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只知道屈原和粽子,那就太肤浅了,揭秘端午节背后的故事
原标题:端午节只知道屈原和粽子,那就太肤浅了,揭秘端午节背后的故事
文/孤行
今天就是端午节了,说起端午节,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吃粽子、赛龙舟和挂艾草。每年端午节期间因为粽子是该吃甜口还是该吃咸口的出现纷争。今天不说粽子,就说说这端午节背后的故事。
端午节背后被人熟知的故事就应该是屈原的故事了。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自尽,以表自己对国家的忠心。百姓们被屈原的行为感动了,也怕江里的鱼虾蟹啃食屈原的尸体,就用糯米包了粽子这种食物扔到了江里。于是,在端午节当天,人们纷纷划着龙舟,龙舟上挂着艾草,一边划着船一边扔粽子。就这样,端午节吃粽子的划龙舟的习俗流传了2000多年。
根据南越地区相关资料记载,端午节是归炎帝掌管,炎帝也就是火神祝融,也可以称其为太阳神,五月初五这天是祭祀他的节日,因而端午节祭祀的这个习俗在屈原投江之前就有了。在当时的文化中,糯米也是火的一种象征,祭祀炎帝自然要用糯米做的食物,粽子也就诞生了。
在这一天,除了祭祀炎帝之外,南越人民还要祭祀龙,龙是当地的图腾和象征。所以,当地人民就会制造出龙型的船只,在当天赛龙舟。
出现时间最晚的故事就是东汉时期的故事了。上虞地区有一个孝女,名字叫做曹娥。曹娥的父亲打鱼的时候不幸溺亡了,曹娥十分的难过,白天晚上的绕着江边走,一边走一边哭。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曹娥也跳江了。神奇的是5天后,曹娥抱着父亲的尸体走上岸。这件事很快传到了知县那里,为了纪念曹娥的孝顺,也就有了端午节。
虽然关于端午节是来历众说纷纭,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端午节最早只是地区性的节日,逐渐被全国人民接受,流传了下来。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端午节只知道屈原和粽子,那就太肤浅了,揭秘端午节背后的故事
端午节包粽子的来历和习俗
原创 文学随笔 · 屈原与端午节·文/郑国需
原创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纪念屈原只是附加理由,吃货起了主导作用
漫谈:赛龙舟庆祝端午节 思屈原抒爱国情怀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习俗还有啥?
粽子飘香端午节
世界非遗节日,端午节
除了包粽子,传统蒙古族怎么过端午节?
端午节,品味那些传诵千古的诗句
网址: 端午节只知道屈原和粽子,那就太肤浅了,揭秘端午节背后的故事 http://www.alq5.com/newsview17795.html
推荐资讯
- 1李清照“两处相思同淋雪,此生 21150
- 2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一枚能 16059
- 3佟丽娅现状如何佟丽娅与陈思诚 15472
- 4马库斯世界和平艺术展圆满落幕 15420
- 5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其中复 13292
- 6张家界____是张家界市永定 11809
- 7《交换的乐趣》林媚阿强苏小婉 11132
- 8《绝叫》-叶真中显 (pdf 10925
- 9《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电 9754
- 10《三嫁惹君心》中的美女,董馨 9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