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子不语》卷一(3):南昌士人
原标题:袁枚《子不语》卷一(3):南昌士人
三乐大掌柜译文系列之《子不语》,每日一更,多有舛误,敬请谅解,也烦不吝赐教。
这个故事发生在江西南昌。
南昌有个寺庙,叫北兰寺,寺内住着两个读书人,一个年长,一个年少,互相切磋学习,关系处得不错。
有一年,年长的书生回家,却没想得急病死了,年少书生的在寺内,对此一无所知,还是照常读书写字。
一日,年少书生已经睡下了,却看见年长书生推门进来,径直走到他床前,把手搭在他的背上说:“我和兄弟你分别不过才十多天,没想到得了急病死了,你我同窗读书这么久,我还是舍不得朋友这份情谊,所以特意来跟你说一声。”年少书生一时害怕得不能说话,年长书生看到他的脸色,安慰说,如果我要害你,怎么会一来就跟你说了实话,你不用害怕。我来的目的也不只是看看你,也为了托付后事。年少书生听他这么说,稍稍宽了心,问他后事怎么安排。
年长书生叹口气,说道,我有一个老母亲,70多岁了,还有个妻子,三十不到,希望你能时不时照顾一下,给点钱粮之类的,她们两人也用不了多少,这是第一件事;我还有写好的一些文稿,可惜没刊印,如果你能代劳,让我不至于籍籍无名,便再好不过,这是第二件事;最后一件,我还欠了卖笔的老板几千个铜钱,能不能也一并帮我还了。
年少书生赶紧点头答应。年长书生看他答应了,站起身说,你既然都答应了,那我就走了。说完准备离开。年少书生看这情形,觉得他和平常没什么区别,心里的害怕就更少了一些,哭着留他,说,你这一走,就见不到了,要不坐下来说说话再走。
年长书生听他这么说,也不免伤心落泪,又坐回床边,两人聊起了一些过往,聊了不知多久,年长书生再次站起来,说,这次真走了。说完,却立着不动,两眼失去了神采,瞪在那里,脸上的肉开始腐烂。
年少书生吓坏了,催促他:你话说完了就赶紧走。年长书生一动不动。年少书生急得只是拍床大叫,年长书生完全没有任何回应。
年少书生更加害怕了,起身就往屋外跑,年长书生追着他跑!
年少书生越跑越快,年长书生也越跑越快!两个身影一前一后,不知道跑了几里地,年少书生看到一堵矮墙,一跃而过,跌倒在墙的另一边,年长书生越不过这堵墙,就从墙那边探过来一个脑袋,嘴里涎沫一滴一滴掉在年少书生的脸上。年少的哪里见过这场面,顿时昏死过去!
天亮了,有路人经过,看到了昏死的年少书生,赶紧照料着给喂了姜汤,不多久他便苏醒过来。此时,年长书生的家人们正在疑惑他的尸体去了哪里,听到这个消息,便来到这里,把站立着的尸体抬走安葬了。
后来一些见过世面的人就说,人有魂魄,魂善良,魄邪恶,魂机灵,魄愚笨。年长的书生刚来时,魂还在,魄只能依附于魂;当他心愿已了,说我走了,魂就不在了,只剩下了魄。魂在还算个人,魂走了就不是人了。现在那些僵尸鬼怪之类的,都是因为魄,只有道行高深的人才能制服!
大掌柜读后心得:
这怎么看都像是个坑朋友的故事,年少书生到底欠了年长书生多少东西?
3件后事,其实个个都要钱,第一件事就是抚养他老娘和妻子,现在看来应该是没有孩子,要钱。第二件是刊印他的文稿,也要钱。第三件事是还他买笔的欠债,还是要钱!据此推断,年少书生肯定在生前欠了年长书生的钱,所以才有这么远跑来托付后事一说,不然解释起来太牵强。如果是朋友情深,肯定不会提自己的私事,后面两件事完全可以交给家人去做。如果没欠钱,那这年长书生,凭借自己是个鬼的身份,就带点要挟的味道了,哪里还有什么同窗之情。
最后年长书生的家人们把站立着的尸体抬回家,不知道会作何处理?想想也是很有趣味。经这么一吓,年少书生估计会把那3件后事都牢记在心。想到此处,不禁再回忆起刚开头的那个情景:年长书生推门进来,坐在床边,以手搭背,威胁的意味似乎更加浓厚了。
附原文:
江南南昌县有士人某,读书北兰寺,一长一少,甚相友善。长者归家暴卒,少者不知也,在寺读书如故。天晚睡矣,见长者披闼入,登床抚其背曰:“吾别兄不十日,竟以暴疾亡。今我鬼也,朋友之情不能自割,特来诀别。”少者阴喝,不能言。死者慰之曰:“吾欲害兄,岂肯直告?兄慎弗怖。吾之所以来此者,欲以身后相托也。”少者心稍定,问:“托何事?”曰:“吾有老母,年七十馀,妻年未三十,得数斛米,足以养生,愿兄周恤之,此其一也。吾有文稿未梓,愿兄为镌刻,俾微名不泯,此其二也。吾欠卖笔者钱数千,未经偿还,愿兄偿之,此其三也。”少者唯唯。死者起立曰:“既承兄担承,吾亦去矣。”言毕欲走。 少者见其言近人情,貌如平昔,渐无怖意,乃泣留之,曰:“与君长诀,何不稍缓须臾去耶?”死者亦泣,回坐其床,更叙平生。数语复起曰:“吾去矣。”立而不行,两眼瞠视,貌渐丑败。少者惧,促之曰:“君言既毕,可去矣。”尸竟不去。少者拍床大呼,亦不去,屹立如故。少者愈骇,起而奔,尸随之奔。少者奔愈急,尸奔亦急。追逐数里,少者逾墙仆地,尸不能逾墙,而垂首墙外,口中涎沫与少者之面相滴涔涔也。 天明,路人过之,饮以姜汁,少者苏。尸主家方觅见不得,闻信,舁归成殡。 识者曰:“人之魂善而魄恶,人之魂灵而魄愚。其始来也,一灵不泯,魄附魂以行;其既去也,心事既毕,魂一散而魄滞。魂在,则其人也;魂去,则非其人也。世之移尸走影,皆魄为之,惟有道之人为能制魄。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袁枚《子不语》卷一(3):南昌士人
子不语第三话《南昌士人》——似鬼非鬼少年真心,似友非友长者无意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袁枚的一首小诗为何突然就火了?
袁枚读书法
叙诡笔记|“读书人”袁枚的为官之道:清官专断家务事
从晚明小品文到袁枚《随园诗话》,性灵派文学到底有何魅力?
袁枚:千锤百炼,一诗千改始心安
子不语第八话《骷髅报仇》
每日一诗 | 《十二月十五夜》(唐·袁枚)
原创诗歌《子不语》
网址: 袁枚《子不语》卷一(3):南昌士人 http://www.alq5.com/newsview325399.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