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皓天:别拿肤浅的认知,当做自己人生的真理
原标题:邓皓天:别拿肤浅的认知,当做自己人生的真理
“书只读一半”,反而成了人生的负担。
最可怕的并不是不知道,而是自以为知道,就好像读书这件事情一样,没有读过某一本书的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把书读了一半,或者只理解了一些皮毛的人,这些人才是最可笑的,因为他会拿着那一些肤浅的认知,当做自己人生的真理。
古时候有这样一个事情,司马蔡谟渡江南下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像螃蟹的东西,叫彭蜞,他非常开心,说:“蟹有八只脚,加上两只螯。” 就吩咐下人把彭蜞煮了,谁知吃了之后,上吐下泻,疲惫不堪,这个时候才知道吃的不是螃蟹。 后来他跟谢尚聊起这件事情,谢尚对他说:“你呀,《尔雅》没有读熟,还差一点被《劝学》害死。”这个故事说的就是因为读书不精而出现的纰漏,蔡谟渡江之后看到了神似螃蟹的生物,以为那是螃蟹,就让人煮给自己吃,但是没有细看它们之间的区别,最后惹的自己上吐下泻。
这就好像是对于那一些读书之人,没有彻底读懂一本书,就信以为真的将谬论当成真理,将自己以为看到的皮毛,错当为智慧的内涵。
所以读书要读精,不能只读一半,做人要做得通透,不能把自己所认为的自以为是,当做追求智慧的最终目的。
人生要有空杯心态,来接纳那些未曾遇见的真正智慧的人,如果时刻摆出一副自满自傲的样子,那才是人生最大的局限和禁锢。
这句话意思就是说:说不懂的人是对于道认识最深刻的人,说自己懂的人恰恰是对道所知甚浅的人。说不懂得道的人,是从内心深处来体悟达道,说自己懂得道的人,只是了解一些道的外在形式而已。
读书、悟道和做人都是一样的道理,一个人只是把自己的思维执着于事物的表象,或者停留于自己所认知的皮毛时,那么他所认为自己懂的,恰恰是对于智慧所知甚浅的人,甚至成了自己深入探索智慧的阻碍。
就好像一个人如果只是习惯性的看待问题的表面,那么他的一生面对任何事情和状态,都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这样的人只会是人生的败者。
而反之,一个人从不认为自己那一些片面的认知是一种真理,反而能够用心去深刻的认识智慧本源,那么他更有机会,去看到事物另一面的真相。
因为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有一个由外及内的存在区别,在我们看见的表象背后,才是藏着背后本源的状态,如果轻易的被表象所禁锢,这才是认知思维的一种失败。
就好像那一个吃螃蟹的人,因为读书不精,错误的将像螃蟹的彭蜞错认为是螃蟹,结果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麻烦。
《道德经》之中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踮起脚跟用脚尖走路是站不牢靠的,大跨步前行是走不远的,只看见自己的人并不能明辨事理,自以为是的人看不清是非,自我夸耀的人想不出来功劳,自高自大的人不可能长久。
一个自以为是,拿着自己片面的认知当做真理的人,永远走不远,并且不能认知事物的真正是非真理,他永远到不了智慧的内涵。
所以,人生最好的智慧是抛开自己主观的自以为是,不虚荣,不张扬,不妄自尊大,踏踏实实的用心去感悟世界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做得通透,学得通透。
对于每一本“书”,都能彻彻底底的读完,免得闹出来人生的笑话和尴尬的局面。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邓皓天:别拿肤浅的认知,当做自己人生的真理
邓皓天:人生引以为傲的“焦点”,反而是自己的认知局限
邓皓天:跳脱世俗的认知局限,才有灵魂真正的自由
邓皓天:人生最大的问题,是从不审视自己的问题
邓皓天:“有为”体现智商,“无心”彰显智慧
邓皓天:对于别人的算计,终有一天会回到自己身上
邓皓天:心无执念,人生便无障碍
邓皓天:人生是一个局,德行是最好的策略
晨读丨别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生活
邓皓天:人生最为清醒的智慧,就是从不过度揣测别人的恶
网址: 邓皓天:别拿肤浅的认知,当做自己人生的真理 http://www.alq5.com/newsview18643.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