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吴川县志》辑录:吴川民间音乐

《吴川县志》辑录:吴川民间音乐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6月26日 11:45

原标题:《吴川县志》辑录:吴川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在吴川县流行的有:十番、牌子锣鼓、八音、苏钟锣鼓、木鱼弹词等。

一、十番

十番在本县流行已久。十番传入,各说不一,如吴阳霞街村民说是本村的六世祖林崇于明洪武庚戌年(1370)往江西学堪舆时引回的;吴阳镇三柏儿村民说是本村祖公李恭传下的。李恭是唐明皇十八学士之一,告老回南昌,他的子孙迁吴川,把十番传来吴川。

十番用的乐器有:洞箫、横箫、二胡、月琴、三弦、大弦琴、琵琶、小锣、小钹、小鼓、摇铃、碟子、大板等。演奏的人,皆穿着统一的长衫大褂、头戴礼帽(或草帽),脚穿皮鞋(或礼服绒鞋),列队游行演奏《风云会》:

说明:《风云会》另留下旧时曲谱,词已失传。80年代,当地村民重新填词。

1956年,黄坡沙岗十番队代表吴川县参加湛江地区民间文艺汇演,获得好评。

二、牌子锣鼓

牌子锣鼓,在本县流行较为广泛。节日、婚姻喜庆等都有牌子锣鼓演奏。所谓牌子,是用广东音乐的曲牌演奏的。演奏曲牌共有数10个,如:和番、追舟、披星、朦胧、别姬、叹五更、困谷、荡舟、水仙子、相思等。锣鼓一般开头奏和番,结尾奏相思。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锣、鼓、板、铙、钹、笛子等。

三、苏钟锣鼓

苏钟锣鼓,流行也很普遍。旧时,春节游神、灯棚等都打击这种乐器,其乐器,即锣、鼓、苏钟(俗名)3种。

四、八音班

八音班,又叫横塘班(包括小十番在内)。新中国成立前梅菉地区,稍有钱人家办喜庆婚事,都请来横塘班。横塘班分为小十番和八音两部分。迎亲时,小十番10个人(一般是10来岁儿童),身上穿袍,头上戴盔(即古装戏服),敲击着锣、鼓、钹三种乐器而行,直到新娘入门后始散。晚上开筵时,八音班即开始演唱,开席前奏大开,饮宴时奏广东音乐及唱粵曲。所用的乐器,一般有凤凰笛、短筒、二胡、椰胡、秦琴等。席散后,用大开送客,才告结束。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吴川县志》辑录:吴川民间音乐
《吴川县志》辑录:吴川的戏剧曲艺
吴川寻古记(六):吴川有人类居住始于何时?
吴川南宋古建——上郭读书楼
从手工作坊到支柱产业 “中国月饼之乡”扬名海内外
《湛江市志》辑录:雷歌雷剧
《当选择来找我》扶贫守乡人 以坚定之心尽绵薄之力
廉江罗州古城:始建于唐,全城仿唐长安城而建,历经千载今何在?
北理工吴锋院士团队在钠离子电池材料结构设计和性能优化取得进展
作为一名颜值狗的你这些剧都看过了吗?

网址: 《吴川县志》辑录:吴川民间音乐 http://www.alq5.com/newsview18780.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