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重庆特产传说(557) | 武隆浩口蜡染,展现三百多年少数民族传统技艺

重庆特产传说(557) | 武隆浩口蜡染,展现三百多年少数民族传统技艺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1年07月17日 17:03

原标题:重庆特产传说(557) | 武隆浩口蜡染,展现三百多年少数民族传统技艺

武隆区浩口乡,作为重庆市唯一一个仡佬族乡镇,无论是族群、历史,还是地理、文化,都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

在武隆区浩口苗族仡佬族乡的田家寨里,十几户仡佬族人家依山而居。传说中,这里村民们的祖先原居住在于贵州黔北高原一带,明末清初时迁徙到此定居。而勤劳的仡佬族妇女们也将传统的蜡染技艺带入此地,并生根发芽,逐渐形成了浩口蜡染“蓝底白画”的风格,成为了地方特色文化。

浩口蜡染的制作流程可以简单地分为制稿、上蜡、染色和去蜡等四道工序,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要数上蜡了。

浩口乡蜡染技艺传承人陈红介绍:上蜡的时候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保持在60至70℃之间。这种彩色的就要费时间一些,我们要反复地上颜色,颜色上好了要等颜色干,如果是冬天,等的时间要长一些,夏天时间会短一些。

巍峨的苗山、秀丽的仡乡、翠屏似的林地、四季铺绿的田园、金光耀眼的果林、古朴宁静的房舍、犬吠鸡鸣的清晨、牧歌唱晚的黄昏……都可以成为浩口蜡染的作品图案。

从浩口蜡染的成品来看,其布面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它的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的装饰,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来源:重庆日报百家号、武隆微发布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

举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重庆特产传说(557) | 武隆浩口蜡染,展现三百多年少数民族传统技艺
重庆特产传说(192) | 传承了千年的梁平土法舀纸技艺,成就一张好纸
重庆特产传说(330) | 乾隆御封的城口鸡鸣贡茶,还得其吟诗赞誉“白鹤井中水,鸡鸣院内茶”
重庆特产传说(453) | 芦笙一响,脚板发痒!万盛道竹芦笙吹起来
重庆特产传说(479) | 这锭墨发源于清朝咸丰年间 曾是文人眼中奢侈品
重庆特产传说(486) | 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云阳陶器,来了解一下
重庆特产传说(454) | 璧山竹雕:因材施艺,将美刻在竹上
重庆特产传说(443) | 北碚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艺,让玻璃美得不要不要的!
重庆特产传说(461) | 世界上最大的唢呐在万盛,5个人共同操作才能演奏
重庆特产传说(472) | 以根为墨的刘氏根雕书法,让树根焕彩重生

网址: 重庆特产传说(557) | 武隆浩口蜡染,展现三百多年少数民族传统技艺 http://www.alq5.com/newsview327112.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