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昌文化 演绎年画传奇
原标题:传承文昌文化 演绎年画传奇
传承文昌文化 演绎年画传奇
□林忠伟
一曲婉转铿锵,唱不尽两岸血脉情深;一抹丹青入画,绘不尽同根文昌传承。7月22日晚,原创大型现代川剧《文昌第一福》在文昌祖庭梓潼城北新区影剧院上演,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500余人前来欣赏。“内容很感人,演绎很精彩。将传统川剧融入现代元素,既做到了传承,又做到了创新,看后让人受益匪浅。”老戏迷王大爷说。
文昌年画,历史悠久
据史书记载,文昌文化源于文昌帝君崇拜和信仰。近年来,梓潼县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以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两岸同胞精神纽带,在七曲山等地先后承办了五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文昌杯”两岸青年巴蜀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充分展示了两岸同胞“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文化传承,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梓潼是文昌文化发祥地,七曲山大庙是全国文昌祖庭。文昌文化博大精深,以文昌文化为元素的文昌年画就是其中之一。
七曲山大庙所建配殿关帝庙前,大门上刻有四幅文昌帝君门神年画。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妲参观大庙时考证鉴定:绘刻于明代的四幅文昌门画,线条工丽古朴、画面圆润浑厚,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因此,有学者把文昌故里梓潼木刻印制的多种年画叫“梓潼年画”,也有学者把以梓潼年画为根基的禄神年画称为“文昌年画”。
“梓潼年画起源于南宋,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清末民初,是流传于文昌祖庭梓潼县及周边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宋元时期,由于文昌文化的广泛传播,梓潼涌现大量的木雕年画工匠艺人,到明清时期,文昌文化传播达到鼎盛,使得以文昌文化为表现形式的梓潼年画的制作水平,亦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梓潼文昌文化学会会员周朝海说。
传承文化,演绎传奇
一段饱含辛酸的陈年往事,一个存封半个世纪的生死情缘,随着年画绝活与雌雄画笔的复归而起伏跌宕。据介绍,原创大型现代川剧《文昌第一福》以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以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为主题,展现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挚爱、坚守与传承。这部剧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原绵阳市艺术剧院副院长蒋淑梅担任主演。
剧中,文昌年画绝活“天下第一福”遭遇浩劫,销声匿迹。梓潼县七曲山下,乡村振兴翻开了新农村建设新篇章,村支书玉兰带领全村挖掘文昌文化,探索文创发展,走文旅结合的特色产业富民之路。在文昌年画讲习所建筑屋上梁当天,台湾青年天天不远万里,跨越海峡寻找文昌年画“天下第一福”,与玉兰等三代画艺人在七曲山下重逢,携手传承文昌文化,最终让“天下第一福”终见云天,重放异彩。
在舞台处理上,《文昌第一福》在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剧情中,巧妙地再现川剧变脸、飞跪、挂画、跳板凳等传统技艺。在唱腔设计上,既强化纯正的川腔川韵,又大胆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充分展示现代川剧声腔音韵之美。
“《文昌第一福》有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包括话剧、歌舞、民俗展演等艺术形式,这些精彩的表演,把四川人乐观幽默的个性充分展示,让人泪中带笑,值得一看。”市民李俊说,“我们不仅看到了传统川剧的优秀艺术,更是看到了村干部带领群众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走文旅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路的新风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传承文昌文化 演绎年画传奇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 祈祥纳福 传承发展(文化脉动)
携“福”黔来 —— 川剧新秀《文昌第一福》
2021年画传承发展大会在山东潍坊举行
“年画”折射出博大精深的中国“年文化”
四川绵竹年画 欢乐吉庆 不忘传统(文化脉动)
海南摄影师走进文昌 跟着他们一起爱上文昌
和“最美央视记者”一起感受年画魅力,纪录片《年画·画年》即将登陆央视
非遗年画背后有哪些讲究?非遗传承人直播开讲
天津杨柳青年画 吉祥喜庆 融入时代(文化脉动)
网址: 传承文昌文化 演绎年画传奇 http://www.alq5.com/newsview331589.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