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却不知它还有下一句话,堪称经典
原标题: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却不知它还有下一句话,堪称经典
有句很经典的俗话:“书到用时方恨少”。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
机会摆在面前,无奈自己的平时读书少,知识积累不够,白白错失了它。
这句话还有下一句,在意义上更上一层楼。
将上下两句有机地结合起来,看出古人智慧的精妙之处,其中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书到用时方恨少”,下一句是什么呢?从这里我们又可以领悟到哪些东西呢?下面小编来为您揭秘!
古语“书到用时方恨少”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之劝学篇。
它的意思是说,等到需要的知识时候,才发现自己懂得的太少了,后悔没有好好读书。
这句话古今通用。
小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学生时代每次考试遇到不会做的题,都十分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用心读书。
它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所谓厚积薄发,这句话启迪我们平时应当多学习、多看书,充分积累知识、努力学习技能,提升自己。
等到某个机会来临,这些知识、技能就派上用场了。
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不止是学习,在任何事上,主动永远胜过被动。
当别人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应该如何做,我们内心一定存在一个疑问:“真的是这样吗?”一定要亲自试过,心中才有底。
古时候的人们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于是总结出“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一句:“事非经过不知难”。
字面意思是,事情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你就不知道它有多艰难。
这就是实践的重要性,只是纸上谈兵终是无益。
比如,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明代诗人林鸿在《饮酒》一诗中说:“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这句话的引申义相当丰富。
比如,在子女教育方面,家长总是给孩子描绘人生的模样。
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做,甚至替他们做决定。
目的是希望他们的人生没有那么艰难,少走弯路。
可是,孩子往往无法领会家长的好意,十分叛逆。
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该走的弯路、该吃的苦头,一个都不会少。
当孩子们成了大人,闯荡了大半辈子,吃过了该吃的苦,交过了该交的学费,又有了自己的孩子。
这时候方才明白人生的样子。
叹一句:“事非经过不知难”。
再比如,电视里有一个让新晋爸爸体验一天带娃的综艺节目。
奶爸们纷纷表示,以前只是在意识层面知道老婆辛苦,甚至有时候觉得女人在家不如自己在外面打拼辛苦。
在亲自体验过这个带娃过程后,才真心理解妻子的不易。
这两个例子提示我们,当没有亲临对方的处境时,是无法感受到他的难处的。
所以,凡事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多想一下,矛盾会少许多,事情也更容易解决。
总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两句至理名言在古代和今天都有重要的意义。
从中可以领悟到,人们平日里应该勤奋好学,不断积累知识,充实自己。
以免等到要用知识的时候再后悔以前读书少,抓不住机会。
而且要注重实践,切莫空谈,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因为每个人的人生处境不同,非亲身经历过是不能体会到其中滋味的。
故而,遇事要有同理心,多理解对方,这样更有利于彼此关系的和谐。
【参考资料:《冬夜读书示子聿》《饮酒》《增广贤文》】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原创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却不知它还有下一句话,堪称经典
古代俗语“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还有经典的下一句
大家只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却不知道还有更经典的下一句
俗语:“一日夫妻百日恩”,其实还有下一句,同样让人深思!
俗语:千年王八万年龟,其实还有下一句,道尽人生真谛
俗语:“笑贫不笑娼”,其实下一句才是经典,老实人不妨看看
俗话说“父不进子房”,却不知下一句才是精髓,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语:“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经典,只可惜少有人知!
原创 有的人表面风光,暗地里却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俗语:“千年王八万年龟”,下一句更为经典,道尽人生真谛
网址: 原创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却不知它还有下一句话,堪称经典 http://www.alq5.com/newsview18836.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