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百城百艺 非遗展播 | 高公博:黄杨木雕一项被人遗忘的根雕技艺

百城百艺 非遗展播 | 高公博:黄杨木雕一项被人遗忘的根雕技艺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1年07月02日 10:31

原标题:百城百艺 非遗展播 | 高公博:黄杨木雕一项被人遗忘的根雕技艺

96%

高公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代表性项目乐清黄杨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根艺美术学会副主席、中国非遗艺术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在55年的艺术创作中,高公博深入从事传统黄杨木雕的专业技术研究和探索,不断创作优秀作品,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为传承、保护、利用和发展我国黄杨木雕事业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他相继开拓了黄杨根雕、黄杨劈雕和黄杨意雕艺术,是中国工艺美术木雕行业界公认的代表人物。

乐清黄杨木雕在宋元时期已初露端倪,在明清时产生影响。清末年至民国初期,随着手工艺品和传统工艺商品影响的扩大,生产技术的改进,乐清黄杨木雕出现一批艺术精品。

高公博表示,黄杨木本身就包含着天生的美感,特别是用刀斧劈开所呈现出来的纹理,往往给人以无限的惊喜。“当你慢慢启开它的外衣时,就会发现里面蕴藏着一个足以让人着迷的内在世界。多姿的劈纹,在特定的生命区域内各自展示着无限的内力,呼唤着生命的愉悦”。

劈雕艺术以势造形,以形取神,继而以神来强化劈纹的特殊肌理效果,就能在直面交流中,让人充分发挥想象中的空间与情感,并自然而然地把创作的思维融化在材料的意象之中。流动着的劈纹,不但连接着外在的形体,同时也紧紧引发出内心的呼声,显得如此亲切和谐。“黄杨木雕,从材料到作品,还要经过九道工序。关键的工序叫敲劈,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多人都已经忘记了这个关键的工序。”高公博介绍说。

日前,在“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上,高公博向文旅中国介绍了他的参展作品:驰援武汉木雕摆件。据高公博介绍,该作品采用黄杨木雕的劈雕技艺法,表达了全国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抗疫的高尚精神,以及关键时刻的无私与大爱。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字/拍摄:何杰

后期:张家浚

责编:勾晓庆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百城百艺 非遗展播 | 高公博:黄杨木雕一项被人遗忘的根雕技艺
气势磅礴却又漫不经心 他的黄杨木雕“稀奇古怪”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这些薄如蝉翼的艺术品 竟然是用动物角制成的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将上线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一板一鼓 传承古今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壮族先民与神灵沟通的方式,你知道吗?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全国唯一的满族戏曲剧种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 龙头琴弹唱具有哪些特征?
百城百艺 非遗名录 |一声“两当号子”,吼出原始遗风
「精彩文博会」见证成长!上饶乐政平,从根雕工匠到非遗传承人

网址: 百城百艺 非遗展播 | 高公博:黄杨木雕一项被人遗忘的根雕技艺 http://www.alq5.com/newsview319883.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