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河北“非遗”戏法师:将中国传统民间“魔术”展现给世界
原标题:访河北“非遗”戏法师:将中国传统民间“魔术”展现给世界
中新社石家庄6月27日电 题:访河北“非遗”戏法师:将中国传统民间“魔术”展现给世界
作者 李晓伟 赵丹媚
五个小红球依次摆开,两只铜碗分别扣住一个。只见郭燕清握住一个小球指向其中一只铜碗,大喝一声“进”,手里的小球已不翼而飞,碗掀开却变成两个。随着碗一次次扣上又掀开,五个小球尽收碗下。这神奇的一幕,让观众们一片惊叹。
55岁的郭燕清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花园民间戏法”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表演的戏法叫“仙人摘豆”,是中国传统戏法“剑、丹、豆、环”四门绝活(指“吞宝剑”“月下传丹”“仙人摘豆”“六连环”)之一。
“戏法就是中国的魔术,它早在汉代就很兴盛,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郭燕清说,“南花园民间戏法”是河北石家庄民间戏法的通称。在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中国传统戏法北派、南派、关桥派曾汇聚一堂,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改良,形成了如今石家庄民间戏法手法快捷、收藏巧妙的特征,并深受观众的喜爱和中外魔坛的称叹。
郭燕清自幼酷爱民间戏法,十几岁开始街头表演。后来,他得到了“南花园民间戏法”代表艺人、人称“大活宝”的陈进才的真传。民间戏法界自古有“剑丹豆环,十有九不全”的说法,但郭燕清成为少数能够熟练掌握“剑丹豆环”四门绝活的戏法师。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独立演出以来,他已表演上千场,成为业界知名的“小活宝”。
郭燕清多次受邀走出国门,把中国传统民间戏法展现给世界。自1997年以来,他先后被派往西班牙、比利时、日本、意大利、沙特阿拉伯、科特迪瓦以及中国港澳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几乎每年都会出去表演”。
海外演出时,郭燕清的观众既有华侨华人,也有当地政要和民众,有时还会到学校表演。为了让海外观众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国戏法,他坚持传统的表演方式,穿上中式对襟衫、缅裆裤,脚穿白袜子、圆口鞋,配合上“手、眼、身、法、步”戏法五诀,用丰富而幽默的肢体表演,更好地让海外观众理解戏法的精妙之处。
“国外观众很喜欢中国传统戏法。咱们的表演全凭手法,不受场地、灯光的影响,舞台能演街头也能演,也不怕观众围观而穿帮。”郭燕清说,曾有不少海外观众观看演出后,表示想跟他学习传统戏法,在日本“横滨大世界”3个月的演出结束后,剧场还想与他续约。
“民间戏法兴起于街头,其生命力也在于贴近民间、贴近观众。”郭燕清说,为此他经常到学校、社区、街头参加“非遗”展演,他位于石家庄的工作室也常年敞开着大门,随时欢迎过往民众进来参观。
现代社会给一向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民间戏法带来巨大冲击,虽然近年来兴起了一股魔术热潮,但民间戏法的传承形势依然严峻。为更好地传承,郭燕清收集整理了“南花园民间戏法”老艺人当年表演时的服装、道具、影像资料、文史资料,为“非遗”保护留下珍贵的资料。他还先后招收门徒,手把手地传授技艺,现今已有徒弟能够登台演出。(完)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访河北“非遗”戏法师:将中国传统民间“魔术”展现给世界
“弘扬传统文化,提振文化自信”——走进河北邱县非遗之“乱弹篇”
非遗晋剧太行山下异地“生花”
“河北文化名片”易水砚举办非遗技艺培训
河北迁安:“非遗年味市集”上品传统文化
重度巴人博物馆“非遗过大年”
欢喜闹元宵 文化进万家——河北邱县开展非遗“云展播”活动
京津冀学者推新书聚焦雄安新区音乐类非遗保护
五省汉剧院将共推汉剧申报世界“非遗”
48部非遗纪录片上线展映,展现非遗传承人的独特风采
网址: 访河北“非遗”戏法师:将中国传统民间“魔术”展现给世界 http://www.alq5.com/newsview317888.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