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知什么?你知道吗?

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知什么?你知道吗?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1年07月08日 21:09

原标题: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知什么?你知道吗?

孔老夫子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这句名言实在太著名了,不仅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历代学者名人,但是到现在都深远持久,让亲人学以致用。

不过,虽然此言朗朗上口,让人无法忘怀,但其中的内涵却少有人能明白。从字面意义来看,孔老夫子就是强调的人在不同年龄段该做的事情,其中的立、惑、天命都似乎有所指。

那么问题来了,结合儒家文化,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这一句话呢?

关于这句名言,其出处是在论语为政篇,而论语是孔老夫子的弟子,记录孔子和弟子的言行所编纂的一本书。

简单的说,这部作品都是孔老夫子的智慧和人生感悟,只言片语之间都是人家周游列国之后的智慧结晶,因此,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必须要带入历史经验,这才能看透。在了解了这个前提后,我们再来看具体的内容。

首先是三十而立。从字面意义来看,讲述的其实就是人到了30岁应当要自立。那么自立又包括哪些方面呢?

根据传统的儒学标准,其中曾重点强调,做人应该修齐治平,也就是先修身,然后再自家,紧接着在治理国家平定天下。

以这个顺序来观之,所谓的自立,其中第1个自然是立身。

何谓立身?简而言之就是让自己有责任意识。所谓责任,是指对于自身的责任,对于未来的责任。儒家经典强调,君子慎独,意思说,真正的君子即使一个人独处,也能约束自身,这其实就是对自己责任的最佳体现。

面对生活,始终要以严格的规律来约束自身,什么时候该工作,什么时候该学习,甚至什么时候该短暂的娱乐,这一切切都应该要有章程,进退之间都有自我掌控力,这就称为自我责任。

紧接着就是立业,何谓立业?即对未来有明确的方向与规划。儒家的标准立业就是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都是儒家的经典目标,从小到大,从现在到未来。

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然后矢志不移的走下去,在这一过程中时刻不被外界干扰,只可以责任踏好每一步走向未来的路。

再然后就是立家,这之中包括的内容更多,也是最难。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家庭往往牵扯太多,其中有人情,有感情,有纠葛,甚至还有不得已的人性。儒家强调,建立家庭乃是人生之第二大步,也是传宗接代重要行为。

然而,立家不仅仅要组建家庭,不仅仅要对家庭负有责任,同时还要对家庭刚正不阿。犹如阳光照射到身体,而影子总会倾斜,这是人性渴望犯罪的冲动。

立家就特别强调,要身正不怕影子斜,一定要守护这个家庭,对妻子尊重,对儿子守护,对整个家族的捍卫,这一切都需要对外界诱惑进行抵抗,其过程尤难,多数名人都未能达标。

如果能够在30岁阶段做到以上的标准,那么可以不客气的说,此人已经真正的成熟,他成为了真正的男人,成为了儒家标准中贤人的基础标准。不过,这还只是一个阶段,还有个40岁的阶段需要进行领悟。

四十不惑。30岁以前基本上形成了自我约束,而且已经实现了做人的标准,但这只是在社会中形成基础道德,接下来还需要自我升华,了解世界。

因此,到40岁的时候,人就应该要咀嚼社会百态,领悟人生过往,实现不再困惑。这个不在困惑是指对于世界的看开,不会像30岁时,遭人污蔑就突然爆起,而是会达到唾面自干的境界,犹如明朝首辅夏言一般,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又或者如首辅徐阶一般,年轻时因为学问之争面红耳赤,入得官场时因为对错而进退失据,等真正成为内阁首辅后,是是非非留给后人点评,颠颠倒倒只需问心无愧。

当然,这一阶段还有一个称呼,那就是老谋深算。好似金庸笑傲江湖笔下的方证和冲虚,任你东方不败和任我行再如何嚣张,老家伙只需左右指点,最终拱手而分裂魔教和五岳剑派,轻松实现武当少林共尊。

所以,这一阶段重点强调对世界的进一步认知,强调对自身的洒脱突破,这也是一种智慧的积淀。

当然这一阶段也并非是绝高境界,因为还有一个五十而知天命,这才是真正的至高境界。

五十而知天命。在弄清楚这一点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天命。在寻秦记的主题曲中,曾经唱到天命最高,这个天命既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惯性,同时也代表着无数英雄的努力。

不过按照儒家的观点,所谓的天命既可以指人生观,也可以指儒家的规矩和方向。

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个所谓的天命就好像一个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所谓最高纲领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整个儒者群体都需要达到的境界,一般都是指大同世界天下大治。那么最低纲领就是至少也要达到的境界,也就是治国平天下或者写书教人流芳百世。

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在40岁阶段,即使达到了老谋深算的地步,即使拥有了不动如山的智慧。但是,人这一生不仅仅要为自己活着,而且还要为理想而活着,不动如山如索尼和徐阶等人的确荣华富贵无愁,但想要在儒家历史中留名,那恐怕还远远不够。

所以,50岁之际开始找到自己的最高纲领,像儒者一样去为大同世界而努力,其中像王莽一样无畏的殉道者,愿意为了理想而舍弃所有的财富,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尝试。也可以像夫子一样,找到人生的最低纲领,周游列国之下,收弟子3000而成就72贤。

最终于年老之际,总结自己的一生,要么写下卷帙浩繁的春秋,要么留下万世师表的传奇,亦或者成为后人所称赞的恩师先生。

以上就是借用儒家文化对于夫子名言的理解,其中有很多讲究,也有很多借鉴意义,但更多的还是其中的智慧内涵。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学问,更是向我们展现了一种人生,当然这也是一种哲学。年轻的我们或许对其不太了解,但学着这些内容,一点点的去品味我们的人生,终有一天再回头,我们会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论语,这就是天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知什么?你知道吗?
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知什么?
三十而立,该立什么?
“三十不发,四十不富”,五十岁会经历什么?后半句需要引起重视
俗语:三十生毫四十衰,四十生毫五十老,啥意思?有什么讲究?
古人说“人过四十,莫管二事,人过五十,莫管二人”,是指什么?
俗语:三十望子,四十望财,五十望人,是什么意思?蕴含深刻哲理
俗语“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靠子助”,不想后悔就看看吧!
俗语:三十不发,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人到中年不妨看看
俗语:“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靠子助”,不想后悔的都看看吧

网址: 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知什么?你知道吗? http://www.alq5.com/newsview323109.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