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上游荐书 | 一面穿衣镜能照进多少王侯将相、普罗大众事?美术史大咖巫鸿新书试图回答

上游荐书 | 一面穿衣镜能照进多少王侯将相、普罗大众事?美术史大咖巫鸿新书试图回答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1年07月07日 10:04

原标题:上游荐书 | 一面穿衣镜能照进多少王侯将相、普罗大众事?美术史大咖巫鸿新书试图回答

《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

在美术史学界,巫鸿绝对算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也正因如此,他的著作也大多偏学术范,非专业人士见了可能都有点“摇脑壳”。但他这次的新作应该会打破你这个惯有印象——在北京世纪文景刚推出的这部《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里,巫鸿试图讲述的是大家日常生活里再熟悉不过的穿衣镜的故事。

毫无疑问,有座架、可移动的落地玻璃镜被发明是近代的事情。这种当时的新事物出现后,通过跨国贸易开始在世界上流通。巫鸿就通过自己的研究、考证发现,物品、绘画和摄影都由此在全球历史进程里串联了起来。

他的这部《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希望呈现给读者就是从帝王到艺术家,再到作家和民众在与镜像相关的视觉联想和艺术创造中,构建出的繁复无尽的时空幻象。在巫鸿看来,这面小小的穿衣镜既参与着曾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又总是映射着超乎现实生活的信息。

相比巫鸿学术著作的严肃,《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可以说一开始就营造出了轻松、可读的氛围。巫鸿在全书的《解题》部分虚构出了一个微电影脚本,记者追着采访他,希望他用简短的一句话来概括本次新书的内容。巫鸿希望借此增加轻松之感觉。他给出的答案则是“这故事主要是关于近代和现代的,因为只有到了近现代才有大玻璃镜,穿衣镜才成为全球共享的一种东西,也才把奢侈品、绘画、影像串在全球流通里。实际上这个故事就是讲这些流通是怎么发生的。”

据巫鸿介绍,书中试图回答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从凡尔赛到紫禁城,穿衣镜是否为东西方联合创造的结果?”“从欧洲到全球,穿衣镜摄影模式怎样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从程式到主体,摄影师和艺术家如何以镜子表现个人身份和主观意识?”巫鸿希望把穿衣镜作为主角,让它带领大家去到不同的地方,遇到各式各样的帝王、艺术家、作家、民众……

穿衣镜竟有这么大“功用”?这其实巫鸿自己也觉得意外。据其介绍,在写这本书之前,自己唯一一次在公众场合中谈论这个题目还是在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组织的关于中西美术交流的一次集会上,当时还曾有一位与会者说初见议程上的“穿衣镜”字样以为是印错了。“没想到它能引出这么多有关艺术的东西。我决定试试它还可以引出什么,引出多少。”

《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中提到穿衣镜照一度成为一种摄影潮流

比如巫鸿发现,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穿衣镜前的女子”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摄影样式。一方面这可以展示发型、服饰和身体,同时更重要的是穿衣镜被用来揭示女性主体的自省状态。

而为了考证,巫鸿查阅的资料场所也囊括了故宫博物院、盖蒂美术馆、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得等众多世界知名的博物馆、美术馆。巫鸿举例说,像已经跨越两个多世纪、涵盖六十多个宫廷作坊的故宫博物院《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扫描文本中,自己查寻到了玻璃镜在紫禁城中的使用以及清代皇帝对它们的热衷,并由此重构了一些具体的装置场景。而盖蒂美术馆的摄影图像档案,所包容的早期照片五花八门、雅俗杂糅,有的还来自1850年代的巴黎街头。

作者简介>>

巫鸿(资料图)

巫鸿,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曾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后在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并留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上游荐书 | 一面穿衣镜能照进多少王侯将相、普罗大众事?美术史大咖巫鸿新书试图回答
巫鸿《第一堂课》出版,汇聚1987年以来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国美术史的第一堂课
上游荐书|被《我在故宫修文物》圈粉后,网文大咖“柳下挥”专门写了这部《猎赝》
上游荐书|“佚名”到底是谁不可知?但看完这本《佚名照》你也许会感叹原来就是你我他
“猎巫”史,就是一部女性的受难史?
上游荐书 | 既能执笔也会拿刀!著名小说家邱华栋还有另一面,就看这部《十侠》了
上游荐书 | 茅奖得主周大新出新作《洛城花落》:除了修炼“情商”还有“婚商”
堪称奇迹的《四川美术史》
文载丝路千古事 |《丝绸之路文化丛书》新书发布
文载丝路千古事 《丝绸之路文化丛书》新书发布

网址: 上游荐书 | 一面穿衣镜能照进多少王侯将相、普罗大众事?美术史大咖巫鸿新书试图回答 http://www.alq5.com/newsview322139.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