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原创 考古发现: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发掘现场

原创 考古发现: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发掘现场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6月25日 12:07

原标题:考古发现: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发掘现场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简称秦兵马俑、秦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

《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由丞相李斯依惯例开始主持规划设计营建陵园,大将章邯监工,秦始皇成年后扩大了营建规模,直到其死后两年才由其子秦二世草草完工,修筑时间达39年之久。

1974年3月,在秦始皇帝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杨志发老先生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

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

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陶人在神情上的区别和脸型上的差异。军吏一般表情严肃,年纪也大一些,有的额头上还塑有皱纹。武士的表情相当个性化,不但表现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甚至可以体会到明显的地域性——很多秦俑的相貌特征与现代的陕西人十分接近。

兵俑们个个凝目聆听、镇静机智,且仪态英武,有一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灭六国,天下一”的雄壮军容。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

秦俑彩绘主要有红、绿、蓝、黄、紫、褐、白、黑、青九种颜色。如果再加上深浅浓淡不同的颜色,如朱红、粉红、枣红色、中黄、粉紫、粉绿等,其颜色就不下十几种了。

化验表明这些颜色均为矿物质。红色由辰砂、铅丹、赭石制成。绿色为孔雀石,蓝色为蓝铜矿,紫色为铅丹与蓝铜矿合成,褐色为褐铁矿,白色为铅白和高岭土,黑色为无定形炭。这些矿物质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颜料。秦俑运用了如此丰富的矿物颜料,表明2000多年前中国劳动人民已能大量生产和广泛使用这些颜料。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原创 考古发现: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发掘现场
兵马俑发掘现场照:彩绘俑几分钟颜色就消失,图9为复原彩绘军阵
原创 发现并修复首个兵马俑人去世,外媒报道铺天盖地,国内却鲜为人知
原创 秦陵兵马俑发掘现场:原来当初都是彩绘俑,图9复原军阵令人震撼
荐书|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许宏推荐序)
秦兵马俑是有颜色的,为了留住了兵马俑的色彩,专家用了这一招
​兵马俑中有一张诡异的脸,专家无法解释,如今被禁止出国展览
原创 中国迄今发掘的最大墓地:耗时10年,247个盗洞仍有文物3000多件
陕西:兵马俑化身“蒹葭十二士”
原来我们一直误解了兵马俑,复原的真容,颠覆想象!

网址: 原创 考古发现: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发掘现场 http://www.alq5.com/newsview17909.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