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原创 当被孤独笼罩,你需要的不是身边围多少人

原创 当被孤独笼罩,你需要的不是身边围多少人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6月25日 10:44

原标题:当被孤独笼罩,你需要的不是身边围多少人

说起日本,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是樱花、动漫,还是其他?

7月27日,某财经报道日本出现了租赁家庭服务。其中列举了一位西田先生的例子,他的妻子很早病逝,女儿也离家出走,近些年一直是孤身一人。而为了寻得一些家庭的温暖,就花了40000日元(约2500人民币)在相关的租赁公司租了一对母女陪自己吃饭聊天。

起初我和很多人一样,惊讶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毕竟对于我们来说,亲情是不能短时间养成的、是不能售卖的,甚至还是有些神圣不可侵犯的。

有人说日本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国家,可能在看到这样的新闻之后,这种观念会更加深了吧。但你有没有好奇,为什么这个经济强国会有这么奇葩的时候,还给人留下奇葩的印象。

在这篇报道中,将出现这种租赁服务的原因归结在老龄化不断加重及出生率持续降低这两个方面。

说的直白点,就是整个族群新鲜血液越来越少,甚至有时候变为负的。这样,随着死亡这个不可抗拒的事件不断的发生,我们的朋友、亲人一个个离开我们,我们突然就这么剩下了。你知道么,不是大龄剩女剩男的剩,而是本来的五口之家、三代之家,突然就只剩自己这一个人。就算是想要去找朋友,也发现朋友一个个也不再了,而自己很多时候因为年龄原因,连出门的体力都没有。

你不要觉得这是一个夸张的事儿,孤独死在日本已经非常普遍,尤其是在这样的夏天,一些离群索居的老人因为意外死亡,被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满地的尸水和蠕虫。

日本的老龄化比任何一个国家的速度都快,据估计到2050年,日本的人口将有40%在60岁以上。孤独死的问题也会越发的严重。

试想一下,假如自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看着周围的人一个个离开,到了60岁还要为自己的生计奔波,每天在体力和压力的双重束缚下生活,身边连个想要谈心的人都没有。

没有希望,没有期待,没有温暖,没有拥抱,没有价值,没有味道,甚至连自己的存在都感觉不到。可能这时候安详的自然死亡,反而变成了一种恩赐。

无论是老龄化严重,还是出生率太低,它描述的只是社会现象,而真正存在的问题,是生活在那里的人越来越孤独、越来越感觉不到活着、越来越看不到希望。

在有一期《向往的生活》里吴亦凡也坦然的说,自己在这个年龄,感觉到越来越孤独,想要有个伴儿。

说起来也挺奇怪的,而立之年的吴亦凡就已经感觉孤独了,难道这个东西不是老年人才应该有的么?

其实真的不是的,孤独感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的,这真的跟我们的年龄没有多少的关系。

正好这两天遇到这位朋友,是一个初中生,他说自己平时被很多朋友包围,充当他们的树洞、不断的安慰他们,但自己从来就感觉不到与这些朋友有多近,跟周围人始终都保持着一些距离,他也很想能跟别人倾诉倾诉,能跟别人说说心里话,可还是没有遇到,所以,感觉很孤独。

像人字一样,人本身也是由两部分组成,一半躯体、一半灵魂。

躯体负责在现实世界感知和收集相关信息,内心则是感受、分析,并产生所有的期待、所有的爱恨情仇、平衡所有的情绪。过的开心不开心,不是躯体说了算,而是内心。

可内心隔着躯体,无法真切的感受世界、内心与他人也隔着很多东西,我们不可能真正的进入他人的内心,他人也不可能在我们的内心与我们相伴,而我们又是期待能有人伴、有人理解、有人温暖。

就这样,我们期待与人在心理层面真正的亲近,但却又不可能做到,会孤独成为了一种理所应当的必然。

既然孤独总会存在,那摆在面前的问题似乎就变成了:如何解决孤独;如果解决不了,那又如何与孤独共处。

就像阿桑的那首歌里说的一样,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当我们一个人在房间里拿着手机看了又看,不知道该跟谁诉说自己内心里闷的要死的情绪时,才发现孤独原来离我们这么近。于是我们呼朋唤友的,想要通过聚会、有人陪让自己不那么丧,可无论是聚会时,还是聚会结束,内心里的空洞似乎只是在变大,而没有缩小。

