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古玉镶嵌:社会动荡不安的“魏晋南北朝玉器 ”

古玉镶嵌:社会动荡不安的“魏晋南北朝玉器 ”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8月09日 02:01

原标题:古玉镶嵌:社会动荡不安的“魏晋南北朝玉器 ”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起,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玉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抑制。尤其是曹魏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致使葬玉一落千丈,仅为趋向写实而又简括的玉豚、玉蝉之类的玉雕,在有限的范围内流行。此时佛教乘战火烽起、生灵涂炭之机,深入民间,扩大影响,促使玉工艺转向新领域,以和田玉雕造 佛像或引进玉佛,在民间以曲阳白石和黄花石替代和田玉造“玉佛”供养。总而言之,在这一时期,玉器工艺比两汉显得萧条,传世或出土玉器也寥若晨星,做工也显得简略朴素,精工者极少。表明古代玉器史已由高度发达的、处于巅峰地 位的两汉玉器工艺,渐渐向它的低谷滑落。同时又出现了向新功能、新领域转化的萌芽。

魏晋南北朝玉器的总体面貌及格局,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当时是介于以传统风格为主的汉代玉器辉煌期,至开放的唐代玉器高峰期的中间低谷期。

(2) 当时从商周、秦汉以来,中国玉器以礼仪用玉和丧葬玉为主的古典玉器传统,至唐宋玉器逐渐以装饰玉、实用鉴赏玉为主的中古风格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的玉器,较为重要的考古发现是湖南安乡的西晋刘弘墓和江苏南京的东晋高崧家族墓。根据这两处的出土玉器以及一些零星发现的玉器,这一时期的玉器,大致可以分为礼仪用玉、丧葬用玉、日常用玉、装饰用玉等几类。

礼仪用玉主要是璧。丧葬用玉以玉琀蝉和玉握猪为主,但材质和琢工大打折扣,滑石猪大量出现。日常用玉种类较多,玉杯、玉卮、玉樽和玉盏等玉容器的流行,应是当时社会高层嗜酒风尚的真实反映。装饰用玉有玉剑饰、韘形佩、组玉佩、系璧、龙凤形玉佩等种类。

统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玉器,形制简单,琢工简略,用途简化,多数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延续汉代遗风,且逊色不少。不过,随着佛教东渐,来自西域的胡床、凳椅等高位坐具,冲击了数千年席地而坐的起居习惯,最终导致了足踏式琢玉砣机(“水凳”)的发明和应用,奠定了玉器制作更趋个体化和精巧化的技术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玉文化处于由古典向中古演变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创新并形成了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两大类玉器:

第一类就是汉白玉佛像等体现佛教信仰的玉质造像和法器;第二类是贵族腰间扎系的玉带,以玉带銙下附着穿孔环(可悬挂物件)的蹀躞带为主。

北周若干云墓出土的八环蹀躞玉带,由革带与钉在其上的带銙、偏心孔环(扣眼)、铊尾和带扣以及革带后所衬的鎏金铜片组成,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完整玉带。蹀躞带原是北方草原民族的传统服饰,带具最初多见金属质地,在北朝后期出现的玉带,是高级贵族专用的服饰。

2013年扬州发现隋炀帝墓,墓中出土一副完整的白玉十三环蹀躞带,等级更高,符合文献中北周皇帝御用蹀躞带的规格,而其式样与材质,与若干云墓玉带非常相似,因而有学者认为隋炀帝所用蹀躞带为北周遗物。

(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玉镶嵌:社会动荡不安的“魏晋南北朝玉器 ”
古玉镶嵌:宝石通过镶嵌,焕发第二青春的宝石戒指!
古玉镶嵌:被古人视为 纯洁、清高、通灵的玉蝉吊坠!
古玉鉴定从“形”“纹”发现|不止现代才有伪古玉
高古玉究竟该如何鉴定?—正确的鉴定高古玉价格
从仿古玉器看崇玉时尚
夸张而无节制的魏晋南北朝,才会出现“何不食肉糜”这种荒唐对话
漫谈高古玉收藏
好玉就是贵:十大天价高古玉
纯净温润的中国玉器

网址: 古玉镶嵌:社会动荡不安的“魏晋南北朝玉器 ” http://www.alq5.com/newsview29229.html

所属分类:社会八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