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酶发现者Cech, 一个不太自信的科学家
原标题:核酶发现者Cech, 一个不太自信的科学家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核酶的开拓者, Thomas R. Cech, 让我看一看他的核酶发现历程,其实还蛮忐忑的。
在20世纪70年代,主流的研究还停留在整个基因组层面。Cech 做博后的实验室比较关注染色体的DNA和蛋白的组装。但是Cech自己并不太满意这种整体的研究手段,开始对某些特殊的基因表达感兴趣。
于是,在他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以后,就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rDNA(编码核糖体rRNA的基因)的研究中。四膜虫(Tetrahymena)被选中的原因在于,其rDNA不是埋在巨大的染色体中,而是位于核仁里,并且拥有10000个拷贝。所以很容易将DNA提取出来,来研究它的转录调控。
虽然偶尔发现几个四膜虫的物种的rDNA含有intron也就是基因间区域(IVS),但是因为在真核中比较普遍,因此发现一个新的IVS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研究转录调控蛋白的计划。
当时的研究手段主要是利用无细胞转录体系,他们发现转录产物中除了rRNA前体以外,还有比较小的RNA条带出现,似乎是rRNA在成熟过程中被剪切下来的废弃物。他的学生也真的去鉴定了,果然是IVS序列,这个非常合理,rRNA的剪切嘛就是要把IVS序列切掉。既然存在剪切,那肯定有酶存在。
那怎么找呢?先要把未剪切的前体给提取出来,然后用不同的核提取物去处理,最后找到负责剪切的酶。
做过实验都知道,实验一定要有负对照。所以做这个实验的研究生Art Zaug带上了一个只有前体而不加核提取物的负对照。第一次尝试非常成功,加入了核提取物的,那个RNA前体确实发生了剪切。诡异的事情出现了,负对照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正常的老板都会这样鼓励你,Cech也不例外,因此,他对Art说,这个结果非常激动人心,但是你的负对照是不是搞错了,再仔细想一想。Art肯定一脸无奈,好吧,我再重复一遍。几次重复都是如此。Cech只好无奈地接受这一现实。
那就看看剪切产物究竟是什么?通过测序发现,剪切下来的序列跟IVS序列几乎完全吻合,仅仅多了一个G。另外一方面,他们还同时发现体外转录必须有GTP和Mg2+才能发生剪切。这难道是一个巧合么?
Cech亲自上阵,利用P3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GTP和无标记的RNA前体孵育。这是他做过最奇怪的实验。仅仅将GTP和RNA放在一起就能产生一个共价键,这个想法在当时实在太天真了,毕竟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这个固有观念实在太深了。为了防止丢人,Cech偷偷地做,没有给任何人说。
第二天显影之后,看到结果的那一刻,手微微有些颤抖。
他看到了核酶的闪光,那是一条非常耀眼的条带,其他负对照都没有那条带出现。
一颗心终于放下!
Cech简历
1970年,在格林内尔学院获得学士学位。
197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博士学位,随后在MIT做博士后。
1978年,在科罗拉多大学任教。
1987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8年,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获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
1989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2000年,任HHMI主席。
2009年,重返科罗拉多大学,继续教学和研究。
来源:微信公众号“science后花园”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核酶发现者Cech, 一个不太自信的科学家
年龄跨度50年,韩栋《塞上风云记》出演中老年不太自信
2021宁德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行为主义理论的两大发现者之一-巴浦洛夫
科学新发现——甲骨文内部暗藏玄机, 最初发现者均遭横死
原创 谁是美洲的最早发现者? 不是哥伦布,在他之前有中国人来过
秘鲁出现1000年“三指木乃伊”,科学家:比人更早进化,但不是人
麦子参与GQ x vivo 主题大片拍摄,化身“夜色发现者”定格美好
痛失诺奖的华人科学家,却因为专利坐拥百万,说不清楚到底值不值
为什么小行星能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自信的力量
网址: 核酶发现者Cech, 一个不太自信的科学家 http://www.alq5.com/newsview18395.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