是的,就像前面说的,我们期望有人在内心层面与我们相伴,如果这个目标达不到,身边围绕着再多的人,也还是孤单的。

虽然有时候我们通过肉体触碰、亲密接触缓解了孤单,可对理解、精神共鸣的诉求,真的是偏向本能的。

日本自战败以来,一直着重发展国内的经济。对经济的执着追求,使得没有余力去建设和传承精神文明。

人活着需要物质,但这里的物质仅仅需要支撑人能够活着就行,让人活的像人、活的完整、活的有价值、有存在感的,是人的内在和精神。

紧张快速的生活节奏、来自社会的种种压力、呆板单调的生活模式、家庭的负担、疾病的困扰等等,当经济的发展逐渐压迫脆弱的精神文明时,经济开始衰退、遇到问题无力反抗,只有沉默,日本就又变成了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

所以这时候你也看到了,孤独,不是有没有钱,它更在于内心的贫乏、苍凉与绝望。

映着广泛的精神需求市场,日本的动漫行业、游戏行业、二次元都发展的非常好,但从实际来说,这也没有解决孤独这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或者说只是让孤独带给这个社会的伤害,来的晚了一些。

孤独确实对人生是有好处的,因为会让我们有很多的时间去发展自我、享受人生,但我们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孤独里,它被把我们埋了。

所以享受孤独,其实也是在变相的解决孤独这个问题。而在这里我们的思维就要放开一些了,既然动漫、游戏行业可以帮我们缓解孤独,那我们就可以借助这个方向,不再是把希望绝对寄托在同类身上。

这时候你会发现,个人爱好、猫狗、花鸟鱼虫、写作、旅游等诸多东西都可以承载我们内心的孤单。

是的,孤单并不只是我们期望有同类的精神共鸣,更重要的是希望能与世界产生浓重的精神共鸣。

如果说与同类的精神共鸣,能够让我们感觉到理解、温暖与支持,那与世界的共鸣,会让我们更容易感知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所以,享受/解决孤独,不再是我们从同类那里收获什么,而是在与世界(包括同类)的互动中我们能够收获什么。

想象一下,你希望得到理解,但是身边没有人、通讯录的的人你也不愿意和他们诉说,这时候你家猫咪难得蹦到你的怀里,眯着眼就那么睡了。

你突然发现,自己平时辛苦铲屎还是有所回报的,这死家伙还是有点通人性,知道自己这会儿不舒服来陪自己,心里面那点烦闷也就化成云烟消散了。

可也许只是猫主子嫌弃家里冷,突然瞥见你怀里还算温暖,故而屈尊去睡个午觉呢?

所以你看,孤单虽然常伴左右,但也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而那些享受孤独的人,也不是什么都不需要,他们只是学会了与世界相伴、与自己相伴。

如果你总觉孤单,那可能是因为你太想别人来满足你的内在需求,给你理解和温暖;也可能是因为太过追求经济,而没有空闲停下来与自己相处。请先不要轻视这些,因为过度压抑、走入歧途,只会平添负担。

让自己不再被孤独纠缠,是一个门功课、是一种修炼。这需要我们能够真正的拥抱世界、拥抱生活的种种,不再一边跟人说话一边刷着手机,而是用心过好每一个细碎的当下。

感谢你的阅读。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原创 当被孤独笼罩,你需要的不是身边围多少人
原创 20岁的年纪唱出了40岁的沧桑,隔壁老樊的歌听哭了多少人
你是否曾被孤独的悲痛而吓到?博尔赫斯:不过是每一个孤独的瞬息
人害怕的不是“孤独”,而是“真实的自己”
心存希望,幸福就会降临你;心存梦想,机遇就会笼罩你,早安
这个被出轨女人的独白看哭了多少人
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
年少时的痛苦:你“最好的朋友”的“最好的朋友”不是你
不是爱情背叛了你,而是你不懂爱情
真假数字货币!让你身陷其中!买了空气币你还不知

网址: 原创 当被孤独笼罩,你需要的不是身边围多少人 http://www.alq5.com/newsview17794.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