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古松巍巍傲杏坛:教苑一古松,留得诗文沐后生

古松巍巍傲杏坛:教苑一古松,留得诗文沐后生

来源:爱乐趣网 时间:2020年06月25日 07:15

原标题:古松巍巍傲杏坛:教苑一古松,留得诗文沐后生

文/朱 涛 图/陈古松家人提供

1950年,私立川北文学院与迁来本地的三台私立川北大学,两强合并,由川北行署正式接管,更名为公立川北大学。同年,校务管理委员会成立,文教厅厅长贾子群任主任委员,段可情、徐孝恢、伍非百任副主任委员,陈古松等十九人,则出任委员。

有趣的是,伍非百办西山书院,古松先生受其所托,为先修班开设殚精竭虑。川北行署成立后,伍公被委以“委员”之职,陈古松则调任行署文教厅工作。川北、川东、川西、川南行署合并,伍非百任“省图”馆长,古松先生又留在南充,担负起我市首任图书馆馆长重任。如此巧合,究竟是一种偶然所至,还是得力于非百先生的鼎力举荐,时过境迁,已无从考证。

其后,陈古松因积劳成疾,下肢瘫痪卧病在床。1976年9月14日,为南充一地的教育和文化事业而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古松先生,走完了他七十五年的人生历程。其墓,即在市区的栖乐陵园。

先生虽去,但却留下了无愧时代和社会的财富。除其风范为今人共仰,他尚有遗存的作品传世。其中诗词68首,各体文章19篇。这些诗文,有《咏怀》、《评某》、《咏蚊》、《感时》、《塜中枯骨》等直斥黑暗统治现实的匕首和投枪;有《阙题》、《咏梅》、《咏谯周》、《挽张将军诗》等遣怀之作,也有《甘露寺》、《登南充舞凤山》、《谯周墓》、《与同事多人啜茗莲池堤岸》、《与王君文彝观荷》(二首)等歌咏地方风物的佳构……他在南充工作期间,写下的诗作便达57首之多。而其文章中《省立南充中学高二十三班毕业同学录序》、《与友人书》、《致岷僧先生书》手稿等多篇,亦撰于果城。不少篇什,对于研究南充城乡胜迹的旧貌和地名更迭等,均有史料研究的价值。如其所叙果山公园的谯公之墓,塜边尚有潺潺流水;今北湖柳林路即旧时柳东路,有槐阴蔽日的东院等等,皆可为本地史料补白。此外,古松先生的书法亦佳。他遍临碑帖而有所成,尝为名校鹤鸣中学书写过校碑。

川北大学于1948年暑假,在南充、三台和省会成都,首批招收当地学生。迄今为止,刚好整整70个年头。随着高校院系调整,几经坎坷,现已更名“西华师大”,并跻身四川重点师范大学行列。金泉山麓的赛云台,即原先修班校址,今旧迹无存,周边风物则依稀可辩。从会仙桥头到檬子桠的羊肠马道,曾为昔日通往省城的必经之路。“万家生佛”的石刻尚在,唐代金泉井虽已干枯,但作为“南充古八景”之一,却仍旧牵扯着市民记忆。“清光闪烁一轮圆,浸入波心不计年。明是神仙藏玉镜,何尝有月在金泉。”此顺庆府通判王以丰的《金泉夜月》。见证过南充第一所高校创办历史的这口老井,在历经岁月的沧桑之后,仍以一种沉默的姿态,在述说着杏坛前贤的功勋。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古松巍巍傲杏坛:教苑一古松,留得诗文沐后生
原创 诗文赏析《牡丹花吟》
杏坛赋诗 精神颂歌
冬菊,寒冬未弃连根土,报你深秋一道霞(七绝六首)
教必存真 道必有义
华众广告文化传媒推荐大清御制松鹤延年喜上眉梢竹报平安纹铜笔筒赏析
潮汕近期抖音热门歌曲-《凤城》竹笋妹-潮汕潮语歌曲音乐,大潮社TV宣传版块。
沪郊亭林古镇纪念元末江南诗坛书坛名家杨维桢
【大千艺术】张大千书画拍卖集成——1923年作品
专访|张一南:一切体面的文明都是傲娇的

网址: 古松巍巍傲杏坛:教苑一古松,留得诗文沐后生 http://www.alq5.com/newsview17580.html

所属分类:生活时尚

推荐资讯