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永远的楚魂
原标题:屈原:永远的楚魂
端午节本是起源于南方吴越祭拜龙祖,【这个早于屈原诞生时间】但传说屈原是五月五日投身汨罗江,因此而演变成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蒿也成为了习俗;那么就重点谈一下屈原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是诗人也是政治家,早年得到楚怀王信任,国家大事都有屈原的一份子。屈原在楚国实行变法,联齐抗秦;因为变法触碰到了贵族利益,楚怀王也是一个没有经历过任何苦难的君王,所以最后不得不向贵族低头,放弃变法,最后屈原慢慢被楚怀王疏远。
其实屈原这么聪明的人,不是不知道自己可能会有吴起的下场,吴起变法也是因为变法失败最后被贵族所杀,虽然贵族因为伤害楚悼王尸体罪名被诛杀了七十多家,但历史遗留下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把持朝政的屈,景,昭三大家族依然没有丝毫损害。楚怀王也是一个想干事的君王,不然屈原不至于这么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屈原变法五大主张:
奖励耕战,奖励农;举贤能,唯才是举;反壅蔽。也就是要破除君臣、于老百姓之间的沟通障碍;禁朋党。鉴于楚国的贵胄和老世族往往结党营私;命赏罚。无论是名法家的商鞅抑或是兵家的吴起,都注重严格的律条来约束将士的功过。
这上面每一条都触碰到了贵族利益,贵族们天天围绕在楚怀王身边,渐渐地动摇了变法的决心,楚怀王本身就是在一个和平的环境里长大的,很柔弱,分不清说的话到底好与坏,根本架不住贵族的反对,只有妥协,所以常说楚怀王想干事但却干不了事,他缺乏了一份霸道,这都是跟他的生长环境有关,也就两三年的时间变法终止。屈原变法也一度让楚国欣欣向荣,当时的死对头是秦国,朝堂上分为亲秦和抗秦两派人;一旦失去了抗秦阵线,变法最终是失败。
屈原变法是楚国最后的救命稻草,成功了就能跟秦国分庭抗礼,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但历史没有如果。屈原决定变法的时候就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没决心是不可能去做的;楚怀王最终客死异乡,秦国铁骑无情地践踏着楚国大地,绝望之中的屈原选择了投身汨罗江结束自己的生命,屈原这种大才可以不死,去其他国家或者隐居,但是屈原作为楚人,从变法开始他的命就不再是他自己的了。
屈原也绝非完美的人,变法虽能让一个国家变强,从而改变命运,但是我觉得那时候不是变法最佳时机,秦国那时候也绝不可能坐以待毙,让你楚国变强,楚国地大物博,一旦变法成功,秦国可能真不是对手,吴起曾经说过楚国虽大,但是很多地方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所以很多贵族就被强制性弄去了这些偏远地区去开发;然后屈原本身态度强硬,不给楚怀王面子,这就引起了楚怀王的反感,再怎么说你也只是一个臣子,变法得不到君主的支持,也只能走向失败。
焚书坑儒烧掉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侥幸的是屈原的少部分作品得到流传了;不管怎么说屈原是伟大的,端午节纪念屈原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屈原的爱国精神有资格得到流传。过节的确没意思了,但是这种传统节日过的不是节,而是过的魂。屈原虽死,但是屈原化作了楚魂,屈原可以说就是代表了楚国,代表了那个时期的文化。
现在的社会物欲横流,没有人再去想战争年代的事,可能的确是安逸太久,不懂得居安思危;希望能把节日魂过出来,爱国精神传承下去,而不仅仅是把过节日停留在吃喝玩乐上面,人类想得到永生,必须在思想上得到升华。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屈原:永远的楚魂
端午节:吃粽子时千万不要忘了屈原,一个把生命献给国家的悲壮爱国者
一文读懂,中国人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原创 文学随笔 · 屈原与端午节·文/郑国需
原创 王健‖端午时节话屈原
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端午节有何意义?屈原能够因此自信!
正是乘风破浪时——海归青年导演邓楚炜访谈
我院两位教授同时当选“中国屈原学会”理事
检魂不朽,永远铭记,致敬我们逝去的战友
漫谈:赛龙舟庆祝端午节 思屈原抒爱国情怀
网址: 屈原:永远的楚魂 http://www.alq5.com/newsview18576.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