背景故事却让人害怕
茶具有那么多,可哪种茶杯才具有收藏价值?
瞬间的真实,在不可预测的计划之外
常用石雕工具有哪些
网址: 地理学为何具有浪漫气质? http://www.alq5.com/newsview333215.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